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勤卷的头像

石勤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31
分享

秋日东湖

东湖地处凤翔城内,是凤翔的象征和标志。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在古饮凤池的基础上,疏浚扩建而成,其后历朝历代修茸,辉煌与衰败更替,曾经占地约三百公顷,现状占地约二十公顷。是杭州西湖的姊妹湖,号称北方园林的杰出代表。其中亭台参差,水光潋滟,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地方,今是劳动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进入大门便觉清奥。放眼望去,树木葱茏,小草依依。院内路旁,到处是树,有樱花、百日红、红叶李、榆树、女贞、法桐、银杏、海棠、松树、侧柏、柳树……最引人注目的是松树和柳树。松树高峻挺拔,是树中的君子和丈夫,伟岸而大度,高傲而含蓄,无论身处何处,依然风采照人,不争自峥嵘;柳树是树中的弱者和美人,娇柔而多姿,娜婀又多情,虽然弱不经风,仍随遇而安于无情风雨之中,勇敢地见证历史和沧桑,无畏无惧。特别是东湖的柳树,本来特色独到,她与西凤酒、姑娘手号称西府三绝,素负盛名,湖内之柳棵棵传神,个个奇特。时间最久远的已近千年,最年轻的也已有三、四百岁。最有名的当属苏公柳、左公柳,分别是苏东坡修建东湖和左宗棠平叛经过时亲手栽植的,虽然树身已空,依然挺拔傲霜雪,娜婀迎游人。树冠下和路旁的空地上,小冠花和麦冬整齐有序,虽然不时被人踩踏,但不以弱小而气馁,仍然奋发向上,处处显示着生的欲望和渴求。­

南行约二百米有一牌坊,上书“东湖揽胜”,方到了湖边。

湖北以喜雨亭为中轴,两侧分别是苏公祠和碑林,其北是凌虚台。喜雨亭是当时久旱遇甘霖后,苏东坡喜会宾客,草就《喜雨亭记》的地方,亭中有一通石碑,上面镌刻着苏东坡《喜雨亭记》;苏公祠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修建的,正中的大堂里,是先贤的汉白玉坐像,墙上陈列着苏东坡为官一生的做为与功绩,供人瞻仰和凭吊;东侧的碑林中有一百五十余通石碑,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对东湖的咏叹和墨宝,其中有四通石碑上镌刻着苏东坡自书的诗词,而最著名的是苏东坡所画梅兰竹菊的刻石,一直被人拓片,以至已经模糊,足以说明人们对这幅绘画的崇拜和对伟人的敬仰。梅兰竹菊,或为君子,或为隐士,是几千年来正直之士的共爱,思想和精神的寄托,一生好恶的见证。郑板桥爱竹,爱其挺拔谦虚;陶渊明爱菊,喜其洒脱隐逸;周总理爱兰,赏其务实向上。这已是人所共知。而爱梅者更是不可胜数。­

牌坊向南约一百米,湖西岸有一圆门,上书“古饮凤池”,这就是北湖,东西宽约一百五十米,南北长约二百五十米,是东湖的精华所在。入此门,廊道曲折,蜿蜒至湖东南,分别连接着宛在亭、君子亭、断桥亭、鸳鸯亭、春风亭和会景堂、一览亭。处处呈现着小巧玲珑和小家碧玉的气象,婉约而又含蓄。湖东岸还有来雨轩、洗砚池,西南角是望苏亭。精巧细致,古朴而有生机。

君子亭是文人墨客的至爱,两侧刻有 “两岸回还先生柳,一湖荡漾君子花”的对联,亭西湖中大片的莲花正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莲蓬象一把把撑开的伞,为一朵朵花儿挡风遮雨,无私的呵护造就了莲花的美艳和纯洁,濯清莲而不妖,处污泥而不染成就了莲花的独特气质和风格;其它三侧空地上竹林茂密,节节强劲,虚怀若谷;亭西侧廊道边有一棵柳抱槐,在柳树的树干上,奇特的生长了一棵槐树,平添了几分神秘,引来了许多传说。鸳鸯亭是最吸引少男少女的地方,似乎成了见证恋人恋情和夫妻恩爱的特殊建筑,来东湖游玩的少男少女,谁不想在这里留下倩影和美好的记忆?一览亭雄居在湖东南岸,高出地面十多米,登临其上生面别开,西、北是一个生机勃勃和极具现代气息的凤翔县城,一望无际;东、南是在碧绿的庄稼掩映下的一座座新农村,生机盎然。­

沿湖边蜿蜒西南,有一条人行小径,是北湖和南湖的界线,其中有一座沧浪桥,北湖的水便由此向南湖倾泻,形成飞瀑奇观。南湖约三万平方米,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湖泊,远看粗旷豪迈。从望苏亭旁边沿区区折折的小桥可以走到南湖中间开阔的高台上,台西、南是蜿蜒约一百五十米的廊道,靠东有一座空艨阁,木结构,五间两层,古香古色,风姿绰约。南湖很少人类造作的痕迹,处处显示的是自然与和谐。­

湖西约五百米处座落着秦穆公的陵墓,西南约一千五百米处是埋葬子车氏三子的三良冢,南约一千米处有先秦都城—雍城的遗址。是它们选择了东湖,还是东湖选择了它们?千百年来,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凤翔的辉煌,见证了凤翔古老的历史。­

东湖不大,显得细小,但却极富内涵。她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既有北方黄土文化的豪迈、粗旷与大度,又兼南国水文化的纤巧、婉约和深沉。也许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灵魂所在。诗曰:

入门便清奥,旧园景色新。

柳在风中绿,草于雨后青。

一览被异彩,沧浪重流金。

曲径通幽处,坡翁愧祠中。

­   (写于2007年9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