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园小记
腾 腾
在成都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地段上,坐落着一座风景秀丽的园林,名叫易园,全称是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它与周边的新金牛公园、天府艺术公园和蜀园,形成了一大片壮观的艺术人文景观。
说起园林,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是苏州园林。其实,在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里也有不少精美的园林。譬如人尽皆知的杜甫草堂、武侯祠博物馆、望丛祠、望江楼公园等等。而这些园林有一个共同点,在其美景背后无一例外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想说的易园也是如此。它最初是一所私家花园,由民营企业家易文清所建,后来逐步扩建才形成了如今亭台轩榭、小桥流水、假山层叠等庭院幽深之貌,有评论称其是兼并南北之“气”,博采众长,值得观赏。和其他的园林相比,它没有名人来衬托,但,在探究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园林建设风格等后,发现它的确不失为一座寓意丰富、建构巧妙的园林。
易园命名源于易经,颇具深意,园内一草一木、一匾一石都暗藏易经的智慧和哲理。我们都知道,一所园林的选址和构建绝非偶然,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聚福凝气风水一说。例如易园的选择就是在上风上水的金牛宝地上,其建构定位则采用了先天八卦的格局,其构思之巧妙,不是谁都懂,我也只是偶尔听得有学识的长辈们谈及一二,其中的奥妙与玄机令人大为惊叹。
说来惭愧,易园与我家只隔着天府艺术公园遥遥相望,而我却从未真正欣赏过它。常去的朋友说,易园夏季时景致最美,池塘里的荷花盛开,娇艳欲滴,美不胜收。而我觉得,秋日的园林也有其独到的美。如果说夏日草木繁盛,郁郁葱葱;那秋,则是红橙黄绿,浓墨重彩,虽有万物枯萎之象,却亦蕴含新生之力量。
一念起,便行动生。趁着今日天气还算清爽,独自迈步至易园西门,远远就见罗汉松盆景,姿态别致,十步一景。在入口处,两棵黄葛古树分立两边,身姿傲人,似园林执戟卫士,见证过沧桑和巨变,精神抖擞数百年。树后是青砖灰瓦白墙的城门,颇具秦汉风,虽不精美,却简单大气。参观园林后,你定会想这门面倒是与景相匹配。
一入园,所见建筑物皆古风,屋顶上的脊兽们个个铆足了劲或立或趴,不知待了多少年岁。看惯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再来看园中的古朴,特别有种年代的代入感。不禁想,若是穿上古装,在九星连珠之日,会不会在此也来场穿越时空之旅呢?
径直往里走左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棵大树下立着一块大石碑,碑前两只古石兽守护,碑上书着“古金牛坝”几个大字,正是易园的地理位置所在。
记得上次老师和我讲过金牛坝的历史故事,说是秦王当时想讨伐蜀国,却苦无路。大家别看如今的天府之国,交通四通八达,上有动车、飞机,下有地铁,走哪儿都畅通无阻。可在那时,交通闭塞,路途险阻,想要靠人力征服大自然,是相当有难度的,特别是蜀道。
为什么呢?且看李白的《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仅此几句,就足以证明当时的蜀道的确是山重重、崎岖险峻、大有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这还是距秦伐蜀千年之后的写照,那在当时更是难上加难。
怎么办呢?对此《括地志》里记载了详情“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王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后秦遂从石牛道(别称金牛道)灭蜀。后世相沿此坝曾是放置石牛的地方,故名。
金牛道、金牛坝!连通巴蜀文明和中原文化的古道原来如此!听完,不禁叹,蜀王贪小利而失大利;敬,秦人之深谋略,雄心志。虽然,不喜战乱纷争,但它推动历史发展和其中凝聚的人类智慧,却是不容忽视的。
金牛坝一个小地名,却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历史,这是我们金牛特有的文化印记。老师说这里的每一个地儿,每一处景,均有文化蕴藏或有渊源可追溯。于是尊师教导,来此园中寻别致之景、探景中之境,将所见所闻所感,皆现于文字间。
对于游园观光,我从不喜循规蹈矩,只随心而动。这不,上一秒还在左边“古金牛坝”字碑前,思索千年往事;下一秒已穿廊而过,看仿若天然的假山、听潺潺的流水去了。
此间亭台楼阁花柳相拂,是吃火锅喝茶之地,也是国风摄影的最佳地段。若是恰逢日丽风清,婆娑树影下小溪流烟雾萦绕,定会引得不少人驻足于假山、古亭前,穿着古装做足姿态拍美照。如果来得正是时候,还能亲手喂食下面池中四只美丽的黑天鹅!那景那情,让人不免生出一种处于秀丽江南之境的感觉。
亭廊的尽头有一石路小径,恰置于小坡下,临于小池边。沿着崎岖小路登上小亭,可观亭廊全貌,顺道蜿蜒而下,两侧皆是乱石堆砌,道路稍显狭窄,再往下通过小桥至开阔地段,会突生出峰回路转的错觉,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旁边的厅堂里稍坐,和园中工作人员闲聊起易园里的门洞,觉得很有意思。这些门洞均呈月牙状,予人以十足的美感。寻思着,园中景每每以一道道云墙作隔断,墙上又开月牙门,从月牙门看,不论里外均有景入框。墙是实体,为“有”,门洞对于墙体是为“无”,但却有景,难道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无中生有”?妙!实在是妙!
穿过一道道月牙形的拱门,路过一颗颗百年古树,走上前往盆景区的方向。猛地发现,在左侧林中的大榕树后竟似有景若隐若现,可能因为被繁茂的花树和一块大巨石遮住的缘故,不细看,很难发现。不知怎的,内心突然涌起一阵小窃喜,犹如爱探险的孩子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藏宝之所一般。
此时,秋风正轻轻拂动榕树的根须,亦如轻抚柳枝般深情。我一个迈步来到榕树下,低头穿过,抬眼的瞬间,我承认,只一眼便心动了!
这就是所谓的别有洞天吧!
且看:忽见榕树间,微有隙,且透光,似有异。便弃主道,从旁入。始掀帘,顿呼,真后花园也。虽方寸不大,但景物俱全。观林后小池居中,四周大树遮掩,上有鸟雀闹正喧,下有半塘池水静含莲,半枯,笑对深秋;石径蜿蜒,尽头处有竹林隔断,唯留小口一人过尔。
竹林后,参天古树下,半垣白墙青瓦,古朴陈旧;墙头灰色小猫懒卧,忽闻动静,竖耳惊立,惶恐相对,只一会儿便跳墙遁迹。足下泥道绕塘走,花木繁多,不知其名;一小叶榕,绿意盎然,覆盖塘上,鸡鸣鸭叫于林下,杂草间觅食忙;一只白鹅,孑然独立,自顾梳妆;一切仿若农家后院,浑然天成。心中窃叹,斯院真美哉!秀哉!甚得吾心。
特别是那一池渐枯的荷,真的是有“万木方零落,荷叶先自伤”的体现,草木生命的坚毅与执着令人赞叹。在此,驻足良久,悄然退出,恐有惊扰,怕它蓦地就会突然消失不见!
其实结合前面所见,也能看出点园林风水布局的巧妙之处。园中路环水缠、阴阳相融、曲径通幽之势,无不体现人、园林、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大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此园实为聚气纳福的绝妙场所。难怪,一入园,便顿觉神清气爽、心境平和。
再往前,过了大池塘就是盆景园了。只见园外黛瓦白墙挺立,包裹着一园四季常青、千姿百态的盆景。其中,以四川常见的罗汉松居多,还有海棠、紫薇等。对于盆景,我不甚了解,唯有欣赏和赞叹罢了。
但其中有一盆盆栽,比较吸人眼球。它的树干粗壮,呈悬崖上横卧的老松树姿态,枝干张开或朝天或面地,好似舞蹈时撑开的手,遒劲有力。青的、橙红的小果,长得像小柿子,却只有大拇指大小,悬挂在葱翠叶片下,如同一颗颗小灯笼挂满枝头,由着绿叶的映衬显得更加艳丽夺目。“山中柿来尘世栽,四季结果绿成红。”不得由人赞一句,好俏丽的一颗老鸦柿树!
易园,大隐于闹市,内涵历史底蕴,却独享一份难得的宁静。园中的每一片瓦、每一扇门、每一座桥、每一花一树……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它们独特的美,尽含诗情画意。其大气的布局,内又精致细腻,不失本地特色,自然天成,美感十足。
在赏景和追寻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我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似乎我追寻的不只是眼前的景,过去的事儿,而更多的是看到了这座勇于开放、兼容并包的城,和城里生活着的热情、坚韧、敢于创新的人。
我只想问,到底是谁?不小心推开了那扇小轩窗,打开了历史源泉的阀门,以致美色弥漫,醉了多少人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