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龙
“五一”小长假,方特与抖音平台共同打造的“国风正当潮——方特国潮盛典”在多地方特东方神画乐园盛大开启,四川绵阳方特大型舞台演出《国潮盛典》在夜晚隆重开幕;2024年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二,成都“十二月市”福市暨大美中国国风音乐季启动仪式在天府艺术公园举行;2023年5月13日,首届国风文化艺术节在成都顺利举行;2003年11月22日,被命名为汉服出行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汉服协会和爱好者,都会自发举办各种各样的汉服活动,向世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都的文化地标天府广场、春熙路、宽窄巷子等景点,时时可以看到身穿汉服、头挽发髻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穿街而过。“国潮”蔚然成风,“国风青年”处处可见。
“国风青年”为什么这样火?
一
早在1700年的法国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就曾身着中式服装,坐着中国式八抬大轿,喜气洋洋出席盛大舞会,中华文明一直受到世界推崇。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巨变,西方从鄙视中国到侵略中国。世界进入现代史,传统文化遭受口诛笔伐的批判,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落后的现实,促使具有深厚传统文明的中国,对科技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西方开始顶礼膜拜。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对西方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中国不断崛起,中国人开始不再一味盲目崇拜西方,终于用平等的目光看待世界,开始重拾和认可古老东方文明。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生的新时代青年,观察世界的眼光更加深邃,对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文化更加关注。无论是穿戴装扮的汉服圈、发髻圈等兴趣圈层,还是民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不管是诗词大赛、成语比拼等综艺节目,还是年画、青花瓷等民俗风物,他们都喜闻乐道、极力推广。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元素,结合现代科技创新,以现代传播方式弘扬传承,成为潮流方向。国风可以表现为具体的视听元素,也可以是抽象的文化精神。国风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产生真挚的情感认同;在透彻研究之后,产生深刻的价值认同;在实践推广之后,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伴随网络兴起,传播方式的推陈出新,视频、直播等新媒介的广泛普及,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有麦克风,挖掘、融合传统文化,革新、弘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各类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国风青年成为新时代推动传统文化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国风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二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光辉璀璨、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历代衣冠,是华夏文明最好的缩影。成都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汉服实体店、第一个汉文化主题书店,同时也有国内第一个汉服文产街区。在春熙路旁的香槟广场,更有著名的“汉服一条街”。成都被誉为汉服第一城。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综艺节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风文化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争相追逐的文化潮流,国风青年成为引流时尚潮流的弄潮儿,通过各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让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深入人心。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点。社会发展离不开文明传播。文明传播的方式除了军事征服、移民和人口流动,还有贸易与商业、传媒和通信技术、文化交流及教育等重要方式。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态势,传播古老的中华文明,对发展中国、繁荣世界文化、经济,将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如果说中国服饰有秦汉古朴庄重,魏晋率性风流,唐朝华贵富丽,宋朝娟秀精巧,明朝高雅堂皇,清朝华美雅致的特点,那么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以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汉语为源,是世界上最古老而且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更应该成为今天国风青年义无反顾推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毕竟,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风青年向世界诠释中国梦,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
三
国风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元素的随意堆砌,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视听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新旧融合”既要符合新时代青年的消费习惯和审美方式,也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遵循道德价值观念。
热衷国风文化,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而要聚焦于蕴藏在潮流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穿汉服、秀旗袍,或者诵古风、背唐诗,甚至对古老文明断章取义、对历史人物故意曲解,这不是弘扬传统文化,而是认知肤浅或者有意误导。只有对传统文化真正了解,才能深度认可,然后才能接受和践行。
新时代青年有能力、有精力、有机会深入参与,大胆创新,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不断深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简单的模仿、亦步亦趋的复古,都只能产生脱离实际的虚幻。积极正面的情感表达,才能产生促使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更接人间烟火气。
热衷国风文化,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产生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世界局势发展不均衡,人类文明进步总会受到挑战。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认知。文明传播虽然途径不一,方式多样,但保护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和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和引导人们行为,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才是文明传播的目的。
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不但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杜绝将传播国风视作流量密码,还要让“古老”重新焕发出生机。这需要传播者富有创新精神,更要具有工匠精神。
国风第一人朱铁雄制作短视频的精益求精,国风少年刘宇将非遗蜀绣、峨眉武术、川剧元素融入个人演唱会,绵竹年画、青神竹编等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创IP、视频直播、品牌联名、跨界合作、线下体验店等方式,传递给世界,国风青年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更多人知道了国风青年,社会效益与个人声誉相得益彰。
推动国风文化,要让国风实实在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取悦自己、充实生活,还是宣示民族自豪感、承担文化传承责任,国风文化都在滋养每一个人,治愈每一个人,驱动着每一个人,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愉悦精神,又能收获知识。
推动国风文化,是展示国家软实力。既不能全盘否定西方,也不能死板复古。中西文化各有优长,平等正视,既不曲意逢迎,又不唯我独尊,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焕发活力,才能让历史融入当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振,才能让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