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东写作》的头像

《山东写作》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6/05
分享

那一年的绿皮车

你有多久,没坐过绿皮车了。

反正,我已经很多年没再坐过了。

最初关于火车的记忆,还是在一个冬天,临近春节,很冷。我背着自己的小书包,一手紧紧攥着那张父母在代售点排了很长时间队才买来的红色的纸票,一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在拥挤的人流中高高的举起手,将票递给检票员。随着那“咔嚓”一声轻响,那张票少了一个小角,我也被簇拥着走上了站台。站在寒风中许久,一列火车缓缓驶来,父母带着我在站台上来回走了一会儿,终于在一个车门前停下,爸爸先上了车,并把我抱了上去,随后妈妈也一同上了车。带着这么多行李在这个拥挤的车厢里还真的不好移动,走到车厢中间,爸爸妈妈把行李都放在一个下铺上后妈妈说:“先把她放到中铺上去省的她乱跑。”于是我被抱起来放在了中铺上,看着爸爸妈妈把行李都收拾好。然后坐下来,很自然的与临铺聊起了天,而我从中铺上被放下来后,很快的与车上的其他小朋友打成了一片。

那一年是2007年,我5岁,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

实话说,那列火车并不是绿色的,而是红色的。那列火车是新空调快速,K字母开头。那时候,车站大屏上满是K,L,T等字母,还有很多火车,是没有字母开头的,而D字母开头的火车,那是少之又少。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列火车,我要坐一天,睡一觉就能到达目的地,我以为,只要在火车上睡一觉,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结果无意间听到旁边一个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下车的大哥哥说:“终于要下车了,我已经坐了两天两夜了。”我抬起头问:“大哥哥,你是从哪里上的车呀?”他低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昆明。”

那列火车,是昆明至齐齐哈尔的,车次号我已经记不清了。大哥哥是在兖州站下的车,而我的目的地,是济南。

我是济南人。

5岁那年的夏天,我随父母跟着长途汽车一路来到安徽。那个时候,听到父母说将要去南方,我问妈妈:“去多久?”妈妈说:“很久。”我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15年。而在这15年里,几乎每一个春节,我们一家都会踏上火车,辗转几次回到济南。火车和铁轨,成了连接我和家乡之间的纽带。

我再一次回济南的时候已经是一名小学生。那趟红色的列车车次停运了,我就坐上了真正的绿皮车。

2558次列车,杭州至东营。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因为在那列火车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绿皮车并不快,车厢停靠也没有具体的标识,要靠自己来回寻找,而且前进的时候总是摇摇晃晃,严重晕车的我有时候甚至会晕火车,有时别的车借道,列车还需要停下来等,儿童票是没有铺位的,卫生间在到站的时候是不能用的。但是那个时候每一次坐火车都会很快乐,一天的车程,我从来没有觉得难熬。

车上总有那么两三个小伙伴,我们都对列车上售卖的亮闪闪的玩具感兴趣,我们也总能在五分钟之内建立起友谊——我已经无法回忆起具体的年份,在这列火车上有一名小男孩,我们当时一起玩的非常开心,下车的时候我留下了他的QQ号,遗憾的是,我最终弄丢了那张留着他联系方式的纸片;车上也总有两三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会和爸爸妈妈聊天,也会与我们分享零食,说着他们的故事——可能是一个人的旅行,也可能是两个人的缘分;有一次在列车靠站时我看到了一种我以前没从见过的火车,车头尖尖的,白色的。妈妈告诉我那种火车叫动车组列车,速度很快,能让我一天之内就到达济南。当时的我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坐上动车。或许,你还记得当时上了火车需要换票吗?我记得。当时的我在火车上调皮,一位列车员姐姐蹲下来对我说:“你别闹,我带你去玩好不好?”于是我就跟着这位列车员姐姐一起去为乘客换票,走过了好几节车厢。最后,那位列车员姐姐把我送回到父母身边,还给了我一颗糖。

就这样,这趟列车载着我,穿过了一个又一个新年,见证着我逐渐长大,不断长高。

最后一次坐绿皮车的时候我已经六年级了。那时,高铁已经开始快速发展,2558次列车也已经停运了几年,后来乘坐的,就是K875次列车,昆明至济南。而这,也是我坐的最后一列绿皮车。

六年级时,我早已可以不需要父母照顾很熟练的安检,进站,检票,找车厢,上车,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铺位,火车票则变成了蓝色的。还是熟悉的铺位,熟悉的摇晃,熟悉的停车借道,熟悉的卫生间使用规则,只是我不再在火车上玩闹,而是安静些坐着,看起了窗外的风景。窗外经过的列车,也有了更多白色的影子。在车上待了很久之后我开始晕车,和爸妈抱怨说,要是能快点到就好了。到站的时候我拎起行李,头也不回的下了车。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就是我最后一次坐绿皮车。

我变成初中生的第一年,K875次列车也停运了,我坐上了高铁。

坐上高铁的时候我有些恍惚——上一次坐火车我还在抱怨能不能快点到,看着车窗外的白影想着什么时候能坐上那种火车。怎么这次,我就坐上了。

高铁很快,真的很快,快到不需要卧铺。我怎么也没想到四个多小时后我就出现在了济南——比一天之内更加夸张。这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快的不真实。我清楚的记得我下了车的第一句是感叹好快,第二句就是抱怨:只能坐着,在卧铺车上躺着多舒服。于是如愿坐上高铁的我转头对父母说:“明年我们继续坐卧铺车吧,能躺着。”

只是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了。因为那一年,从安徽那个小城到济南的绿皮车已经全部停运,高铁却通了一趟又一趟。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便彻底踏上了高铁,一年又一年。高铁发展的速度就像它飞驰在铁轨上的残影,铁路线路变换的很快,车次越来越多,每一年坐的可能都不是同一列车,还有很多趟的中转换乘。这么多年过去,我坐过很多列高铁,从和谐号到后来的复兴号,可是我却没有记住我坐过的任何一列高铁。

高铁就像一只梭子,在铁轨上穿梭,编织了时光,附上的图样却成了回忆。慢慢的,一些老旧的火车站已经翻新,更多的高铁站建起,铁轨和站台越来越多,纸质票不再需要线下购买,甚至不再需要取出,列车车厢停靠有地标定位,中转换乘变得十分方便,高铁也不需要停车借道,卫生间也不再会到站停用。我读完初中读高中,逐渐习惯了坐高铁,竟然开始觉得四个小时的车程很长,每一次坐车都会有一种不耐烦的心态。

直到读高二那年,我没有回济南。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如此长的时间都没有回济南。疫情爆发了,我也快高考了。

直到高考结束,我还是被录取在了江南的一所大学。去上学的时候,我熟练的买好高铁票,拉上自己的行李箱,背上自己的背包,和父母摆摆手就独自走了。在车站上我还会帮助不会用检票闸机和不会看地标的乘客,上了车自己把行李举到行李架上,坐下来看着窗外的时候,内心竟然小小的感叹了一句,我真厉害。从家到学校要坐接近三个小时的火车,才坐了一个半小时,我已经开始有点无聊了,看着窗外的景色快到有点模糊,行李架上放满的行李箱,满车都是忙忙碌碌出行的陌生人,我突然发现,这一次离开家的,就是我自己一个人了。

放了寒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买了回济南的高铁票,和父母一起踏上归途。

依旧是四个小时的车程,三趟中转换乘。在车上的第二个小时,我已经开始不耐烦,在座位上坐立难安。中途到达徐州站的时候我还在抱怨,为什么这一站不是济南。我正抱怨着,一列绿皮车缓缓驶进车站,停靠在了旁边的站台。我透过高铁车窗,看着那一层层卧铺,一个个坐在窗边座椅上的人,而他们透过绿皮车车窗,看着这一列高铁,可能还看到了高铁上不耐烦的我。

我的眼中像是放电影一样闪过无数画面。

背着小书包的我,紧紧攥着车票的我,在卧铺上睡觉做梦的我,在攀爬梯上爬上爬下的我,在车厢里和小伙伴玩耍的我,盯着着列车上售卖的玩具目不转睛的我,跟在列车员后面和他们聊天的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铺位的我,晕车晕的有些呕吐的我,坐在窗边听音乐的我……

高铁的停靠时间很短,2分钟后列车就启动驶离了车站。车速越来越快,那列绿皮车也越来越远,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窗外只剩下快到有点模糊的风景,而我还在看着窗外发愣。

车窗上映出我一个模糊的影子,慢慢的,那个影子变成了刷身份证检票进站的我,拿着手机寻找停靠地标的我,在站台上给别人指路的我,一个人拎着行李箱爬楼梯中转换乘的我,一个人举起行李放到行李架上的我……最后,幻化成了一个坐在高铁座位上不耐烦的我。

可是四个小时才过去了一半。

我想不通。

当时一天的车程好像一下子就过去了,如今明明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我却已经坐不住了。我不知道当时的我为什么可以这样享受那样长的车程,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做不到了。

我看向窗外,窗外还是快到有点模糊的风景。快到只在我眼中模糊的闪一下就过去了,我哪怕立刻回头,也看不到了。

闪过的景物带走了时光。原来,我已不是我。

四个小时后,我到达了济南。下了车后,我站在济南西站的站台上,回头看了看那列白色的火车。好像看到了一个背着小书包的我,紧紧的攥着车票,站在老济南站的站台上看着一列绿色的火车。我不自觉的笑了一下,转过身,推着行李箱走了。

未来我还会坐很多次火车,但是那一年的绿皮车,已经带着单程票开往回忆的方向,不会再回来了。


作者简介:夏花,常驻于江南的济南人,苏州城市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在读大二学生,热爱写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