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宏
地处怀远县城、背依荆山、面临涡河、侧倚淮河、历史沉淀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学校——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有“淮西名学府, 荆璞大文章”之称。位于西岗街、衙后街的怀远一中老校区内的古建筑群是现今皖北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虽经沧桑百年,屡遭兵燹,但仍有10栋古建筑屹立于荆山北麓、卞和洞旁。
南校区有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罗跃南之父维廉创办民望、民康医院兴建的七栋用于门诊、住院和办公的迎曦楼、知桂轩、听松阁、悦杏斋、清留居等建筑;北校区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柯德义到怀远传教创办含美学堂(怀远第一中学前身)时兴建的小西楼、中楼、花厅。古建筑群在古松、古柏、古银杏、古金桂等林木的掩映下,具有古典园林的韵味,体现了建筑设计者以“人”为本,营造学子攻读、患者疗养的天然佳境。
一栋栋别墅式的古建筑,静静地坐落在怀远一中校园内,青春的身影快步从旁边闪过。每一栋建筑皆是飞檐灰墙,呈现着中式建筑的风貌;而花岗岩浅浮雕花,旋转上升的楼梯,则透着西方建筑风格。踩着“吱吱呀呀”的木楼梯,登堂入室,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中西合璧的古典建筑群、随处可见的珍稀花木、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诗意校园、人文与科学及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使这所百年名校如陈年老酒,愈发香浓。
2024年3月下旬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看起来就感觉要下雨一样,带动人的心情都觉得有些压抑。虽然天气真的可以影响人的心情,但我还是抓住到怀远一中老校区办事的机会,对南北两个校区的古建筑群、树龄较长的树木进行了了解。南校区有一栋古建筑,名叫迎曦楼。迎曦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当时美国基督教在怀远创办的民望医院中的一栋,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供美籍医生办公和住宿之用。迎曦楼位于往教学楼去的南北路的西侧,大门向东,门的两侧写有内容为“迎晨曦收东来紫气,送夕照逐西去白驹”的对联。在迎曦楼旁,有一棵树形枝干修长优美、体如游龙的常绿阔叶乔木,树上许多洁白无瑕的花朵自由烂漫地开放着,散发出的清香气息,弥漫在整个校园中。这棵树的名字叫深山含笑,通常在2-3月开花。它生长快、材质好、适应强,冬季不凋,早春白花满树,花大,有清香,树型美观,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此花常在黄昏时分散发着最浓烈的暗香。
深山含笑寓意矜持、含蓄、美丽、庄重、高洁。开放之时,犹如面白唇红的美人一般,眉目间含带笑意,因此,深山含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的矜持、含蓄、庄重的性格。由于深山含笑的洁白无瑕,似巾帼不让须眉,因此,它又被人们赋予了美丽、高洁的品质。
深山含笑不仅在花语方面拥有独特的魅力,在文学艺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它来作为诗词和画作中的主题。北宋诗人邓润甫有诗云:“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这首诗形容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既有含笑本身娇羞婀娜的“笑”,又有人对含笑赞赏的笑意,非常有情。即使含笑“泣泪”时也楚楚动人,它清晨含苞泣露,入夜暗香浓烈。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有诗云:“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自(也有写作‘忽’)然香。”意思是秋天到来的时候,大含笑和小含笑两种花儿再次弥散出幽幽芳香,紫含笑和白含笑一样的芬芳。只有这种花儿是偷不得的,即便生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也一样会发出自然甘美的芳香。
深山含笑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花卉,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深山含笑,流传着两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宋朝时期,临安府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两人情投意合,举案齐眉。但是不幸的是,元军入侵临安。在分别之际,丈夫摔破镜子,让妻子和自己各拿一半,约定如果生还下来,以后每月的十五日到集市上卖碎镜片。五年以后,经过种种磨难,夫妻二人终于得以团聚。后来二人回到老家,过着恩爱平静的乡村生活。最后,八十八岁的夫妻俩在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时离世,后来在合葬的墓上长出一棵树,花开洁白,形似含笑,伴有芳香。据说这就是深山含笑。还传说深山含笑原本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心地善良而被罚下凡间。她化身为一种美丽的花卉,开在偏远的山间,用微笑迎接着每一个前来欣赏它的人。深山含笑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体现,也是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元素。深山含笑凝聚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崇敬和赞美。
深山含笑,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一颗明珠。它用自己的美丽,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它用自己的花香,温暖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它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世界多么喧嚣,都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从“深山含笑”名称的来源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花开放的形状,因花朵开放时呈半开状,很像带着浅笑的小嘴,故名含笑;二是说花着生的位置,因花生于叶腋,若女含笑,故名含笑。
深山含笑,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