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潘冤解
我带领团队奔赴清河,在7天连锁酒店进行一周的培训,是来自SGS的讲师,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诚信与质量的基准;作为行业NO.1的企业,知名的李老师告诉我们,讲课期间不允许录像,拍照和录音当然也是不允许的。如此的保密,此时我意识到,本次培训非同小可。紧紧张张的第一天下来了,需要适当的放松一下,孙总安排清河方面的王经理,领着我们出去转转。
我们先来到华夏张氏祖庭,由于新冠疫情没有开放。第二个景点是隆兴寺,同样的原因也没有开放;我们在外面,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轮美奂的汉白玉牌坊,中间雕刻着:“隆兴寺”三个大字,走过牌坊远眺,一览宝殿等建筑群的宏伟壮观,昔日去敦煌莫高窟时,一副巨型壁画上,提到与中原进行佛道交流的是隆兴寺,指正定隆兴寺,今天才知道,清河也有一个隆兴寺;走近路边一个挂着匾额刻有“天王殿”的大殿门外,隔着玻璃向里望去,好高大的天王宝殿,里面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大型塑像,笑脸和蔼可亲,喜迎八方来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越是艰难,越向前!”,这应该是世人需要学做的心态吧。
夕阳慢慢隐去,天渐渐暗下来;我们又冲冲赶往下一个景点“武植祠”。作为当地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资源,愿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来到景点前,门是关着的,我们按门上留的信息,试着拨打电话,结果电话通了,话筒的那边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你们现在在门口吗?是。好,你们等着,我马上过去。我们担心的是,对方讲已经下班了,明天再说或疫情期间没有开放。天明显又暗了些,我们又催促了一下老者,看来路途不近。老者骑着自行车,来到我们面前,看上去康健魁梧,他并没有马上开门,而是先给我们讲述了一遍关于武植的生平事迹,像说快板书的似的,涛涛不绝,非常纯熟;可见这些情节已深深地铭记在了老人的心里,成为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原来老人叫武书常,是武植的第25代嫡孙,老人曾上过“百家讲坛”,讲述过关于武植的生平事迹。通过老者的解说我们知道:元朝仁宗时,武植祖上从山西省晋阳搬迁到了孔宋庄,武植在家谱上并非排行老大,而是排行老四。弟弟武松在族谱中并不存在,1055年出生在清河,北宋人,《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有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勇猛义士,做过小官,并无哥哥;而武植出生在明初,可见武松比武植早300多年。潘氏金莲知州千金,本村不远处黄金庄人,婚后育四子女。1946年初武植墓被本村农会初次破掘,1992年武后人再次挖掘,发现楠木悬棺,都未发现尚存遗物。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从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笔下的 “三寸丁,谷树皮”形象。武植祠里面最要的是武植古墓,位于清河县武家那村外,墓穴呈圆井型结构,上丘下井,九六年后人又修建了展厅、大门、围墙、甬道等;古墓里井下吊着两副楠木悬棺,阴下阳上,上面是武植棺椁,下面是其妻潘氏之棺椁。
1996年武植墓重修,后人根据民间传说,立墓志铭,内容全文如下: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通过碑文我们得知: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在家排行老四,祖籍是山西晋阳郡人,元代由山西迁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娶名门闺秀潘氏为妻,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能文善武,中年中进士,任七品县令。他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碑文只提及姓潘,并没讲名字叫金莲。关于村庄易名传说有一段故事,清乾隆帝下江南时,路过本地,听说孔宋庄没有一个姓孔的人,因武氏居多,便开金口改庄名为“武家那村”。
进入穿堂右侧是武植的汉白玉全身塑像,官帽官服于身,正气凛然。墙上有施耐庵的后人施胜辰(时为河北省广宗县文化馆副研究员)先生为武植祠绘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画像,并题写了诗文。
武大郎画像的配诗为: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
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
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潘金莲画像的配文是:
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余今重塑武潘正容,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穿堂左边正中立有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刻立的“护林”青石残碑,字迹已斑驳。对于武潘被丑化的传闻:一说,因武植在阳谷做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得罪了不少土豪劣绅故意散布谣言丑化他。另一说,因小时家境窘困,得到过同窗黄堂的救济,后因他名落孙山又家失大火,去阳谷县衙找武植借钱救助,但武植好酒好菜的只管热情招待,只字不提救助之事,在会去的路上,心生愤恨,恶意中伤,回到家时,见新房已被武植建好,再后悔已晚,散播出去的流言蜚语难以阻止漫延,真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可惜没有智者止息!施耐庵没有想到,他的一部小说,不但让武潘二人名声尽毁,也给武潘两姓后人带来灾难,清河县的武潘两家,几百年来至今从不通婚。
我们之所以对武植家喻户晓,是因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对于《金瓶梅》成书晚七八年,传播影响次之。《水浒》第二十三回“王婆韩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里面有一个叫武大郎的,卖炊饼的,娶潘金莲为妻,但并没有提到武大郎,单字植,从头至尾都称“武大郎”,清河县人氏”;查阅《清河县志》,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开始,先后七次修志都没有关于武潘的任何记载;新编《清河县志》以民间传说故事的形式记载,清河地方志的研究权威者,新编《清河县志》主编沈世远先生,曾两次前往阳谷求证,从《阳谷县志》记载看,从宋朝到明朝的官吏均无“武”姓或“吴”姓的记载,但县志存在所记官吏欠缺的问题,至于民间的传说又是从何缘起呢?
首先传说武植是永乐(1403-1424年)年间的进士。再看一下施耐庵(1296-1371),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先后中秀才、举人、进士,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起义反元,施被聘为军幕,后因政见不和,离开后江湖行医;元至正(1367年)前,在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做私塾先生,并于徒弟罗贯中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并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元至正(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并捉拿余党,为避难在兴化好友顾逖的建议下,在白驹隐居专心创作《江湖豪客传》,他把成书于宋代的笔记小说辑录《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朝龚开著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作为随身翻阅参照的蓝本,书成后定名《水浒传》;施耐庵于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成书理应在作者过世之前,再进一步讲,施耐庵作古的时间与武植出生的时间相差30多年,按传说从武植出生到中年中进士,再到任阳谷当七品县令,还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前后相差半个世纪;再者,在施离世的洪武三年明朝才重开科举,据考,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的进士,也没有名叫武植的。再看看施耐庵胡徒弟,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去世于约1400年,武植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也就是说罗在后续整理施师的《水浒》手稿时,假若对局部章节情节进行删增修润的话,也是不存在以武植为原型的。根据以上信息施耐庵把武植作为原型写进书里是不存在的、不现实的。但是最终下断语还为时过早。接下来需要从《水浒》的版本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水浒传》编撰于元末明初,嘉靖之前只有抄本,抄时修改是难免的,之后才有刻本。我国文学创作史上有个特殊现象,通俗小说抄刻时,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修改。流传下来的版本就有7种不同回数的,有100回、102回、110回、115回、124回、还有70回的等等。它有不同回数的不一样。《水浒传》的版本系统可以划分成4个系统,第一个系统叫“文繁事简本”;第二个系统叫“文简事繁本”;第三个系统是“繁简综合本”;第四个系统就是“腰斩删改本”,分成四个系统,版本系统。
“文繁事简本”是文字比较详细,但故事少了,没有那种平田虎、平王庆的那20回的故事,基本上就保持100回的故事,是最早著录的,在明代的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就著录了一百卷的《忠义水浒传》。流传下来比较完整的版本100回本,有“容与堂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一百卷一百回,版心下有“容与堂藏板”五个小字,故世称容与堂本。这个本子刻于何年何月,没有记载,亦不著编撰者姓名。唯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另一种容与堂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也有这个版本的残卷),前面都有李卓吾《忠义水浒传叙》,和末题“庚戌仲夏虎林孙朴书于三生石畔”。庚戌应是万历三十八年,而北京图书馆藏本刻印时间还要早些,故有人推测约刻于万历三十年前后。又由于高儒《百川书志》史部野史类有《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题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与这个刻本作百卷相合,有人就推断这书编撰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后来有的本子作施耐庵,有的本子作罗贯中,说法不一。北京图书馆藏的容与堂本,印刷虽然比内阁文库藏本早些,但也不是初印本。)、“天都外臣本”(即石渠阁补刊本,本刻本早于容与堂刻本,因序末署有“万历己丑孟冬”的年月,“万历己丑”是万历十七年,比文库藏容与堂本上的孙朴书写年月早很多,所以它今天能见到的《水浒传》最完全而又最早的版本。但王古鲁也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序言不是原刻本上有的,而是康熙时石渠阁补刻放进去的)、郑振铎先生收藏的所谓的“嘉靖本”、“四知馆本”、李玄伯排印的《百回本水浒》本、《钟敬伯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藏于日本京都大学,100回),增添了在宋江受招安后,又有“征辽”,征方腊等情节。比较好的版本就是容与堂的刻本,都成书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七月),虽然有小说书目的著录、记载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十六世纪),但是实际上现在流传的版本都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这个时候的版本,这是“文繁事简本”这类文字最完整,接近原作的可能性最大。
“文简事繁本”也称“简本”,是文字相对简略,读来无趣,故事多了受招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打方腊以及宋江被毒死的那后20回本版本,成书于万历后期,计120回版本,有“郁郁堂本”、“袁无涯本”(以郭勋删改本为底本,万历四十二年,即1614年苏州书种堂主人袁无涯刊行,名为《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一百回本基础上再增加征田虎、征王庆的情节。后有人将其后段独立发行,并托名罗贯中,称《续水浒传》。 已发现的简本有:115回本(全像水浒忠义传、汉宋奇书)、110回本(雄飞馆《英雄谱》本)、164回本(与后传合刊)、一百九回本(二刻英雄谱,晚于评林本)、一百二十四回本(大道堂本)、一百四回本(明万历《水浒志传评林》本),这是第二类的版本。
第三类的版本是“繁简综合本”,就是在“文简事繁本”的基础上,在100回“文简事繁本”的基础上,加进了平田虎、平王庆的20回,对这20回的文字也做了一些修润,因为这20回的文字原来是“文简事繁本”里头的,文字比较简略,现在做了一些修润,所以构成了一个“繁简综合本”。故事就完整了,120回,比较完整的故事,那么这是第三个系统。一百二十回本版本又被称为“古本水浒传”,也称“梅氏藏本水浒传”,该本前七十回与金圣叹贯华堂本一致,同样有卢俊义的恶梦。但后五十回与其他版本截然不同,并没有招安的情节。
第四版本出现在明末清初,是金圣叹做的一个本,重新整理的一个本子。金圣叹称他自己发现了一个施耐庵的古本,这个古本和流传的前三种都不一样,这些本子被他称为叫“俗本”,通俗的本子。这个古本只有70回,就是“文繁事简本”的前71回,第一回被金圣叹说成是“楔子”,就是开场白,从第2回开始到第71回,构成70回本,腰斩一百二十回本(“袁无涯本”)招安以及之后的事,以卢俊义做了一个梦惊醒而戛然而止。
现藏最早的《水浒传》版本,当推藏于上海图书馆的《京本忠义传》。惜乎它已严重地残缺,仅仅是残纸两页,一为卷十的17页;一为卷十的36页。从残页的版口、字体墨色、纸张等方面考察,判断该版大约刻印于十六世纪的上半叶,即明朝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现存其他《水浒传》版本,在刻印年代上,还没有比它更早的。
国内现存的简本以双峰堂刊本为最早。它的正式书名是《忠义水浒志传评林》(104回),刊行于明万历甲午(1594)季秋月;从以上现存的版本来看,成书时间上都晚于民间传说武植当县令年代,假如存世版本做了某些修润,借用民间传说也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再谈一下,作为《水浒》雏形的《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宋江三十六人考实》等内容,若有与民间传说相似的情节,也可谓“不巧不成书”,洗刷冤屈。数翻查阅,暂未找到有价值能辨是非的内容。
武植并非武大郎,是排行老四;《水浒》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中的武大郎死后灵牌位上写着:“亡夫武大郎之位”,而非武植。暂不究武植被民间杜撰的传言,只基于《水浒》现存临世之版本晚于民间传说的年代,终不能排除武植不是武大郎的原型。除非有朝一日,早于民间传说年代的古本现世,且故事情节与当下的一致,可谓“施罗”慧眼通晓古今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吟唱着相似而非相同的故事,愿未来之春雨早日来临,以告慰这史石上的千古英魂!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