周末一早,还在惺忪中,听到客厅门锁响,原来是母亲来了。
母亲一大早就端着一钵满了的熬好的玉米粥给我们送过来。只因昨天晚上女儿念叨了一句话,想喝姥姥熬的玉米面粥了。赶紧接过钵,把母亲让进屋。一早的天气有些阴沉,雾气很重,看向窗外已然飘起了小雨。母亲的外套上有些湿漉漉的,包裹钵的塑料袋上挂着水滴,想必是刚才的微雨。去除袋子,盆钵尚带着温度,粥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心里一阵过意不去,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和先生都嗔怪地说,“妈,我们自己也能做,您这一大早怪辛苦的,下次别跑了。”虽如是说,下次也照旧会有好吃的送过来或者做了好吃的喊我们过去。
因我在家是独生女,毕业后,在我心里一直有个目标非常坚定。那就是,将来无论我在哪个城市,一定把父母接过来,大家永远生活在一起,从未动摇过。如是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0年毕业后,工作分配在威海。那时起,便开始相邀,提出我的想法。那时,家中尚有祖辈,爸妈都是朴实正直善良的农村人,虽他们那个年代,兄弟姐妹众多,但也要坚持守在老人身边尽自己的一份孝道。期间工作转换,2009年调回烟台工作了2年,自2011年调回威海后,又开始提出我最初的想法,邀请爸妈来威海生活。这次想必条件成熟,爸妈没有推拖,十月一国庆节期间随我来威考察一番,慎重选址买房装修办证,决定来此安家。对于他们二老来讲,年过半百,忽然一下离开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故乡,离开相熟的亲戚朋友,实则是不容易。刚来威海,下班回家经常发现爸爸不在,便打电话问,“爸爸您去哪了?”爸爸笑呵呵地说:“邻居给的花生油,我坐车回老家拿油了哈。”我知道,说是拿油,实际是想念家乡的老哥们了。有那么一刹那,我竟不知自己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
转眼父母来威生活已经12个年头了,家里的土地租给了村里人,每个月可以收到租金和约定的粮食。每年还可以领到国家下发的农村土地补贴款。他们二人也相继到达退休年龄,开始领退休金了。每到发工资,母亲便感慨一番,说做梦也没想到,农村人也可以每月领工资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母亲性格开朗,喜欢逛街。我常笑言,她对威海地形尤其是商场比我要熟。(早期从事互联网,养成的习惯。好几年不逛线下商场,能线上搞定的绝不到线下。)爸爸也培养了新的爱好,钓鱼。没事便和小区里几个大叔们,去海边垂钓。为此,大叔们还一番讨论,都更新了行头,从初钓简易行囊到鱼箱、鱼竿、各式鱼钩鱼饵,装备齐全,同时一人还配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威海属于丘陵地带,马路多坡道。这辆电动车续航里程长,动力足,二是下坡时还可以自行给电瓶充电。几个小老头彼此乐哉悠哉相约一起买了同款。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
说是在一起互相照应方便。更多的是我们贪婪地享受着来自父母的照应。我和先生都是家中独生子,这几年的打拼,虽在各自领域都小有所成,但生活上,自始至终我们都还没有真正长大,未脱离开父母羽翼的呵护。不时收到来自两头母亲的关爱和投食。除了母亲这头,每个周末回山后(孙家疃),婆妈自也是变着花样做一大桌子大家喜爱的饭菜。临走总是各种打包,这周包子,下周饺子,发面的,凉面的,再下周又是炸酱面,海莴苣疙瘩汤……亲戚们小院产的青菜土产,时令好物,邻居们大船航海归来带回的新鲜鱼虾,盘盘碗碗……回回将后备箱塞满。生怕我们工作日太忙没法抽身做饭吃不好。真爱无言。每每如此,这份沉甸甸的爱又厚重了一层,心间便升腾起无限感恩。不得不说,我有一个爱我们的妈,更有一个疼爱我们的婆妈。
一晃来威23个年头了,结婚也十年了。翻开旧日相册,那些不经意间流逝的光阴,在父母脸上留下依稀可见的痕迹。看着母亲们斑白的头发,父亲微驼的背,好想时间就此停驻,家人可以永聚。近期在看山东省写作学会作家系列丛书,读到单伟老师的《守望村庄》,依稀记得他的妻子给他说过一段语言,“人生按80岁来算,一年365天,80岁只有29200天。”按照这个算法,我和先生人处不惑也就还剩14000多天,而父辈们也仅剩5000天。心中不由得一颤。时光啊,请慢点再慢点。
少年时,总是梦想在外,离家越远越好;工作了,忙忙碌碌,客户在全国,今天天上,明天地下,大江南北走了个遍;逢节假日,也总是拉了行李奔着山水走了开去,寻找心中的那个桃花源。然,岁月交替,直至不惑之年,少了出发的冲动,每个假日则愈发喜欢和家人的朝夕相伴及和挚友们的相见欢。
什么是幸福呢,其实,只要你仔细地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你会发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是来自父母亲的叮咛,是家人团聚晚餐里一勺浓郁的汤,是四海存知己,千里共婵娟,幸福亦是家人都健康,安暖总相伴。它在家人团坐的饭桌旁,在烟火升腾的厨房间,在与孩儿游戏时的咯咯笑声里,在挚友小聚的把酒言欢中……
蓦然发现,身边的幸福才是真正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