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勤卷的头像

石勤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30
分享

仲夏宝玉山

《仲夏宝玉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略通文墨的书生,感世事纷杂,世风不古,无意求闻达,逍遥遁世,游历天下。某日,客居雍州腹地,夜梦老爷岭北坡,地涌七彩,霞光四射。翌晨梳洗,寻梦北游,经数日逡巡,艰辛苦找,终获七彩之玉于梦中之地,遂名其地曰宝玉山,传于古今。因时有见者,互相传扬,远近民众,纷至沓来,以寻宝玉,更有甚者,迁居于此,寻宝为生,世代以传。或有所得,不可知也!

大唐气象恢宏,傲世鹤立。特别是太宗时期,百业待举,政通人和。兼容并蓄,道佛共彰。才俊云集,人心向善。贞观三年,为庆平突厥之喜,超度战争亡灵,皇布道场于长安,有布道方士率乡绅富户及各方善男信女,不惜花费巨资,在这雍州腹地、书生获玉之所修建道观,因山而名宝玉山道观。观内殿阁分中会、南会、北会,占地数百亩。后虽几经磨砺,规模变小,然自此始,每逢农历正月初九、三月三、七月七便有陕西、四川、甘肃、宁夏等省的几十个县的信男善女前来朝拜、游览,香火不断。特别是七月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或因幽谷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或因地处僻壤,是难得的修为静土。更有久旱时节,周几百公里内,时有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来此祈雨。平时祈雨泉周围严禁人们经过、走动,据说如有人声扰动,迅疾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或者笔者属无缘之人,虽几次临泉,不仅未见雨滴,便是阴云亦未际遇,甚感遗憾!

神话传说观内大堂供奉的九天圣母,是封神榜中云霄阵亡后随老君南下投胎于四川峨眉县杨员外家,由于生母早亡,兄嫂虐待,整日以牧羊、纺线为生,芳龄二八为了修炼真身,经过八九七十二次磨难,翻越九九八十一座山,涉过百条河,历程千余里,路途中经包丞府、大槐社刘姓脚夫相助才到宝玉山修炼,肉身洞脱去真身。随之供奉的有元始老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药王等。山庄有庙、殿、棚、楼、亭、阁、台、洞一百多间。

        传说总归是传说,其中隐含着人们的美好向往和期盼。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的共同向往。

        但至今宝玉山寺平时无道士驻观,由柳林镇大槐社村的刘家管理观内一切事务。

仲夏时节,趁着休假,因友邀约,结伴慕名拜谒。

出凤翔县城,沿凤灵公路向东北蜿蜒,经糜杆桥、石佛寺、五曲湾,过羊引关、老爷岭后约两公里,公路右侧丁字路口,有一雕龙黑色石碑,上刻“宝玉山”,沿此岔道东行约一公里,便到了宝玉山道观的山门。道观处幽深的宝玉山峡谷,谷内乔木参天,茂树浓荫,水杉、油松、辽东栎等自然林密布,也有核桃、刺槐夹杂其中,和铺满地的品种繁多的花草、灌木,相互映衬着,或高峻挺拔,或婉约坚韧,蓊蓊郁郁的遍布山野,派生出一个独特的气候单元。葱郁、潮湿、富氧成了主色调,犹如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空间,与方圆几十公里甚至更加遥远的区域迥异,仿佛南国景色,没有北方暑热气象。仿佛没有夏暑,天纵神奇之地,自然避暑之区。

道观内最宏伟的建筑是肉身洞。说是洞其实是依托自然高崖修建的半洞半房式土木结构殿宇,依崖而成,高峻雄宏,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极具气魄。内供云霄,粉脸慈目,英气逼人。其侧有台阶,约三十余阶,拾阶而上便是一平台,豁然开朗,西侧有圣母宫等三座古香古色的殿阁;东侧则孤独的坐落着玉皇阁,或许孤家寡人惯了,正在独处守心;其中间杂着两栋十数间供游方道仙和善男信女临时住宿的瓦房。正北有小径蜿蜒,正前方二级平台上是观音殿,西北更高处有黑虎殿。

沿肉身洞前的大道继续向前东行,主道上还有许多岔道,岔道尽头,都坐落着大小不一的殿、阁、宫。我们叩问了观内的人和道观周围的许多居民,都说宝玉山到处是殿阁,具体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由于路窄草深,我们没有一一探访,亦是憾事。清澈的泉水由山谷深处汩汩流出,从道旁的草丛中轻轻流过,滋润着宝玉山的花草树木,养育着宝玉山周围的居民繁衍生息。

我们离开凤翔县城的时候气温是三十二摄氏度,到这里的时候只有二十三摄氏度。值此伏天,裸露的胳膊还感到了凉意。这块奇花异草遍地、百鸟枝头鸣唱的静谧之地,淡雅幽深,充满着神奇与生机,是一个最适合安顿肉体与灵魂的地方,处处让人心旷神怡。心静自然凉,无欲身自刚。岚动禅心至,清风四韵畅:

雍州名刹宝玉山,千古传承有奇缘。

群山峻峙见伟岸,曲径通幽现清泉。

茂树浓荫蔽雄观,大乘圆通启善念。

心旷神怡归自然,蓊郁频隐清凉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