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记得那年在法国里尔市陪伴震儿过春节,一天早上震儿上学出门时,忽然对我说:“真想吃一碗泡馍!”随后朝我大嘴一咧,呲牙一笑飘然而去。那些年,我也偶有震儿的这种欲念,尤其是在周六周日早晨起床后茫茫然中,忽然就想吃某种食物,馋虫勾得你奇痒难耐,非要立马去吃一顿不可,不然一整天郁郁寡欢。其实也不是什么饕餮大餐山珍海味的美食,就是想吃一口“家”的味道,老陕再寻常不过的秦镇凉皮、油泼面、肉丸糊辣汤、牛羊肉泡馍等等的家常饭肴。记得有一次竟一大早驱车30多公里到秦镇,“咥”一碗老吕家凉皮、一个肉夹馍、一碗红豆稀饭,如喝了醍醐倍感精神,心里满满的自信,满满的信心。
想着震儿的馋相身同所受,即刻梳理后直奔“家乐福”超市,左挑右捡选了一块四磅多重的牛腱子肉,甚喜。遗憾老外不会吃粉丝,自然SM也就没有了。回来路上尤感不甘,路遇一法裔老妪,用吭吭吧吧的英语沟通了半天找到一家中国超市,竟然不仅有龙口粉丝、香菜还有泡馍绝配的糖蒜、辣椒酱,等等中国调料一应俱全,不禁喜出望外。回来后,将牛腱子用清水冲洗再置一盆中用清水浸泡一二个小时,待把牛肉中的血水逼出后,将牛腱子凉水入锅,放置草果二三个,香叶三四片,黄酒半碗或高度白酒些许,葱白二三段,生姜四五片,大火煮沸撇去血沫儿转小火炖煮一个半小时左右,用筷子轻扎可入肉中,拣去煮烂葱段、香叶弃之,放置些许胡椒粉,稍煮即好。捞出肉放入盘中自然放凉或用保鲜膜裹之放入冰箱储藏室放凉。此谓:汤肉分离,大功告成。汤浓而不腻,肉烂而不柴,放入口中咀嚼弹牙,切片煮馍或切块沾生抽做下酒小菜味美十足,齿唇留香。趁炖汤时,在盆中倒入面粉,边加水边顺盆周边做半圆形搅拌将面粉揉搓成团,反复揉搓至面团表面光滑谓之和面。用湿布覆之,放置约半个小时谓之醒面。然后再反复揉搓至面团弹性十足,揪成叽子数团擀成圆形状,放置平底锅中在炉子上小火慢烤谓之烙饼。傍晚,震儿放学回来一进门嗅到满屋弥漫的浓郁牛肉汤香和面粉的麦芽香气惊讶地冲我说:“这么香,真象老童家的味!”那晚,震儿吃了足足有两大碗泡馍,挺着滚圆的小肚子哼着小调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不时眉飞色舞地对我说一二趣事。
震儿到法国求学身处异邦异族自然是没有中国过年的节日,学校也不会例外放假的,因忧虑他没有同种同族的学友,担心一时又融不入异国人文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以及年少佳节思亲,那些年春节我都过去陪他过年,震儿也仅是每年夏季放假回国一次,算来也有多年没有在国内过春节了,日子久了自然对过年就少了些激情,好在每年春节我都过去陪他,还保存了些过年的温度。从开始到法国过年那时起,我也开始学习做一些饭菜,除了回忆儿时妈妈做过的美食还在网上下载了菜谱APP,平时休息在家试做一二,虽火候把握不够,但每道菜的操作流程还是没有错的,有模有样,味道也算说得过去。每年我去法国陪伴震儿过春节时也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些过年的气氛,贴上一幅春联,挂起一盏红灯笼,邀请他的同学到家中大餐一次中国菜肴,吃得洋妞帅哥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直冲我喊:任爸爸GOOD!
在名目繁多的中国节日中,中国人由来已久最看重的还是春节也就是过大年,热衷那浓浓的年味,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人流多么拥挤,气候多么恶劣,千山万水、万水千山也要赶回家吃那一顿年夜饭。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大约从阴历二十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女孩子惦记着过年的新衣服,男孩子则更多的惦记着鞭炮是浏阳的还是蒲城的,大年二十七父母就会带着你去理发,因为这一天理出的头是精细的,过了二十七,二十八理出的头就是傻瓜,二十九理出的头就是肉头。母亲一般从二十五就开始大采购了,平时节俭了一年也开始铺张起来,猪肉是成扇的膘越厚越好,羊肉是论只的,鸡鸭鱼品种是繁多的,还有成筐的水果蔬菜。从大年二十七开始母亲每天都要忙到半夜,烧一大锅红烧肉,剁两大盆饺子馅,有猪肉和羊肉,白菜萝卜馅之分;炸小酥肉、鸡块、带鱼鲤鱼、豆腐等等;仅炸丸子就有肉馅的和素馅的,有胡罗卜馅丸子和白罗卜馅丸子之分;还要炸一大筐麻花、麻叶,有甜有咸;蒸一大筐馒头、豆包、花馍等等,最后还要呛一大盆酸白菜,上覆一层木耳黄花,琳琅满目的各种食物储藏在小屋子里,犹如一个超级大冰柜,多的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我尤喜欢母亲做的酸白菜,酸酸的甜甜的,让你大鱼大肉的油腻一下子就清爽了起来。“八儿快把糖罐给我拿来”母亲道。每晚我都要给母亲帮忙,其实更多的是给母亲做伴,也是家里第一个吃到美味的幸运儿。刚炸出的酥肉、鸡块、带鱼,烧出的红烧肉,卤出的鸡爪、蹄筋等等母亲都会先夹起一块塞进我的嘴里,边夹边问我道:“香不香?”吃得我嘴都张不开,只能点头应喏。哥哥们也会时不时的送年货回家,隔三岔五轮流回来给母亲帮忙。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会做上一大桌丰盛菜肴,后来有了孙辈就做两桌,哥哥们无论远在哪里,都要穿上新衣服(也就是盛装)带着老婆孩子赶回家,无论大小只有全家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席。轮流给爸妈敬杯酒,说说一年来的工作学习,高兴的事,闹心的事和新的一年的打算,边吃、边说、边放爆竹,这顿饭就叫年夜饭。随后,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始包饺子,这就叫守岁。谁也不愿意去睡觉,生怕把自己一年的“福”溜跑了,熬的大家个个张口唿气,哈欠连连,上下眼皮打架直到天微微亮才各自找地方睡觉。初一早上,母亲会让哥哥放上一大鞭炮,煮上一大盘饺子,我们则穿戴整齐,依次给爸妈磕头拜年,没有工作的都会拿到五毛或一块的压岁钱,然后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吃完饺子后,有的人带着孩子走亲戚去拜年,有人去逛街,反正你可以尽情地去玩吧、疯吧,这就叫:过大年!其实说到底,过大年就是过亲情,是割舍不断、浓浓滚滚的亲情, 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我的爸妈都过了世,我没有了妈、没有了爸,没有了家!后来当我成了家有了震儿后又开始延续了起来,但自震儿出国求学后,家里就没有了人气,年夜饭也就搬到法国来吃了,也自然谈不上国内过大年的红火氛围。
看着震儿与异邦异族的同学边吃边聊谈笑风生的样子,忽然间仿佛就像看到年幼时的自己一般,只要瞧见爸妈在家,心就踏实安稳,心若旁骛象雏鸟儿一样随性的鸣,尽性的飞,直到饿了累了才会想起回家;想着自父母驾鹤西去,幼时过大年的火热如过往云烟已不复在,不禁叹息: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家就成了诗,成了诗的远方;想着与震儿将又天各一方,孤影形单,聚少离多,屈指可数的相聚日子,止不住两行热泪潸然而下,凄凄戚戚维兮!晨钟暮鼓几多少,归去来兮胡不归?踏遍青山人未老,天涯何处是我家?
转眼间数载过去如子在川上曰。震儿在异国他乡学习工作已有十二个年头了,已是硕士学位建筑设计师,也曾参加过较著名的地标建筑设计,大名也曾在欧洲著名的建筑设计杂志上沾过墨,但每年春节他总是以工作忙无法脱身、没有假期、人多拥挤等等为由没有回国过大年,依旧还是在夏季法国假期时回国探亲一次。近年我曾暗示过他该是回国的时候了,可他总是拿“还想多实践一下”的套话搪塞我,堵住了我的下话。“建筑无国界、科学无国界,都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沉淀,在哪工作都是一样的,更何况现在地球都是一个村了”这个道理我懂的,但从内心来讲我还是想让他回国效力,不然,为什么会有“月是故乡明”的那麽多无限感慨呢?
牛排再好终是他乡,羊肉泡馍才是情怀!
任登峰写于长安曲江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