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妻子嫁给了我,由于娘家在海陵区朱庄,路途较远,回家不方便,便除了长假,很少回去。
今年五一假期,妻子想念老家的小巷青石板和父亲的拿手菜红烧狮子头,孩子想念外公外婆还有表哥。再加上假期天气晴朗,微风拂面,到处是鸟语花香,特别是此时的乡村随处可见的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而我特别怀恋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于是在我值班结束后,傍晚迎着晚霞,一家人迫不及待的开车回老家。
朱东村还是那个朱东村,好像变化不大。妻子睹物思人,随着离家越来越近,觉得路边的风景越来越亲切。朱东村路边已经划了很多白线,向南一直到东南庄。妻子问我划白线是不是要拆迁。我虽然在姜堰区住建部门上班,但是也从来没见拆迁前在路边划白线的呀。
晚上,堂妹见妻子和女儿回家了,便提议今天是三月初十朱西村有庙会和集市,庙会白天已经举行了,晚上的集市也很热闹,一起带着孩子去逛集市。妻子对我说:“你平时不住在农村,也没有见过朱庄的集会,要不要一起去?”我欣然答应。过了龙珠桥就到了朱西村。路面已经停满了电动车,人山人海,和着唱戏声很是热闹。不远处是百姓大舞台,有戏曲和群众节目表演。我驻足观看,朴素的当地村民自导自演节目,特别融进了现代广场舞元素。再往里走是各种摊位,有游乐场、小吃摊、套圈取物、气枪打气球、卖衣物的等等,总体感觉各地赶集内容越来越趋同,而传统手艺摊譬如编织物、传统农具越来越少,我边走边想传统手艺会不会失传,不禁有点小小的失望。集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年轻人的摊位占比越来越高,他们卖着羊肉串、奶茶和各种时髦玩具,这也势必导致赶集的商品越来越“大众化”和“现代化”。年轻血液的注入既导致了传统手艺的减少,又繁荣了赶集文化。
回去我告诉妻子,现在的庙会和赶集没有小时候热闹,缺乏童年的感觉。妻子不置可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姜堰马厂正月十三迎会,有舞龙队、舞狮队、踩高跷、说凤凰、说快板......,浩浩荡荡的庙会队伍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二十年前姜堰的三月二十八赶集,整个城区从第六中学开始绵延数公里,有上海、浙江等地的商人慕名而来。我那时候只有十来岁,堂兄妹几个跟着奶奶可以开开心心的逛一天,一点也不觉得累。家里一年来需要添置的藤椅、板凳和农具什么的,全靠这次赶集了,那是整个姜堰镇人的重要节日,也是手工艺品匠人的重要窗口。你可以看到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磨刀修剪子的、修鞋的、箍桶的、弹棉花的古老行业师傅,加上独特的吆喝声,使你流连忘返。这些年来姜堰的三月二十八赶集规模越来越小,如今已经接近于消失。
妻子说:今年的朱东村庙会和赶集也是一起举行,定在三月十五。而那些画的白线,我们现在才知道是集会摊位的边界线。朱西村只是小集市,而朱东村的赶集在当地最有影响力,也是规模最大的。只是后来三月十四我们假期结束就提前回了姜堰,再加上第二天大雨大大影响了今年的庙会和赶集。后来我们回去后,听堂妹说庙会和赶集都举行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朱庄人对庙会和赶集的深厚感情和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