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北方山村的秋天,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季节。
北方的气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四季分明。这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安排了鲜明的节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到春天,太阳带着火辣辣的热情走来,唤醒了山野河流,然后流连一个夏天,蒸腾着江河,炙烤着大地,为花草树木庄稼的生长,撒下热烈的爱意。
到了秋天,太阳开始往回走了,还留下无边的余温抚慰着即将成熟的庄稼,把谷物的种粒变得饱满紧实,让瓜果蓄满酱汁和糖分,把人们在春天种下的希望落实。
农民也不辜负老天的好意,他们趁着天晴忙碌着,割下麦子大豆高粱,掰下玉米,摘下面瓜茭瓜,刨起土豆地瓜,用肩膀和脊背,小车和扁担,还有牛车马车,把收获运回家。这时,他们的每一份劳累都化成了欢乐,每一滴汗水都流淌着喜悦。这些天,田野里到处是挥舞的镰刀也镢头,山路上到处是移动的沉甸甸的粮担和颤巍巍的车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忙碌,没有一个闲人。
打谷场上,人们用木棍、连枷、石碾,把种粒和糠皮分开,用木锨和簸箕把谷物扬起,交给风来审判。经得住检验的诚实的种粒落回原地,经不住考验的糠皮和秕子就随风飘流了。这简单的场景和动作,仿佛也在告诉人们,什么是做人的道理和活着的意义。
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只能种一茬庄稼,要想尽量发挥土地的作用,就要抢时间利用节令交替之间的空隙多种点蔬菜之类。所以,一些早熟的庄稼收完以后,还要栽种一些生长期较短的秋菜,如萝卜、大白菜、大头菜等。这些秋菜和平时的黄瓜茄子辣椒不同,是预备过冬的。
纯粹的谷物和瓜菜被放到楼子上和菜窖里,作为过冬的储备。一年的辛勤劳作有了一个总结。从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农民不再担心雨雪风云,冷暖阴晴,不再发愁早出晚归,出力流汗。他们只要算计每天吃点什么,玩点什么。土炕上的小桌,几个热菜,一壶烧酒,让他们体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生活。
秋天的空气是最澄澈的。湛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风儿轻轻地吹着,不冷不热,是一年中最难得的一段好日子。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就是对这个季节的天气最经典的描述。
还有山野的颜色。因为草木叶子老去的早晚不同,植物形态的不同,质地的不同,所处位置的不同,形成多彩的世界。这是大自然的画笔描绘出的让人陶醉的景色,是酝酿了一个夏季才绘制出的成熟的图画。这是那些最被人看不起的草木,在一茬生命将要结束时显示自己的气势和美丽。
人们并不只是收获自己劳动的成果,还有大自然的馈赠要取回。人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到山里采摘山货,什么蘑菇、木耳、山梨、山里红、榛子、松子,橡子,成筐成麻袋地弄回来,真是好丰厚。还有下河捕鱼,用亮子、渔网、鱼竿,反正有鱼就弄回来,没有鱼就当玩了。所有的活动都充满了快乐。
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因为它是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风和日暖,色彩纷呈,心情愉悦,心满意足。欢声笑语中挥洒着乡音,轻歌曼舞中流淌着欢乐。这就是我记忆中北方山村的秋天。
如今没有这样的景象了。农业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零星的农田已经没有人耕种,还有一些农田已经退耕还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需要自己去开荒种地,没有了生产队、自留地、小开荒。人们住的地方远离了田野,粮食作物都集中在大田里,蔬菜则躲进大棚里。人们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被远远地超越了。
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庄稼,自然也就没有了忙碌的耕种和收割。但是蓝的天空还在,山的颜色还在。人们对节令的感觉不再敏感,但北方的秋天依然是美的。春天时要踏青,秋天时要赏秋,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也被程式化,仪式化了。
不过还有一样活动仍在进行,那就是采山货。
田地不种了,但是山野还是老样子,春青夏绿秋黄冬白,大自然还在循环演绎着季节,榛子橡子松子还在结果,一切生物还要传宗接代,不断繁衍。遇到雨水丰沛合适的年头,山上的蘑菇木耳特别多,采蘑菇成了秋天最热闹的事。因为平时没有再用篮子筐子的机会,所以家里都没有这样的工具了,很多人为了采蘑菇,秋天需要专门买背篓,一些有头脑的人便抓住商机,制作背篓,编制和出售背篓竟成了一件蛮不错的生意。采山货的方式也有了不同,成了城市化的采山货。几个人互相约着,开着汽车,来到较远的地方。在山下停好车,然后分散上山,开始拉网式搜索。因为出去得远,人迹罕至,那山货真多呀。这种活动要持续一个多月,好像山上的东西太多了,怎么也收不完。
这采山货就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还能参与的活动,是我们对记忆中的北方秋天的一个复习,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秋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