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雨的头像

山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04
分享

荷不畏暑

荷不畏暑

夏日,荷花盛开,那清秀、优雅、圣洁、娇美的风姿,令人赞叹。刚好,看到著名艺术大师韩天衡的一幅荷花图,名为《荷不畏暑》,那浓墨重彩的画风,增添了荷的厚重神韵,不由使我去寻找荷的根脉,了解荷的历史。

近年来,网络或新闻媒体不断报出:2015年出土于河南开封北宋地层的“古代莲1号”,在上海崇明荷花博览园内竞相绽放;千年古莲子,在丽水成功“复活”;宋代荷花盛开西子湖畔;圆明园沉睡百年古莲子开花;一批古莲子出土于南京一个古寺院前的池塘遗址;还有,作为中国古莲的代表,普兰店古莲园的100颗千年古莲子,随神舟飞船踏入浩瀚的宇宙……在不同地区发掘的古莲,经过千年至几百年的掩埋,还能起死回生,发芽、长叶、开花、结子,这简直是植物种中的奇迹!

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千年古莲子,“荷”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之为“荷”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人类出现以后,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发现这种植物的果和根(即莲子与藕)可以食用,而且甘甜可口。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傍水而居,对这种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3000多年前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有记载:“山有扶苏,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说明当时“荷”已在伴随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以诗歌吟唱。屈原的《离骚》也有对“荷”的描写:“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荷比作衣和裳,不仅以荷的美丽入诗,还把荷花寓为“衣”和“裳”。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记述:“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这大概是迄今最早对“荷”的具体注解。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汉代民歌,细腻描写了江南采莲时赏鱼戏莲热闹欢乐的情景。还有成书1380多年的《周书》记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北魏贾思勰著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这些记载,把荷一步步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引入田间池塘,把人们对荷花美艳的欣赏引入生活。

荷花也称莲花,“莲”被宗教用作教义的象征。庙宇中常见许多佛造像端坐于盛开的莲花之上,莲花是佛门众菩萨的坐台,被称作佛门圣花。有的菩萨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到处可见雕刻、绘制或缝绣的各种各色莲花图案。佛教如此推崇莲花,据说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普遍对其十分喜爱;另一方面是,莲花神圣、清廉、纯洁的品质和特性正与佛教教义相吻合,所以把“莲”作为“佛”的象征。

正因为荷花清廉高洁的品格特征,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荷花情有独钟。尤其文人雅士,以荷喻人,以荷寄情托物,画荷、写荷、咏荷、舞荷,名篇名句不胜枚举。宋人周敦颐直抒情怀的《爱莲说》,他将荷花誉为“花中之君子”,赞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道出荷花的君子秉性。“敬君子而远小人”,是人们的广谱哲学,当然荷花也被大众所喜爱。

如今,荷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白洋淀是华北地区著名的荷花景区,精品荷园的中外名荷有699种,花的颜色红、黄、白、粉、淡绿,花型有单层、双层、多层,植株小到可置案头的碗莲,大到能负重几十斤的南美洲大王莲。走近荷塘,面对百倾荷园,观赏那风姿婀娜千姿百态的荷花,情不自禁被陶醉。手机里正好有一首陈蓉晖演奏的小提琴曲《荷花颂》,歌词大意是:“万里无云好晴天,看那荷花在水面,千万朵花儿数着它好,人人见了心喜欢……”曲调优美,委婉悠扬,似是荷花随微风轻轻摇曳拨弄那丝弦声;落雨时,荷叶撑开碧伞承接天露,似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多么美妙的“芙蓉踏歌,霓裳羽衣舞”的景色啊!

再说韩天衡的“荷不畏暑”荷花图,他用色彩表达了他对荷的品格特征赋予的意向。他“自撰荷说”写道:“荷者岂娇媚之物乎,之夏日毒百花猥蔫,唯是花迎酷暑而傲放,花红似火,叶碧似翠,立地顶天,风采八面,生机勃发。夫,荷者姿柔如烟,性刚若铁,此古贤卿未察未言者,故吾谓荷与梅者令相背,气格相俦,荷主夏梅宰冬,皆花中烈士也。”强调了荷的“姿柔如烟,性刚若铁”的气质。

从韩天衡的画作中,我感受到酷日之下荷的浓艳、热烈,有一种内在迸发的张力。浓墨的荷叶铺满画面,就像荷塘铺满碧叶,几朵火红的荷花点缀其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吐艳,有的昂首向天,有的半隐半现。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正能注释他的画作。他的多幅荷花图都是用墨叶红花表达“迎酷暑而傲放”的特色。画中虽没有骄阳高照,仅从那几朵红艳艳的荷花和浓重的荷叶就能感受到画家高昂热烈的情感尽在其中。

想来也是,“花”给人的印象是娇娇易摧,而荷花虽然也很娇嫩,但它勇于破水而出,身杆挺直,宁折不弯,出淤泥而不染,迎酷暑而绽放……正是荷独有的“性刚若铁”的特性。

再看那荷叶、荷花相互簇拥,昂首向天!与天坦诚交流,与水相濡以沫。向天,承接阳光,承接甘霖;向天,手捧莲花,倾心奉献;向天,敬献莲蓬,祈福美好。你在观荷之中也会得到心灵的抚慰。

盛夏,趁荷花盛开之时,何不到荷塘一走,融入清荷碧水之中,似乎你也是一只荷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