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雨的头像

山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3
分享

父亲是位爱读书的军人

        文/山雨

 我的父亲1927年生人,今年94岁了,回想父亲读书的经历,对我也有一定影响。

 父亲当了一辈子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经过南京军事学院深造,又到西藏中印边境戍边,直到离休前,所从事的都是军事工作。他不仅在军事理论上有研究,曾编写过军事教材,写过所在部队的军史,有关军事方面的文书更是没少写。但父亲还爱读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等书籍。我小时候的印象,父亲凡是在家,除了看书就是写毛笔字。

 父亲读书很认真,看书的同时做笔记,笔记本里有读书心得,有内容摘要,还有他信笔写的诗文。他还爱在书页上做批注,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在生字旁注上拼音。他查的是《四角号码》字典,所用的拼音至今我也看不懂。

 父亲爱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听他讲:他小时候上过四年私塾,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大学》《中庸》都读过,而且学习很用功,每天晚上伴着煤油灯读书,早晨鸡鸣起来背书,所学内容不但要懂还要背诵下来。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学习优秀,初中后考取通州师范,名列前茅。父亲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功。我上小学的时候,他就教育我要“笨鸟先飞”,“笨鸟”要多下工夫。也曾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要“不耻下问”等警句名言鞭策我们学习。

 我印象最深的是说,父亲读书时用纸可节约呢,正面写完反面写,铅笔写完毛笔写,一张纸正反面写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我看到的也是这样,翻开他读过的书,多有夹在里面的小纸片,上面写着当时的读书笔记。这个习惯伴他一生,到老年他还是这样节约用纸,就连台历、纸的边角下料,都舍不得丢掉,用来记一些事情,或夹在书里做笔记。

 父亲读书多,在工作中爱观察、思考,或查考一些资料。抗战时期,他在晋察冀独立四旅司令部作战科当参谋,每到一个地点,首先要考察地形,一座村庄、一条小河,甚至一个土坡,一个水坑都要在地图上标记清楚。他说,如果标注不清楚,或者有误,要遭到时任旅长马辉的一通狠批,或者挨骂,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指挥失误,战斗损伤加大。这就锻炼了他对所到过的地方,不仅熟悉地形地貌,还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一些历史情况。他1962年到西藏工作后,当时西藏与内地交通闭塞,西藏的情况,内地大部分人不了解。父亲探亲休假时,常给邻居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我在旁边像听故事一样感到新鲜。除了他对西藏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还有许多是从书本、资料中了解到的。如西藏的山脉、河流、气候、吃穿用、风俗习惯,包括宗教,他都讲得头头是道。我参加工作后,他提示我,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还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他的教育下,我注意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和自身修养,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从退休到现在,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受益匪浅。

 翻开父亲以前买的书,许多书在扉页上都注明什么时间在哪里买的。有的书还是初版发行,他费了很大功夫,或者走了很远的路才买到。他买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扉页上用铅笔注:“到新华书店本想买本《墨子》看,挤在买书的人群中用了一小时工夫,热的出了一身汗也未找见,空手回来,又觉路途遥远来趟不易,而买这本书还。”买书的日期是1959.8.21。1963年12月北京第一版《毛主席诗词》,注:元月26日购拉萨新华书店;《先秦散文选》也购于1963年。

 父亲读的书,现在还存有:《诗经》《书经》《礼记》《周易大传今注》《文选》《宋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离休后,他又学习书法、绘画,还买了有关书法《四体大字典》《书法理论和书法百家》《中国绘画史录》《芥子园书传》等。

 古人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父亲正直一生,清廉一生,奉献一生,无怨无悔,现九十五岁高龄,仍心态平和,其中得益于他知书明理,才得以心清气朗,健康长寿!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

写在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