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堤的前世今生
李临雅
九里堤。一道堤坝,一个地名。沿着它的来龙去脉,竟然追寻到了远古。
川西北高原,雪峰重叠,汇聚成流的汹涌之水挣脱山的束缚,奔腾而出,倾泻而下,冲出一片平原,恣意流淌为大小河流、沼泽湿地。因水患无常,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时时被不期而遇的洪水驱赶。史料记载古蜀国曾几次迁都:郫都、新都、广都(今双流华阳镇附近)。到公元前311年定在成都,城名、城址再没改变。中国城市史上绝无仅有。
一代代蜀人艰难治水,到蜀郡守李冰父子,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工程(公元前256年)。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水上交通和泄洪减灾。两千多年来一如既往。
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大的水患基本根治,“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此前,“天府之国”的称号为汉中平原所有。
李冰高瞻远瞩,把成都平原上散乱的河流归置为几条骨干水道,引入丰富的岷江水。从成都西北方向开凿郫江,西边引来检江。“两江并流”于城南,离城近的叫内江,离城远的叫外江。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志》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两江汇合向东流,使成都成为滨江城市,沟通了与中国东部的联系,成都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在汉代已经与临淄、邯郸、洛阳、宛(南阳)并列为全国五大名城。二江美景亦为历代诗人咏赞。
九里堤,就在郫江的河沿上。什么时候?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它?
“据传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为防成都水患而筑……”(见“九里堤遗址”介绍)。
传说,就有故事。公元207年,刘备建立起蜀汉政权,封诸葛亮为丞相。一日诸葛亮到城西北视察,看到郫江两岸人烟稀少,庄稼枯黄。遇一白须老翁。翁曰,李冰开了此河,日子好了。可这些年,当官的只知吃喝玩乐,不治水,河水淤堵,房屋、庄稼常被冲毁,人皆外出逃荒去也。诸葛亮派兵士淘河、补岸,筑起三里长的堤坝,涨水季节全被冲毁。他各处寻访治河能人,有一天又走到这个地方,见河滩上有白胡须老翁(二遇此翁,恐为神仙下凡指点)和几个孩童在堆砌沙石。待走近,却不见人影,只留一长形沙石堆,上呈“九、九、九”字样。诸葛亮琢磨半天,恍然大悟,这就是修堤的方案啊!于是带领水利专家及地方官员,勘察,测量,之后从军队抽精兵强将和老百姓数千人上阵,亲自指挥,快快修起了长九里、宽九尺、高九尺的防洪大堤。当年秋天,此堤经受百年不遇之洪水而安然无恙。出外逃荒者纷纷归来,重振家园,栽种庄稼,得以安居乐业。人们感念诸葛亮的功德,称此堤为“九里堤”,又叫“诸葛堤”。
除了防治水患,九里堤还是乘船出行的码头。更重要的,是刘备当了皇帝后,原益州府不合皇宫规范,改建需大量木料。皇宫在武担山(今北校场),离九里堤近。木料全赖从都江堰上游汶川、茂县等处顺水路放冲到成都,在九里堤一带打捞上岸。前些年成都所用木料仍多在此处上岸,直到“退耕还林”,不准再砍伐原始森林才不见此场景。
其实,除了传说,史料有确切记载,是唐朝人高骈修了“九里堤”,当时的名字叫糜枣堰。
高骈(821-887)是个将军,战功赫赫,还会写诗。晚唐时,西边的吐蕃、南边的南昭都想攻占成都,扩大势力。唐僖宗李儇继位后,派高骈到成都,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高骈到位后,见成都城市狭小,有城无壕,无法抵御敌人进攻,很快做出重大决定:扩城开河!皇帝准了他的报告。
整个工程首先是扩城、修城墙。成都原有皇城、少城、大城,高骈在“三重城”之外又修一圈,称“罗城”。罗城之城墙,基础宽度两丈左右,高一丈七八。2019年5月,通锦桥附近发现一段古城墙,专家判断为唐末罗城之遗址。
成都城区原来“周匝不过八里”,扩城后,城的周长是26里了!接着,高骈指挥在郫江上游筑一道长长的导流堤“縻枣堰”,把向南流的水改为沿城北东行,到城东向南成“┓”形,在城东南角与检江相会,流入岷江。就是现在的府河。又顺应地形在西城开凿“西壕”,连接府河和检江(后称南河)。整个工程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于公元877年。
成都从此形成府河、南河“二江环抱,大小重城相包”的布局,派生出一些规模较小支流纵横穿城,大河小沟溪流池塘,构筑了城市完整的水系。据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载,到清末民初,成都还有将近200座大大小小的桥、20余处池塘。现今仍留存众多带“桥”的地名,青石桥、桂王桥、高升桥、三洞桥、玉带桥、半边桥、通锦桥、落虹桥,还有王家塘、白家塘、荷花池、上莲池、下莲池……说明那些地方都曾经有水。名字承载着历史。
有了护城河,可以“依江为濠,环城为固。”这种格局,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变。有了二江接峡路而出川之“一水通天下”的黄金水道,货物、客商大量远销江南,进而遍及全国,改变了成都地理位置上闭塞的劣势,促进了商贸发展,提升了经济地位,带动了城市繁荣。成都与大运河上的重要商埠扬州齐名,号称“扬一益二”。这种深远的影响,是作为军事专家的高骈绝对想不到的。
唐僖宗专赐一道“奖高骈筑成都罗城诏”表扬高骈,还命翰林学士王徽作《创筑罗城记》,详尽记录、描述了这件事的过程、意义。后来僖宗避难成都时又诏令于城内信相院(今文殊院)立了一块《西川筑城碑》,把王徽的文章刻在上面。
《创筑罗城记》是对高骈开河扩城的最早记载。从唐代起对于这件事情的记录很多,北宋《舆地广记》中说“唐乾符中,高骈筑罗城,遂作縻枣堰,转内江水从城北流,又屈而南,与外江合。”南宋《方舆胜览》引《皇朝郡县志》中说“高骈未筑罗城,内外江皆从城西入。自骈筑城,遂从西北作縻枣堰,堰外饶城北,而东注于合江。”明朝的《縻枣堰刘公祠堂记》中说“(高骈)筑堤障江,号縻枣堰,折湍势汇于新城北,以修养生聚,护此土。”……
高骈之后,诸多执掌成都的人,都把解决成都城内水道淤堵问题,当作首要任务,因为它的通畅与否,事关民众的日常生活,城市的建设及其发展。
两宋时期,成都处于暴雨洪水多发周期。縻枣堰因年久失修,垮岸淤漕,基本丧失了防洪、导流功能,水灌西门,城区被淹,时有发生。北宋开宝年间(约970年),縻枣堰决口,洪水涌入成都西北郊地势低凹的郫江故道,成都城内金河、解玉溪水涨,百姓深受其害。成都知府刘熙古(903—976)兴工重修,其后80多年成都城没有再遭受过大的水灾。蜀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堤岸上修建了刘公祠。
1044年,北宋名臣文彦博任成都知府,按照百年工程的标准整修縻枣堰。当时堤上的刘公祠已废,他又命人重修刘公祠。后来还有一些对糜枣堰的维修,规模都没有这次大。
宋末元初,宋元之间在四川盆地的战争连绵五十年,蒙古军三次攻入成都,造成很大的破坏,无人顾得去淘河修堤。到了明朝,縻枣堰年久失修,功能逐步退化。这个时候距唐朝修縻枣堰已经过去了四五百年的时间,说起縻枣堰,已无人知晓它的来历,剩下的一段堤只有9里长,被时人称作“九里堤”。
后来慢慢有了传说,认为“九里堤”是诸葛亮所修,刘公庙变成了诸葛庙。
九里堤为诸葛亮所筑之说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的《成都府记》,有“故老相传”,字样。渐渐地,“传说”成了历史,后来的一些明清史料《四川志》、清嘉庆《四川通志》、清张澍辑《诸葛亮集·遗迹篇》及清代康熙《成都府志·山川》等等都直接说九里堤是诸葛亮修的了。渐渐地连“縻枣堰”这个名字也无人提及了。
现在就是查百度,也说的是“蜀汉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建的防水工程,位置在成都西北,当时因堤坝长度约九里长,得名九里堤。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堤坝逐渐毁损,现仅余38米长的土埂遗址,但九里堤的地名却流传了下来。”根据史料,百度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事情既然是这样,诸葛亮对于九里堤就毫无意义吗?那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说法证明诸葛亮的影响太大了。这种影响,和《三国演义》不无关系。因为此书,加上评书、戏曲、电影、电视……几乎所有的文艺形式,都讲三国故事。传播广泛,男女老少,无人不知“三国”。直到今天,可能随便一个人说的话,都会出现“三国”元素,诸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北帝城托孤、三国鼎立、大意失荆州……等等。很多人对于那段历史的了解是从《三国演义》来的,渐渐地就把一些“演义”当成了真实。
明清之际,由于诸葛亮在蜀地影响极大,民众出于纪念,出于对诸葛亮的崇敬,觉得他是忠臣,是良将,是聪明绝顶的人,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忠诚与智慧的象征,形成“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的风俗民风。很多与诸葛亮无关的遗迹,老百姓也都用他来命名,除了诸葛堰,还有诸葛锦、诸葛稻……縻枣堰的归属,有了诸葛亮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智者代表人物的影子,并且不断渗透到民间各个角落。而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寄托了美好愿望的附会与演绎,本身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也丰富了我们在研究、纪念糜枣堰这一历史遗迹时的叙述。
说了九里堤的前世,再看他的今生。
近代,随着都江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府河上游来水减少、河道改变等等原因,九里堤渐渐失去了昔日防洪的作用。
民国以来九里堤逐渐毁坏、倒塌,1949年后逐步将堤埂改成了碎石土路,以利交通。仅剩下长28米、宽6米的一段堤埂。
1981年,成都市进行文物古迹和地名普查,注意到九里堤小学内的功德庙叫“刘公祠”(当地村民叫“诸葛庙”)。不久将九里堤小学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里堤被列入成都文物保护名录。
1982年命名“九里堤专用线”。1985年沿线各单位集资改建为6米宽的水泥路面。1989年7月26日市人民政府以(20)号文正式命名为九里堤路。
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校区在原洞子口乡九里堤村和营门口乡前进村范围内大规模兴建,这一带逐渐成为成都城区西北部的一个人口稠密的大片区。
1990年划分为九里堤南、中、北路,从南端到北端全长9华里。现在还有九里堤西路在建设中。2013年8月,九里堤遗址公园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一部成都水利史,就是一部成都的城市发展史。而今的九里堤不再是水利设施,但这个保留下来的地名,能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历代治水修堰名臣,赞颂和学习先人的智慧。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当代人继续治水。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府南河的水质渐渐变坏,有打油诗为证:"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府南河已成“腐烂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治理。龙江路小学的10个小学生,1986年7月给市长写信,提出“还我锦江清水”。由于当时正在建设二环路,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所以从1987年-1992年,进行了五年的论证,1992-1997年五年实施(总投资27亿元左右)。河道宽度由原来的30-80米拓宽到40-120米,行洪能力提高到1299立方米,有3万户十几万人搬迁。现在府南河被称为成都的“翡翠项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环境设计奖等三项国际大奖。
2010年,成都全面启动“六湖八湿地”的湖泊水系建设工程,要让成都重新处处有“水景”。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不如此,愧对伟大的都江堰工程,对不起古人曾经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