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大喜欢去影院看电影的人,偶然跟风也是去感觉一下氛围,尽管各种高大上的东西无限度的冲击视听,我还是老走神,穿梭于小时候充满欢乐的露天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方式。对于我们这些生长于60、70年代的人来说,电影曾经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精彩了我们的生活。
小时候,农村放电影的机会很少,新片子也少,经常放的就那么几部,比如《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地道战》,国外片子《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我们小孩子改为:瓦尔特保卫热被窝)等等。于是柳条做的帽子、头上绑上白毛巾常是我们游戏的装饰,更有神气的男孩子后腰上再别一把木头做的手枪,边走边挥手,嘴里哼着“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嘛再见”的歌曲,活脱脱变成了影片中的主人公。土场上、田野里无忧无虑的我们演绎着自己童年。
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甚至连书籍都难买得起的年代,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会的。哪个村子要放电影,常常是有人早几天就得到了消息,于是欣喜地传给大家。到了放映的那天,大人们麻利地安顿好家里、地里的活计,爱闹脾气的孩子也变得听话了,生怕父母不带自己去看电影,哥哥姐姐更是早早地做完作业,拿上小凳子去给全家人占最佳位置。不管放映的片子曾经看过多少遍,电影场上的人们仍欣喜地享受着这文化大餐带给大家的愉悦。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去的迟了,没占到地方,正面的人太多,只能看到大人们黑压压的后背。于是就跑到银幕后边去看,银幕上的所有动作都是相反的,用左手写字、拿筷子等等,别的小孩感觉很别扭,看几下就跑了。而对于我这个天生的左撇子来说,感觉刚刚好,一个人在偌大的空地里自得其乐,享受属于一个左撇子的高光时刻。
不过有时候听说别的村子放电影,电影名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于是兴冲冲的跑去了那个村子,去了以后根本就没有放映。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小孩的恶作剧,等上当的伙伴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从外村回来,在村口迎接他们的是一大群嘲笑声:你们看的电影名字叫做《英雄磨鞋掌》!归来的伙伴们又气又恨,到处追着那些恶作剧的孩子们,打打闹闹一团,乐趣自在其中。
那时候多数家庭都有三四个孩子,所以也就没有现在孩子的金贵,常是哥哥姐姐领着弟弟妹妹看电影。年龄大点的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年龄小点的即就是看不懂也愿意呆在电影场上,伴着电影里的枪声炮声入睡。一次我带着弟弟妹妹去镇上的南堡看电影,开场前小弟和伙伴们开心的跑着玩,由于人多电影开场时我们坐散了,等到电影场上的人走完了才发现没弟弟的影子,我和妹妹赶紧跑回家,小弟没回来,正当父母准备出去找他的时候,小弟一摇一晃的回来了,在父母的斥责声中,他委屈的大哭。原来电影开演后,小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电影完了,他迷迷糊糊地跟着前面的人走,走着走着才发现不是回家的路,又折身往回走。多亏他当时已七八岁,南堡也离我们不远,要不黑灯瞎火怎么能找回家,直到现在家人仍会拿这件事开弟弟的玩笑。
日子一天天从身边走过,电视、电脑、手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电影对人们的吸引力已不比以往。农村的红白喜事依旧要放电影,看电影的人越看越少,稀稀拉拉的不到几十个人,而且都是些老人们闲聊打瞌睡。现在电视有电影频道,电脑、手机上的电影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电影院的条件日新月异,但似乎越是便捷,越找不到当初看电影的快乐。
电影,见证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代人的成长,更是一代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