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东写作》的头像

《山东写作》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6/05
分享

烟台是我可爱的“海南家”

小时候,父亲指着地图上的山东烟台对我说:“这就是海南家。”“海南家”是N多大连人对山东家乡的称呼,闯关东跨海到大连,对家乡有着无限的思念,而山东在海的南边,因此只要提到故乡,就亲切地说海南家。

我的海南家具体说是烟台市牟平区,在还不会写字的童年,我却会写“牟平”两个字,而且一口的胶东牟平腔。在那个艰苦的年月,因为种种原因,我30岁以前从未回过家乡。20世纪80年代,当我的小说《迷人的海》获全国大奖时,我参加了作家协会组织的“烟台笔会”,才平生第一次回到家乡,并开天辟地第一次住进宾馆,是当时的烟台华侨宾馆。家乡的亲友们都惊讶并惊喜地来看望我,他们大概也是第一次进宾馆乘电梯,简直就像参观宫殿。我觉得自己成了金发碧眼的老外了。

烟台的文化远比大连深厚,人文风光美不胜收,但那时的我正奋力创作,没有时间游山观水,只是偶尔到海边散步,却突然感觉烟台的海比大连的海温柔亲切。为什么呢?因为我曾经是凭着一口气潜进波涛里捕鱼捉蟹的“海碰子”,对大海有着特别的认知和情感。在阳光炽热的夏季,人们都喜欢到凉爽的海边。但夏季南风猛烈,大连的海往往波涛汹涌,令人恐惧。然而,无论南风多么猛烈,烟台的海竟然波平浪静,而且南风愈大,海面愈平静,这令我简直难以置信!后来明白,烟台在海的南面,所以南风是从陆地向海里刮,不但不起浪,反而像巨大的熨斗,将起伏的海浪熨得更加平坦。而大连在海的北面,只要刮南风,凶猛的波涛就轰轰隆隆地轰击陆岸。那以后,只要看到大连海浪滔天时,我就想起家乡烟台那温柔的海。

我虽然生在大连,长在大连,但一口胶东口音,一身山东人的骨架,身体里分明流淌着故乡的骨血。有人赞扬我是东北大汉,我立即更正说我是山东大汉,甚至说是山东好汉——自古山东出好汉!

改革开放以来,经常从报刊和广播中看到听到烟台迅猛发展的新闻,我就不由自主地感到骄傲。近些年来,山东青岛和烟台的总体发展速度远超大连,作为生在大连长在大连的人,当然感到忧虑,但想到故乡日渐繁荣美好,心情又豁然开朗。

十年前牟平区作家协会热情邀我回家乡,时任牟平区作协主席的焦红军和家乡的文友们热情地接待我,我也激动地与家乡的文友们一起交流创作心得,畅谈文学。当看到街道上“欢迎邓刚回家!”的横幅时,我热泪盈眶,甚而痛哭。从此,我对家乡多了一种心情复杂却又丰富的思念。前些年我随世界各国十数位作家访问山东,我们的大客车从威海向烟台进发时,车窗前突然闪出路标“牟平”,我一阵激动和冲动,陡然喊出:“这是我的家乡!”车上各国的作家似乎全都听懂了我的中国话,一起鼓掌欢呼,特别是看到窗外现代与自然交汇的风光,更是掌声热烈……

虽然生在大连,长在大连,很少回到故乡,但在我的心里,永远坐落着故乡的城市,故乡的城市日渐五彩缤纷,我的心里也就鲜花盛开。

作者简介:邓刚,1945年出生,原籍山东牟平,原名马全理。著名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阵痛》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迷人的海》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邓刚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的故事》《山狼海贼》《绝对亢奋》等,中短篇小说集《迷人的海》《龙兵过》等。其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本《站直喽,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还有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