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尚焕焕的头像

尚焕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22
分享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路遥,一个让我仰慕而敬重的作家,他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符号。

路遥,一个让陕北人骄傲的名字,他是众所周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最朴实的劳动人民。

路遥,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讴歌的都是奋斗、上进和付出的精神。

路遥是黄土高原的光荣,是陕北人民的骄傲。“死而不亡者寿”,肉体上的路遥已去世多年,但精神上的路遥永远活着。他是我们的榜样,像一座高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学习和攀登。

在有关阅读的青春记忆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刻骨铭心,令人怀想,令人振奋!在那些青春的日子里,有路遥与我作伴,有《人生》给我指路,有《平凡的世界》滋润我的心灵,觉得生命充满了朝气,生活充满了阳光。

15岁时,我便远离故乡,远离亲人,一个人踏上异地求学之路。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让小小年纪的我就有了思乡之苦,游子之闷。

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第一次看到了他的作品,凭我的判断猜想,作者肯定是陕北人,因为作品里透露出的人物语言有着浓浓的陕北味。方言土语,只此一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读他的《平凡的世界》,让我看到了熟悉而又亲切的家乡的生活,给了我极大的慰籍。不仅慰藉了思乡的情绪,更是慰藉了那时处于学业低潮期失落的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的《平凡的世界》挽救了一个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拉下学业的迷茫少女。读他的小说,感受到了他对父老乡亲的挚爱,感受到了他的思想和情感的指向。更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度和陕北人骨子里的坚持品质。让我对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并给自己总结了一句话自勉“任何困难在坚持面前都有解药”。

在他的小说里,我读到了故乡的往事,听到了久违的浓浓的乡音,看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他的作品,读他的作品,我总是时而放肆哭泣,时而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让柔弱的自己开始变得坚强,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忘的事情,它解了我的思乡之苦,它挽救我的迷茫之困,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在求学的日子里,“独在异乡为异客”。七峰山下的这所学校里,品读着来自故乡的文学之风,慢慢拂去了心中的思乡之痛。青春年少的自己,自然就又快乐了起来。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对我个人来说,我个人的劳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得到这么多人的理解,这使我非常感动。我所写的大部分是普通人的生活,这些人生活在一个非常平凡的世界里。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作为这个世界里的普通劳动者,把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奇的上帝。”这是路遥纪念馆播放的纪录片《路遥》开篇路遥的一段真实声音。

这次回乡,我刻意一个人绕道到路遥纪念馆看看,默默悼念我敬重的文学前辈——路遥,站在他的肖像前,凝视着故乡的骄子生前的音容笑貌,我的心中此起彼伏。

路遥纪念馆位于210国道路边,中西合璧,整洁肃穆,参观完纪念馆,也总要去马路对面他家的院子里看看,有两棵枣树的小院子就是他出生的家。我绕过国道专门爬坡上去,家里没有人,外面的小木门紧闭着,典型的陕北窑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然而这里却孕育了一代大文豪,一位文学精英。我并没有敲门打扰他的父亲,就在门外与院子合影留作纪念。而站在他家院子的外面再看路遥纪念馆,可以说才算真正的看到了全貌,看起来更是一番别样的感受:站在路遥的院子外看路遥纪念馆,那种感受谁能想象?谁能体会?

路遥纪念馆600余件的资料和实物,诠释了路遥的创作历程,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学作品,使人直观地领略到路遥一生的创作成就,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诗般品格的艺术魅力。

在路遥纪念馆的东南角落,有一处反映路遥创作的场景。真人比例的路遥塑像栩栩如生,他站在创作的书桌和藤椅前,双目望向远方,望着这片哺育他成长的黄土地……正如他说的那样:“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路遥把普通人在大时代中奋斗的艰难曲折,以及他们的欢笑和泪水、痛苦和追求、劳动和爱情,真实而深刻地呈现给大众,引起了共鸣。

我只是个喜欢在深夜里写点东西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子,我们身处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全心全意全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