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宏
荷叶青青,莲花朵朵,花香袭人。一望无际的稻田中夹杂着片片荷塘,朵朵白莲争奇斗艳,香满人间。怀远县白莲坡地灵人杰,物产丰饶,是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产品“白莲坡贡米”生产基地。1995年,白莲坡贡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荣誉称号;2014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白莲坡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4年12月,白莲坡贡米入围2014“质量之光——年度地标产品”候选名单。
白莲坡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怀远白莲坡,偶见无垠的稻田中盛开一簇簇白莲,问一老者得知:此地便是白莲坡,盛产优质大米,其色鲜味美,即下令每年进贡皇宫作御用米。因被乾隆钦定“白莲坡贡米”,白莲坡贡米和白莲坡地名从此天下闻名。
白莲坡贡米形体饱满、晶莹如玉、清香甘润,是营养成分较高的滋补精米。其独特之处在于米质洁白,晶莹剔透,所做米饭清香爽口,更为神奇的是用贡米煮粥,粥凉了之后能连续在表面挑起来三层“皮”,而一般的粥只能挑起一层。
白莲坡贡米系列产品有粳米、糯米、籼米、香米等。经测定,该米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5%,蛋白质含量达8%—10%,赖氨酸含量达3.8%—4%,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是馈赠亲友、营养滋补的精品。
怀远县依托13万亩贡米生产基地、80多家贡米加工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推行“合作社+电商+农户”的营销模式,生产、加工、销售全覆盖,做大做强贡米产业。白莲坡贡米远销十多个省区,成为品牌立镇的闪光亮点,文化振兴的金字招牌。
在品牌建设中,怀远县突出“米莲”特色,建设了白莲坡贡米历史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用心讲好品牌故事。通过不断挖掘展示农耕文化、贡米文化、红色文化等乡土文化,提升了文化品位。
经县乡(镇)农科、种子、农资等部门精心培育,白莲坡贡米已成为怀远县无公害农产品支柱。2001年,上海市农产品展销会特邀“白莲坡贡米”参展,400袋白莲坡免淘精制贡米,被上海市民抢购一空。尤其是注册的“白莲坡”牌贡米商标被评为名牌产品之后,行情日益走俏。为满足市场需求,县委、县政府制定实施了贡米发展目标,着力开发贡米生产基地,成立贡米协会,加大投资力度。贡米生产基地由2002年35000亩一举扩大到现在的75000多亩,并带动白莲坡镇周边唐集、荆山等乡镇加盟,逐渐形成贡米大区域生产态势。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白莲坡贡米做成的米饭虽然清香爽口,但当地农民在种植、收割水稻时非常辛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实行大包干以后,当地农民的生产工具不仅有了耕牛,个别农户还有了手扶拖拉机、抽水机等生产工具,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种植水稻仍然是件很劳累、很辛苦的事情。
夏收以后,就要忙着插秧。插秧时首先要将犁过的农田里灌满水,灌水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个别有手扶拖拉机、抽水机的农户用手扶拖拉机带动抽水设备,两个小时就能将一亩田灌满水。大多数没有手扶拖拉机和抽水机的农户只能用木桶拴上绳,由两人拽着绳把木桶放入水沟中将水舀到农田里。那时候,田野里到处都是水桶与水流、水花在空中不停地流动的情景,会看见水花不停地溅到汗如雨下的农民身上。两人不停地劳作一天也只能灌满半亩地的水。有趣的是,那时水田上方会有很多燕子、蜻蜓在低空盘旋,不时地用翅膀戏水,胆大的蜻蜓有时还会落在满脸汗水的农民头上或者肩膀上。农田里灌满水后,到秧苗地里(春天就将稻谷种子撒到了地里并精心培育)拔秧苗,然后运到灌满水的农田里。接着,农民们便两腿立在水田里弯着腰分秧、插秧。有时腿上爬满吸血的蚂蝗都不知道。就这样不停地反复劳作,从六月中旬开始到七月中下旬才能将秧苗插完,农民们才能有时间歇一歇。水稻栽插完以后,很多人已晒得像非洲黑人了。
秋季收割水稻比夏季收割小麦更累人更费时,因为带着秸秆的水稻要比小麦重得多,收割、运输时一般稻田里会有水,车辆下不去,人们只有用肩膀将稻子扛到道路上才能装上车。可以说,每一粒稻谷都来之不易,每一粒稻谷都凝聚着当地农民的汗水和辛劳。正是广大农民的起早贪黑和不辞劳苦地默默耕作,才撑起了一片片欣欣向荣、幸福安康的现代化的新农村。
在国家还未对农用机械实施财政补贴之前,农村大型农用机械少得可怜。农忙时,许多在外地企业上班的工人们,都恢复了农民的本色,陆续返乡下地忙活自家农事。
现在,农民在田间种植、收割水稻可以说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因为,自从国家实行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后,农民购买收割机、大型农用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多行政村都有一二十台大型农用机械。
在种植水稻时,当地农民将大型农用机械带到自家田头,半个小时后,一亩地就犁好、耙好。然后,将肥料和用水泡好的水稻种子撒到犁好的土地里,再耙一耙就可以了。
在收割水稻时,农民们将收割机带到自家田头,十几分钟的隆隆声之后,一亩地的水稻就收割完毕。将水稻颗粒装入口袋,用农用汽车、机动三轮车、手扶拖拉机等运到水泥场上进行晾晒。地少的农民一天就能将水稻收割完。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又快捷又方便。
如今,当地农民种植水稻不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而且还可以乐呵呵地领着国家财政发放的各种补贴。他们享受着民生工程带来的各种实惠,沐浴着党的强农惠农、乡村振兴政策的温暖阳光,在田间嗅着土壤的芳香,踏着宽厚、质朴、无华的大地,聆听着鸟儿优美的“歌声”,欣赏着农用机械娴熟的技能,哼唱着流行歌曲,用勤劳的双手将乡村文化振兴金字招牌“白莲坡贡米”擦得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