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风》的头像

《上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11/06
分享

锦门内外

锦门内外

刘小革

 

地铁向着新都方向急驶,突然,明亮的阳光洒进车窗。原来,地铁竟然挣脱黑洞的约束,来到了春光明媚的地方。我一阵兴奋,望向窗外,原野阡陌、交错的道路、葳蕤的林木,参差的楼盘都闪烁着春日的阳光,从我们视野的前方滑向身后,忽然,一片与众不同的群楼进入眼帘,车厢内有人欢呼,快看!那是“锦门”景区!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

地铁驶过景区一会儿才停下来,出了地铁站,正要倒回去找景区门,只见一排红色的电摩托排着队等候拉客,心中暗喜,省得步行了。

到了景区标志性建筑“锦门”牌坊,见时间已近中午,我冲着头发有些花白、背脊瘦削的车夫背影问,你知道景区的食品区吗?先把我们先拉去吃午饭吧。

他说:“里面没有吃的哦,如果有人进去卖吃的,肯定也要宰你们嘛。”停顿一下又热情地说:“要不,我拉你们去那边一条街上吃吧,12元一荤两素,我都在那儿吃呢,管吃饱。”

“我们不太饿,就在这儿下吧,谢谢你了!”我能想象他推荐的午饭,定是那种路边快餐,谁知是什么油炒的菜,那可不敢吃。

跨进锦门景区,立即被那些妖娆着民国风情的房屋粘住了眼球。这可不是普通民居,而是民国时期的高档楼台亭榭,在纯粹中国古典风格的楼台廊坊,有中西结合的小洋楼。市井小巷间,有身着汉服的窈窕淑女依门顾盼,高大壮美的欧式教堂前,有婚纱飘然的新娘西装革履的新郎在海誓山盟。可以在这里寻到文学巨匠巴金名著《家》中的慧园,邂逅的故居,这些房屋姿态唯美,韵味优雅。可喜我因疫情防控期间在网上学习了素描绘画,对建筑的取景有了另一番眼光,拍照片取景自然比过去生动而有立体感。这种沉浸式体验民国风情,一步一景,人在画中,愉悦渐渐涌满心间!

然而,这景区并非清一色的老古董,它又是现代人休闲的好地方。随处可见老人们爱坐的各式茶馆,年轻人爱泡的酒吧,老少皆宜的咖啡厅,西点铺,更有孩子们喜欢的小火车、玩具店,游乐园。

我们随意挪动着脚步,东弯西拐,忽然,一条热闹的美食街出现在眼前。不仅有各色小食摊点、各种中西餐馆,还有门面及装修都十分华丽的高档餐厅,正在举行盛大的婚礼呢。

不是没有卖吃的吗?我有些意外。

这才想起还没吃午饭,进入一家小食店点了红糖糍粑。当我的口中充满香甜的味道时,车夫的话忽然在耳边响起:“里面没有卖吃的哟!”他说得那么自然肯定,他显然是真不知道这里有美食街!

这个景区已经建了好些年了,他竟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一条街全是卖食品的,他根本就没有进来过呀。

这时,我忘了口中的甜,心中涌出一丝苦味。

没有想到,这种苦味,在我们心满意足地游毕锦门之后,会再一次涌上心头。

景区对面的路边,停着一辆三轮小货车,堆满金黄的沃柑,样子很新鲜。问问价,竟然比我家那里水果店便宜一半。

我向买沃柑的中年大姐要过塑料袋,往里面捡沃柑。一边随意问:“你在这景区门口水果好卖嘛?”她却说:“哪里哟,城管要来撵!还好这哈儿没来。”又说:“我这个沃柑甜得很,今天上午才进的昨晚现摘的果子,新鲜放得久,你多买点嘛。”

“要得。”我说。

她拿出剪刀一边替我剪去叶子,一边又问:“你们去锦门里耍了哇?天天那么多人去,里头有啥子好耍嘛?”

我说:“里面好耍的多哦,你去看看嘛,又不收门票。”

她却朗声说:“哎呀,那里又不是我们耍的地方。”

听她此言,我一怔,抬头望她,那张笑着的脸隐隐透出一股苦味。

“那里又不是我们耍的地方!”这句话让我的心里发酸,眼眶不禁有些潮湿。

又想起上午那位车夫。他们都是天天围绕着锦门景区求活路的人,对这里本该十分熟悉,实际上却十分陌生。近在咫尺的4A风景区,居然从没进去看过。难道他们一点不好奇?当然不是,那位中年大姐刚才不是还问我里面有啥好耍吗?

原来,虽然锦门面向全民开放,然而它的华美、它的高大、它的繁华,却似乎被隔离在一道看不见的墙里,止住了一些人的脚步。

他们,卑微如尘埃,每天挤在脑袋里的是如何多拉几趟客,多卖几斤果,还要警惕不被城管逮着。只有挣得微薄的收入,才能上孝长辈、下育儿女。在我眼中,锦门内充满着建筑艺术之美,在他们眼里,锦门里的风光再美,那只是别人的。

是啊,欣赏艺术之美,是吃饱了饭后才有闲情做的事情。

我的心隐隐地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