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刚进农历十月,鹅毛大雪整整飘了三天三夜。分不清山梁沟壑,看不出土丘冰川。鸟儿无处觅粟,麻雀整日钻到鸡群里抢食;兽类难寻食物,兔狐夜里村边撒蹄。正是套鸟捕猎的好时候,村里的小伙子每天结伙奔走在梁头沟岔。他们埋索套、装夹子、放药饵,收获颇丰。每到傍晚时,他们肩扛担挑满载而归,让我们一群孩子羡慕不已。
太阳刚落山,伙伴们就偷拿了家里的窝窝头,油炸糕等好吃食,袖筒里藏了大人常抽的绿叶牌香烟,聚到猎户杨大伯家中,想学学捕猎的技术。杨大伯五十开外,身材魁梧,是村里的打猎能手,埋夹子、设陷阱、放药丸、箭射枪杀样样精通。凭着这一手,家里一日三餐顿顿有野味,逢年过节兽皮换布不缺新衣穿。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丰衣足食的好人家。
杨大伯坐在昏暗的油灯下,抽着绿叶烟,看了看灯台边的一大堆“礼物”,乐得两眼迷成一条线。圆圆的烟圈滚出嘴,在暗屋里还未消失,就打开话匣子。他给我们讲了打猎的历史,猎人的祖先,介绍打猎的工具(弓箭、夹子、火枪、药饵)。怎样捕风捉影跟踪猎物:狡猾的狐狸难觅,可皮子值钱;憨实的獾子易寻,却肉少油肥。狍子肉最可口,可跑得飞快。他讲的头头是道,就是不教具体的捕捉方法。他误把屠夫的祖师张飞说成是猎户的祖师爷,可大伙儿乃听的津津有味。
伙伴们抱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天天怀藏袖掖好吃的死缠硬磨。他看推托不过,才说出心里话。“打猎可是个技术活儿,必须心细眼尖手脚快,一般人是学不会的。打猎的工具样样都是凶器,小孩子更使不的。我教你们一招最简单的捕鸟方法,搓马牛尾(yi)绾索套,做成索板套鸟。乘着这大雪天出去试试手气吧!”大家拍手叫好。
杨大伯从头说来,一一比划。别看伙伴们读书忘性大,经常挨老师的教鞭,可杨大伯教的捕鸟方法却牢牢记在心里,连细节都问个一清二楚。第二天伙伴们起个大早,有条不紊地操办起捕鸟的事。
我们偷偷溜进饲养院,藏在棚圈里,寻找机会拽马牛尾。一般牛迟钝,反应慢,站在牛棚角落,用长树枝挑起牛尾,一根根拽下来。等它有了痛感犇跳时,一缕牛尾到手了,只是短些。马尾(yi)又长又顺溜,可很难弄到手。不小心,马儿一个飞蹄踢来,轻者头破血流,重者一命乌乎。这也难不住我们,大家集思广议,制定出最佳方案。
找一个靠边的马棚,用前檐挨门边矮墙作掩体,折一根头前有杈的丈把长树枝,选一个胆大心细的伙伴藏在矮墙外,把树枝轻轻伸到棚内挨矮墙处站着吃草的马尾上,慢慢转动,木杈子将马尾牢牢拧作一团。猛一拽树枝,一绺马尾就到手了,随即翻滚着离开马棚。同时,马儿痛得鬃毛乱抖,飞蹄将矮墙踢得泥皮四浅,土坯落地。惊得在远处观望的伙伴们目瞪口呆。如是几次冒险,长长的一把马尾搞到手里。
有了牛马尾,随便找块木板,就可以做索板了。取两根牛尾或一根马尾折叠后,放入掌中。双手相合,轻轻夹着马牛尾,像面点师傅搓麻花般掌指并用,前后搓动。一根根牛马尾细绳就从手掌边流出。在一头打结,绾成连牛扣,成环形。把另一头从环口伸过去,成一虎(拇指对食指为虎)大小空扣。拉动光滑自如,空扣能伸能缩。在木板上每隔一寸打一小孔,把没绾扣的那头放入孔内,用湿棉球填实。如此这般,满板子上索套直竖竖立着。
我把做好的索板放到院子里人迹罕至的角落,用杂草秸杆伪装好,撒上秕谷,躲到暗处等待鸟雀上钩。不一会,一群麻雀、三四只喜鹊落下来,在放索板处蹦跳啄食。这时,干公鸡出来捣乱了,它抖着翅膀呱呱叫着,引来一群母鸡。它们在那块地上乱刨草秸,肆无忌惮地觅食,赶得麻雀乱跳,啄得喜鹊抖翅。它们横行霸道,毫无顾忌,被索套勒住头,束住脚,带着索板满院瞎飞,狼狈逃命。惊飞麻雀、喜鹊。吓得猪发狂、羊乱跑、狗高吠。满院禽畜乱作一团,一只只像没头的苍蝇,沿着墙根疯跑。几圈下来才找到大门,猪的冲力最强,头一拱就撞开木板门跃出去。满院禽畜像决堤之水一涌而出,在街上的雪地里狂奔。
父母亲放下手里的活计跑出来,叫来隔壁的二大爷、五婶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住乱扑腾的鸡子,解开索套放了它们,气愤愤地把索板扔到院外的积雪里,赶回了四处逃命的禽畜。气都没喘勻,把我骂得狗血喷头,要不是跑得快,脚手早上身了。
我悻悻找回被家鸡弄坏的索板,细心整理。虽说挨了父母的批评,却没有丧气。我觉得能套住鸡子,就一定能够套住小鸟。为了防止再出问题,我找来伙伴商量,到河滩宽阔处选个合适的地方。
我和伙伴们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河滩,铲出空地,把索板埋好,撒上谷子高粱,迅速撤离,站到远处高地暸望。
天幕中一片空旷,不时有群鸟儿飞过,可从不停下。正当大家望得眼涩脖子困时,一群鸟儿掠过头顶,在天空盘旋几周后落到空地边的雪地上。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就是不到空地里。小伙伴们干着急没办法,只能瞪着双眼死死盯着。
终于有一只稍大的鸟探头探脑跳进空地,四处张望后,飞快跳到索板处啄食。群鸟发现它安然无恙,翕动双翅直落到有食物的地方,放心地吃起来。大家耐着性子等待,可鸟雀只顾低头啄食,丝毫没有被套住的迹象。等了足有顿饭功夫,突然几只鸟惊叫着直冲高空,其余鸟欲展翅却被索套勒住脖子束住腿脚。它们翕动双翅拼命挣扎,瞬时,空地上雪雾升腾,索上的鸟像小黑球蹦起落下。大鸟冲出雪雾拖着索板擦地飞去
大伙儿见状欢呼雀跃,踏着齐大腿的厚雪冲向空地。有的从前扑倒,皮帽子射出丈把远;有的朝后蹲去,坐在雪窟窿里立不起身;有的干粹躺倒身在雪上滚着向前。大伙使出吃奶的劲气跑到空地,上气不接下气,忙着寻找自己的索板。
索板上满是挣扎的鸟雀,翅膀翕动、扑腾抖动。伙伴们脚蹬索板,急忙脱下衣袖,扎牢袖口,把鸟从索板上解下来装进去。百灵鸟、画眉、山雀、杜鹃、蒿雀、牛叫过……满满一袖筒。
大鸟带着索板擦着地面飞出五六十步远,堕落在雪地上扑腾,小伙伴喘着粗气追上去,跃身扑捉。几次扑空后,滚得满身是雪,才摁住索板,捉住大鸟。冻僵的手指刚从鸟脖子上解下索套,就遭到大鸟尖喙的袭击,痛得他呀呀大叫,仍不撒手。大鸟乘机猛挣,“嗖”地一声逃出手掌,飞向天空。小伙伴爬在雪地上甩胳膊蹬腿嚎啕大哭。大伙儿忙跑过去,扶起他,帮他裹伤擦泪拍雪片,并从袖筒里掏出鸟儿安慰。
初战告捷,大伙儿把索板摆放好,高高兴兴地退回原处,继续等待下一群鸟的光临。伙伴们套鸟成瘾,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整日爬滚在雪地里。
几天下来,家家屋檐前挂着装满各种鸟的高粱秆笼子。每到太阳当空,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那悦耳的鸟鸣,让听者动容。
村子小,铁匠来村里做活还接闺女看热闹。笼子里的鸟一时成为全村老小谈论的话题:百灵鸟通人性、画眉鸟挺老道、牛叫过假威风、小蒿雀蹦高高。大家说说笑笑,村子里漾溢着快乐的气氛。
时过境迁,每当在街上或公园里看到提笼子溜鸟的人,不由想起我小时候套鸟的经历,想起套住的那笼鸟:百灵鸟活泼喜人,叫声动听;画眉儿头圆眉白,小巧玲珑;马莲花活蹦乱跳,鸣声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