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攀登文学高峰的刘文华老人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尔基
刘文华老人,勤奋笔耕一生,在创作了数百万字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善。勤奋好学、博学强记、谦和友善、平易近人的他,与学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备受大家的尊敬。
我与刘文华相识于2010年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第二期文学创作研修生班,当年他(82)岁,我55岁,相差27岁。我们虽然是同班同学,但他比我父亲小一岁,我把他视为长辈。大家都尊称他“刘老”,我也称他“刘老”。
在与刘老接触中,他对谁都一样和善友好,不论是新学员、老学员,对他的敬重都是一样的;他对学友们也是一样的,不分亲疏远近。越是平和,越有人格魅力。我一直酝酿想再写一篇关于刘老的文章,可是,可是,拖延至今,在刘老去世前也没能动笔。就像孙丽华说的:“总觉得还有时间……”可时间不等人啊!我不知刘老的生命极限,可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寿寝时间,争分夺秒地完成他计划中要出一本关于文研班史料的书。当书在五月底交付印刷,定好一个月印完,于6月29日印刷厂把书送到家中,6月30日他便与世长辞了。时间怎么就掐得这么准?他知道七月一日要举办建党百年大庆;他知道学友们都想留下他赠书的亲笔签名;他知道肚子里还有许多故事没讲完,还可以列出许多创作计划;他知道写了百姓故事、写了老伴儿,并把手中的资料整理成书,唯独没有写自己;他知道计划中所安排的事情都一一完成……他是一位非常聪慧、思维缜密、计划性强、办事严谨、说到做到、从不食言的老人。所以,在完成了《文研班的功绩永存于世》这本书后,他才猝然离去……
撒尽甘霖不图回报
2021年的6月30日,刘老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本书,走到耕读一生的尽头。他用这本书告慰心灵。
2019年5月,马世安、尹久瑛、刘连增、王建、张珂等十几位好友到刘老家聚会,刘老饶有兴致地跟大家讲述正在创作的小说《刘海得道记》,其中讲了他写的与众不同的“刘海戏金蟾”“土地奶奶给土地爷平反”“灶王爷外传”的故事。尹久瑛赞许说:为你的经历、为你的精神、为你的能力点赞!刘工敬佩说:这精神太让人佩服了,这老爷子全拿手写。真值得我们大伙学习! 2019年底刘老如期完成了《刘海得道记》,把书无偿送给大家。取书时,刘老跟我说,他正在为老伴儿写一本书。他拿起摊在写字台上的手稿,已经写了厚厚一摞。然后又说,我还有个计划,想为文研班编一本书。他说:“许多学友都写过我,可是在我的书里没有写到大伙,我准备写写大伙,对学友们有个回报。”这可能是他编文研班这本书最初的想法。对于我们来说,有时想法是想法,什么时候去做,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可是,刘老言而有信,说了就做。经历了2020年疫情后,去年春节前,他向学友们发出了征文信函,并把他的编书计划和已写好学友们的文章寄给本人征求意见。计划和文稿都是他手写并工整地誊写在稿纸上。最初征集稿件涉及到30多人,后来增加到55人;他所写学友的文章少则五六千字,多则上万字,全书共计50万字。对于一位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和心血啊!
春节前,他用快递发出写作计划,给大家留出过节时间,过了正月十五他就等待大家的回复。有的过了日期还未回复,他就用电话催促和询问。看得出这老爷子是在争分夺秒抢时间。大家一一回复,他一一审阅整理。他对文章的内容和质量是有要求的,有的文章没能入他的“法眼”,就再做调整。其实,他对学友们的文章早就心中有数。他平时注意收集积累学友们的作品,凡是看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剪辑下来,用小夹子把每个人的文章归集一起,装进档案袋,每个档案袋上整齐地排列目录,谁的文章在那个档案袋里,一目了然。
从《文研班的功绩永存于世》这本书的目录中,可以了解刘老的编书思路,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章,水有源,树有根。追记文研班的历史;第二章,旗手与尖兵。记述曾经在文研班发挥骨干作用的学员;第三章,师生寄语。表达老师和学员心声;第四章,万紫千红总是春。汇集了部分学友代表性作品。他编辑这本书的目的,一是将文研班这段历史留存下来,作为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记录;二是作为对学友们的回赠;三是向曾经为我们授过课的作家老师们汇报大家学习的收获和成果。交付印刷时,刘老对印刷质量要求较高,封面要精装,纸张用道林纸,图片要彩印,印刷时间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出书费用全部是刘老自己出,赠送学友,不图任何回报。
老骥伏枥勤奋耕耘
刘老的作品是他生活积累与智慧结晶,他是一个善于把生活提升到小说的高度的能手。
刘文华走上文学之路,成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而且是创作颇丰的多产作家。不是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不是他从事文墨工作,有后天学习写作的环境。如他作者简介自述:他1928年出生于天津,小时候由于社会动荡,生活窘迫,九岁上学,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被迫辍学。11岁步入社会,拉过小套,打过短工,当过学徒,进过工厂,经历坎坷,解放后才有机会学习文化。只读过两年小学的他,怎么就能撰写出十余部地道的文学作品呢?可能是有一颗文曲星落到他头上,不知怎地就与文学结了缘。解放后,他珍惜新的生活,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边工作,边练习写作,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还参加了天津市总工会宣传部组织的工人文学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被《天津青年报》吸收为通讯员,又被《天津日报》《进步日报》《星报》及北京《工人日报》、河北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后来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厂工会工作,有机会了解车间生产和职工生活的情况,写了许多报道。但也有许多事务工作缠身,不能专心搞写作。退休后才重新拿起笔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从他出书的时间就可以看出他是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他写了小说《湮没无闻》45万字;小说《三户人家》96万字;杂文《“不识时务者”的心声》,87万字;《津沽轶事》22万字;杂文《“胡说”也要说》,17万字。2014年到现在七年间,又出版了《法老的困惑》,13.5万字;《刘文华中篇小说集》,34.2万字;《世道》,13.5万字;《送给朋友的奶酪》(上中下三册),80余万字;《刘海得道记》,21万字。粗略统计约430余万字。尤其近几年,每年都有新作品出版。这种勤奋与努力不能不令人佩服!
2014年,老年人大学统计出书作者时,他有这样一段撰、编感悟:“一个碌碌无名的文学爱好者,从七十岁开始写作,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出了五本书,应该引以自豪吧?不!我没那种感觉。因为,我的写作是在检验自己在年轻时就喜好文学,到了老年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如愿以偿。另外我认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态度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句话说得好,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吃几碗干饭,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层次的人,这可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再说,咱原本就是草根一个,写出点东西也都是些通俗的作品,还别说这点成就还是在众多作家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取得的,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因此我始终约束自己,保持低调,不事张扬。出了书赠送给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一是为大家提供点乐趣。二是也实现了自己的一点成就感,这就已经够满足的了,还要何求?也可以说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带来的老有所乐吧。”
刘老的作品是他生活积累与智慧结晶融合,似横贯津城的海河水,有着地方特色;似天津的大麻花、耳朵眼炸糕,有香甜浓郁的天津味。他是地道的天津本土作家。原天津百花出版社编审颜廷奎在《刘文华中篇小说集》序言中说:作者刘文华是一个生活积累十分丰厚的人。他笔下的人物他都熟悉,而且有生活原型。即便如此,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他还是不遗余力地去体验去调查。因此,他的作品字里行间从头至尾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很质朴、很个性化、很生活化。如此看来,他更是一个善于把生活提升到小说的高度的能手。”
学无止境勤能补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刘老虽然只有小学两年的文化基础,但他始终没有间断学习。步入老年更是把学习、写作作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2007年,他听说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开办了文学创作研修班,便报了名,一学就是八年。他边学习,边进行长篇小说《三户人家》的创作修改, 96万字全部是手写,在反复修改中不知抄写过多少遍,终于在2007年8月出版。
《三户人家》描写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天津卫的市井百态,涉及天津城市手工业、民族工商业,金融借贷,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诸多行业的兴衰嬗变。原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原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崔锦评价说:这部书“除了有较高美学欣赏价值之外,对研究上个世纪天津卫的曲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刘老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文化积淀,怎能写出这样大部头而且是章回体的小说呢?
我到刘老家,看到他装订成册方砖厚的简报集就有四五十本;他的笔记本,按年头排序有好几捆;还有许多资料装入档案袋,整齐码放在书架中。他剪报的内容丰富多彩,生活常识、历史故事、民风民俗、地方史志、戏曲、书画、谜语、笑话、漫画……并经过细心的分类粘贴。2017年他利用这些资料整理出版了一套三本的知识丛书《送给朋友们的奶酪》,从书名即可品出,这些陈旧资料竟变成有时代气息、有情趣、有味道的“奶酪”了。
刘老凭借他的经历,对天津历史及风土人情的了解,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贴近生活,个性鲜明,语言生动,幽默有趣,并有天津方言特色,读来倍感真实贴切。他的杂文作品,敢于直言,言之有物,实话实说,发人深省;敢于针对当今社会一些现象加以批评指责,旗帜鲜明地褒奖正义。这正是他秉性刚直不阿的表现。
刘老的写作有三点经验之谈:一是,写作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幸福。要想取得进展,就要鞭策自己,下苦功磨练,达到了入窍着迷,那就离成功不远了。二是,“言别人所未言”,所写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写过的他不写。三是,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摘自李景新为《法老的困惑》写的序言)。
刘老“博闻强记”的能力令人佩服,他不仅书看得多,记得住,而且对一些天津旧闻、历史事件说得有根有据,有时还能指出报刊上名人文章中的错误。他对每个学友的文章也非常关注,谁擅长写什么题材的文章,那篇文章写得好,甚至文章里的段落、情节都能说出来。文友们经常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刘老看,请他指点。他从不推辞,不仅认真看,还写出评语或修改意见。
2017年,刘老的大女儿因车祸遭不幸,年近九十的刘老备受打击,多日不思茶饭,人也消瘦了很多。但他还是坚强地从悲痛中走出来,拿起笔继续写作,从写作中汲取精神力量。
刘老的去世,引起广大学友的悲伤与怀念,纷纷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对刘老进行悼念与追思。近日在微信群看到一期文研班学友徐新记录王淑娣为刘文华的百字画像是这样描述刘老的:“微眯的双眼把峥嵘掩藏;灰白的长眉让神韵显像;滿头的华发是阅历的印痕;幽默的话语露才华的博深。不慕名利,不事张扬,不媚流俗,净土一方。做小人物的代言者,当最基层的见证人,把历史还原,令事件复真,致力于小说和传说并驾齐驱,达到了生活和写作同荣共丰。”我觉得挺形象,不仅描述了刘老的外貌,还赞扬了他的精神,像一尊雕像在我们心中永留存!刘文华老人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山雨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