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龙
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一小时的航程到达稻城亚丁机场。从稻城亚丁机场到理塘,一路风光逶迤。草原小花如满天星斗,“中国最丑石头”竟然成为“河流”,塔子山石头垒成各种“塔”,沿途圣山成为人车集中点,所有的热闹都在这里汇聚,然后向原野扩散。热闹过后的旅行,使广袤的天地更加空寂。
理塘海拔高度4000米左右,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文化底蕴,距离成都654公里,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川藏南线关键位置,曾经是地势险要、山高水长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如今的理塘,借助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与商贸优势,已成知名旅游胜地。穿境而过的318国道,是“此生必驾”的网红打卡点。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理塘的下坝片区,离理塘还有80公里,实实在在的大山深处。下坝片区不是特定的行政区划,而是人们口头的约定俗成,大致包括觉吾镇、莫坝乡、亚火乡等行政区域,属于农牧片区,高原地区特有的高山峡谷占据大部分面积,相对平坦的山地极少。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藏族,其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藏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寺庙历史悠久。
金碧辉煌的麻通寺耸立在那曲河边,巍峨的度母山成为宏大背景。在这个狭长的山沟,有些人一辈子没有离开,有些人曾经短暂告别。无论是否别离,每个人心中都永远不曾忘记这个给了他生命、养育了他身体的地方。
藏地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寺庙;有寺庙的地方,就要煨桑。煨桑是藏民族一种最普遍的宗教祈愿礼俗,有着美好的故事传说。“桑”是藏语,意为“清洗、消除、驱除”,表示净化。很久以前,藏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战争,也忧伤贫富不均。向往和平与富足是人们普遍的追求。远古时期,人们驱除邪恶和表达敬畏的方式,就是让天上的神知道地上的人在诚心祈祷。他们点燃柏树枝,撒上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食物,让青烟送给天上的神灵。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表示洗去污秽、驱除邪恶。举行这套仪式时,口诵经文,天地之间便架起一座“桥梁”,神与人就有了交流。
传说毕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煨桑作为一种古老习俗,在真实的生活中保持至今。除了独具的仪式感,煨桑散发的烟雾,的确让人感受到舒适。而且,煨桑不但净化人的心灵,还具有净化环境、消除邪秽的实际功效。
寺庙不仅有煨桑,而且设置了书屋。传统和现代、信仰与求知,在这里相互交融、完美结合。
我在麻通寺看见了一座种类繁多、汉藏文字俱备的寺院书屋,相当于规模较大的图书馆。管理书屋的喇嘛土登,说他们的寺院书屋藏书有四五万册之多。这些书籍,不只是经书,还有各种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自然,寺庙僧人除了念经,他们也有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不管是在那曲河边的麻通寺,还是建在半山腰上的苯波寺,甚至建在半天云中的西达寺、可以触摸天空的萨迦寺,所有的寺庙都风景如画,喇嘛都在虔诚地诵读经书。
在藏地,无论是去朝拜寺庙,还是参观藏族民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藏式建筑的别具一格。古老的建筑用层层叠叠的石块垒得整整齐齐,新修的房舍也用上了方砖和钢筋水泥。虽然材料有所不同,但风格基本一致。
藏式建筑更注重内部打造。寺庙进门的大厅,是寺院中心大殿,殿堂高度几乎就是整栋房子的高度,而民居第一层是储藏室、牛羊圈,层高较低,第二层层高较高,作客厅、卧室、经堂之用(如果有第三层,则第三层用作经堂)。寺庙建筑讲究的是庄严神圣,民居注重实用舒适。
中国人的房子就像硕大无朋的丰碑,无数人引以为豪。藏地也一样,不管是寺庙建设还是修建民居,都可以看见藏胞的倾心付出。从藏式建筑中,可以深深领悟,坚定、坚持、自信、自尊,智慧、勇敢、无私、奉献,不是单个的词,而是铸就藏民信仰的细胞。
高原风光迷人,藏地风情独特。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养成了独有的生活习性。从人的行为动作,可以体悟到他的内心世界,改变一个人,却要从改变文化土壤开始。我在下坝采访,最关注的是下坝人的受教育情况,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觉吾镇觉吾村村支书扎戎,49岁,他给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以及自己家庭的情况,几乎就是下坝区村民家庭的样板。扎戎家收获的青稞,基本可以解决全家人全年的生活口粮;上山挖虫草、采野生菌子,这些收入可以解决一家人全年除粮食外的其他生活必须开支;倘若家里没有人生病或者其他重大支出,全家的收入足够开支。
我们在海拔3500米的莫坝乡里坝村采访时,遇到一位在成都郫县经济管理学校读书的女孩益呷。也许是民族天生的基因,益呷喜欢唱歌跳舞,她的梦想是当演员。但她现在学的专业是护理。对此,她有些失落。好在益呷虽然暂时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去读喜欢的专业,但她照样坚持走出大山去读书。
益呷家里兄妹5个,大姐出家去寺庙做了尼姑,哥哥有一门做陶瓷的手艺,还没有结婚。两个弟弟在村里上学。家里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奶奶。全家的开支全靠父母上山挖虫草、采菌子支撑。地里种的青稞,可以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益呷家里申请了困难补助,具体多少金额,她不知道。
益呷去上学,可以坐村村通的定时客车,有时也让父亲送去镇上,再转县城,然后坐班车去成都。经济上的困难是现实的,也是暂时的,相信未来的益呷,可以有美好的人生。因为在采访中,我知道有更多的人走进大山,帮助益呷这样的贫困家庭。
邓耀湖就是走进大山的有志青年。
我在觉吾镇镇政府和邓耀湖认识。去年(2023年),邓耀湖毕业于成都工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今年(2024年)1月参加四川省公务员考试,6月来到理塘县觉吾镇工作。虽然到这里才1个多月时间,但邓耀湖对当地农村发展颇有看法。在大家都对下坝包括理塘县的路通、水通、电通、网通等激动兴奋时,邓耀湖却发现当地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文教医等方面的资源同样不足等等类似的问题。他大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我从邓耀湖条理分明的叙说中,知道他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希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特别是用在需要帮助的地方。”
有担当才会有进步,有责任才会有发展。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并且愿意无私奉献,今天的“邓耀湖”成为“益呷”的领路人,明天的“益呷”就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我在下坝采访时,发现当地政府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他们都说所辖区域内“无一失学儿童”,适龄青少年“基本都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也相信,只有努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强国富民的目标才能实现。
在整个采风活动中,我们接触到的下坝人,都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社会风气好了,不要说打架,就是吵架的人也少了,打牌赌博、坑蒙拐骗偷等恶习更是绝迹了。在亚火乡麻火村,县政府下乡挂职干部四郎对村支书一再强调,要尽快将村民们的旱厕改建工作抓紧完成。这些事关村民吃喝拉撒的“鸡毛蒜皮”,却深刻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文明进化。只有小事抓好,才能干好“大事”。
我们在觉吾镇四合村采访,遇到在觉吾镇小学读书的扎西翁姆和扎西尼玛。扎西翁姆12岁,是姐姐,扎西尼玛是弟弟,11岁。他们的爷爷眼睛患了白内障,只好让奶奶出去放牧。姐姐扎西翁姆很懂事,不但要照顾爷爷和弟弟,还要做家务。她读四年级,“成绩还好”;弟弟读三年级,成绩比她差一点。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逻辑思维能力也比较强。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丝毫不逊色于城市中相同年龄的孩子。
从前交通、通讯落后,物质贫乏、信息闭塞,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如今一切都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政府扶助力度不断加强,孩子们有学可上,贫困户也能解决温饱,人们眼界打开,视野开阔起来,看见的更多,想到的更远,做到的也就更好。
乡村振兴无论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还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两者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长远来看,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只有不断加强文化发展,才会有持续经济振兴。
我看见在觉吾镇小学的外墙上有这样的标语:“最好的虫草在教室”。在今天的下坝,“让孩子长大成人”已经转化成“让孩子长大成才”。文明之风吹进下坝这样的大山深处,文化土壤正在改变,下坝风光变得更加美好、下坝人更加淳朴善良,下坝人的幸福指数也就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