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极北,当属日照,茶生云岫,冠于极北。
当年诵读唐代陆羽《茶经》的开篇之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以为茶是南方的专属,就像橘子过江则化成枳,茶树过江变成了什么?这其中还有一段佳话。
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与将要到山东工作的谭启龙谈话时,首次提出“南茶北引”的构想。1956年开始,谭启龙安排有关部门在青岛和临沂地区试种茶树,1966年在日照成活了5亩,“南茶北引”获得成功,茶树过江往北移了三个纬度,已是极北,成为当时一项卓越创举,改写了《茶经》的开篇之句,让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的日照有了北方人向往的“嘉木”。
“几度朔风草舍寒,为有今天纷争妍。日照绿茶满庭芳,黄海之滨弥茶香。一壶斟就春溢身,忘却龙井碧螺春。吾辈只为茶而来,有道茶人似狂人”。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研究员、日照“南茶北引”指导专家虞富莲专门为日照绿茶赋的一首诗,给北方嘉木的发展标记了完美的注脚。
日照绿茶品种多,享有“南生铁观音,北有日照绿”的金名片,被誉为“北方绿茶之乡”和“中国唯一海岸绿茶”,与日本静冈、韩国宝城所产绿茶并称世界三大“海岸绿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名声雀起的东港“云岫”品质上乘,堪称“国之新贵”,以其“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黄绿汤、板栗香”的特质惊齐鲁动京城。时移势易二十余载,“一碧千里渴望”的地位从未动摇。
今年六月中旬,应老乡+同事董彦才的邀约,《青年文学家》日照理事会在云岫岭召开成立大会,我作为理事会成员,欣然前往。以前一起共事时,忙于公文,没听说老董热爱文学创作,只知道他曾是林业界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他的办公桌上,我还见过他的好几本证书,现在他不仅成了颇有名声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还是日照林苑茶叶公司的头头,云岫茶园的首席园丁,在日照茶叶界名气很大。
沿曙光路(老日夏线)出后村镇驻地西行一公里,就进入了云雾缭绕绿意恣肆延展的丘陵山区,远远地看见了云岫岭,像一条绿丝飘带挂在山丛挺拔的肩膀上。这里地域独特,环境优雅,植被丰富,常年云雾环绕,位于出巨港的黄海滩头,漫射柔和的阳光,充沛的雨水,清澈的山泉,成就了这片神奇土地优质茶叶生产的优越条件,很多游客发自肺腑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称赞,真乃森林茶园也。
云岫是茶园,是生态园,是2A级风景区,更是“园丁”老董心爱的女儿。这个女儿,是他的恩师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赐给他的。他说女儿生活在缭绕着云岚的山谷间,人迹罕至,远离城市和人群,几乎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云岫纯净与娴静的天然气质就与之俱来。
生活徬徨的那时,老董冥冥中有一种期待,他预感在一个云雾缭绕如黛远山的弯曲小径上,会发生一次邂逅。终于有了一天,在雨后初晴的早晨,山峦连绵,溪流淙淙,他坐在山石上怅惘着迷茫着,蓦地被推了一把,看见了明目皓齿淡若清风的一株兰草,一个弥散着兰香的声音扑面而来,亲,拿着这粒种子,到前面的山坳里,种在山坳的溪水边,好好地守护着她,月亮升起的时候她就生根了,白云生起的时候她就发芽了。
老董说,给他这粒种子的,是他的恩师。
这粒种子在月光的沐浴下,在白云的掠抚中,滋润着涧水泉韵,发芽了,长成了一株娴静如云、气质若兰、顾盼生辉的茶树。恩师说,给咱家女儿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有诗曰“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有诗曰“明年再立擎天志,会当云岫拿苍冥”,还有诗曰“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再说这般灵秀清纯的女子当应生在风光旖旎、四季如春的南国,却偏偏生在这松涛阵阵、雪花飘飞的北方,而且再往北她就需要整年养在室内,难以享受这山韵清风了。老董说,叫她“极北云岫”吧。恩师点了点头。老董从此有了这个形若云质如兰的女儿。
车开到到云岫茶园,一座门厅上方镶嵌着“极北云岫”行草书法的三层办公楼映入眼帘,六月中旬的阳光已格外的热辣了,熠熠锋辉洒遍楼外的角角落落,似乎只有马上躲进前面的楼里才能避开逼人的热浪。逃也似地拾级而上,推开一楼厅门,一股清凉爽意迅速充盈身边,老董早已笑吟吟地站在接待室门口等候了,里边的空调开放着,好像就等着这一刻。
在古式茶桌边,坐在古式茶椅里,老董履行着主人的职责,木制茶铲把浅墨色茶叶从印着“云岫”天马行空般书法的茶瓶里娴熟地铲进茶壶,自动开水壶的水冲进后,但见壶里的叶片舞动着曼妙的身姿,上下翻腾如龙飞凤舞,真是摇曳生辉,美轮美奂。
当老董把茶水倒进我面前的玻璃茶杯里时,黄绿汤,板栗香,沁人心脾,弥漫了整个房间,翕动着在座人的鼻翼,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清爽愉悦,待茶水入口,一种奇妙感像一泓甘泉的清澈无声地滑过心扉,淡雅的清香,澈心澈肺,通身舒畅,仔细咂摸回味,不舍得下咽。这种奇妙感,就像从云岫岭茶叶片瓣的翠绿中烘焙出来的清香,是我平生从未体验过的,回味依恋如醉千寻。
《青年文学家》日照理事会成立大会还有个议程,就是参观云岫茶园。在楼前合影后,太阳像个火球烧烤出了烫人的空气,与会一行30多人在老董的带领下,在楼西旁的水泥路上自然排成行列,虽然空气烫人萦身,但仍坚定地跟着老董走进茶园,聆听他对女儿云岫十分骄傲的介绍,开始了兴致勃勃的“云岫”之旅。
迎着沁人心脾的清幽茶香,踏入一千余亩有机茶基地,无边无际的青翠,层层叠叠,错落起伏,那种“又踏层峰望眼开”的开阔气韵,无法用言词来传递,但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为了壮阔之美的一部分。一株株绿叶素荣的嘉木,吐着嫩芽,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生机勃勃,让人顿觉内心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喷发涌动,人群里那些迸发着文学情愫的中老年人,仿佛豪情万丈,情感激荡,个个犹如青年活泼如初。
站在以流苏、玉玲花为主要生态树种的园林式茶园南头,往北看去,东西自然成列的拱棚式茶园,此时覆膜早已被掀掉,只剩下了半圆式钢结构。格栅状的钢结构下边,一垄垄茶树,沐浴天地精华,精神抖擞,线条笔挺,向阳而生。目之所及,一条条绿色茶垄,一列列青春方阵,顺应天时,俯就地势,梯次成型,自然有序,像一块块绿宝石镶嵌在广袤的山地丘陵上,既是大自然的造物,也是茶农园丁勤劳智慧的杰作。
这一群文友中,有的去过云南元阳梯田和桂林龙脊梯田,被那里的线条与色彩所震撼。这里的茶园虽然色彩上少了斑斓、线条少了细腻,但是巨幅的青绿作为逶迤的底色,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出整齐的方阵,北方的豪放与壮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天上云朵飘动,光影不断变化,整个生态茶幻化成舞动的绿色海洋。这无远弗届的景象,自然是久困市区的人无法想见的。
这般奇特魔幻景象的创作者,正是面前滔滔不绝作着介绍的老董。他说,这幅作品的主要笔法,就是在茶园中间作流苏、玉玲花等乔木,边坡种玉兰、丁香、映山红、蔷薇、金银花、海棠等香花植物,沟旁、陡坡栽松、竹等常绿树种,形成高低搭配的立体生态有机环境,富有“茶在林间发、人在花间行、白云映绿水、四时鸟争鸣”的形象和生动,还收到了提升茶叶内在品质的功效。
采茶女点缀在一片片翠绿之中,她们是眼前拱棚式茶园里最艳丽的花朵。灵巧的手指轻拈嫩绿的芽叶,如同抚琴的女子那般优雅。双手快节奏地腾挪,这里没有欢快动听的山歌,只有争分夺秒沙沙作响的采茶声,她们知道只有快,才能留住芽叶的香气。他们劳作的声音,不像诗歌里舞台上绘画中表现的那样惬意、浪漫,也不是世界上任何优美的旋律所能媿美的。
老董的介绍已掺进了文学情愫,让他幽默的语言更加生动乐趣。尽管热辣辣的阳光和烫人的空气打遍和围裹着每一个人,怕晒的美女早已撑起了遮阳伞,老爷们干脆给太阳舍露出了脸和胳膊,尽管汗水恣肆,溻湿了衣衫,但听老董讲解的热情丝毫没减,这与古人“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观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的羡茶、“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的恋茶、“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的闻茶、“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的听茶、“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品茶,意趣不同,但也是各得其乐,难分轩轾。
以热攻热,向热而行,这种反差或许正如我儿时面对遍野金黄的谷穗和开遍河滩的芦苇花常常无动于衷,而在今天同行的文友看见的景致和他们拍摄的云岫照片中却是那样色彩浓烈、明艳动人一样。反差里的美感,常缘于陌生与好奇。
茶旅结合,促进了茶叶新工艺、新品类的开发研制,依托茶园自有的玉玲花,研制了玉玲花茶。参观绿茶精致加工车间时,脚底下闪过一筛筛正待烘干的花茶,花瓣的深红色凝结着清香,正待客商品尝的那一刻到来。老董说,为保证叶片的洁净度,云岫岭的茶叶从鲜叶采摘、晾晒到炒制,实现叶不落地的操作流程,从每一个细节严格要求,只为一杯放心的好茶。
鲜茶叶通过传输带到达每一个需要进行的工序,清洁高效。许多第一次参观茶工场的文友,看到有序运转的大型设备,不住地啧啧称奇。有的发出了疑问:手工炒的茶和机器炒的茶哪一个更好呢?老董解释说,手工炒茶会受炒茶师傅的心情、身体状况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质量不具稳定性,而且效率低下,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天最多可炒制四五斤茶叶。采用先进的设备炒茶,不仅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而且保证了每一批次生产的茶叶品质都是稳定的。
托茶言志,是老董滔滔不绝介绍里的另一个主题。“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但觉两腑习习生清风。”这是唐代卢全借茶抒发了自己的境遇,表白了自己的心胸。老董爱做梦,常托茶言梦表志,直抒胸臆,他一生做过几个很大的梦,现在仍沉浸在云岫岭的雾霭里如痴如醉,不知归途。
先是文学梦,很痴迷,尚未开出几朵米粒大的花朵就凋萎了,这当然是他的谦语。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家梦,做的时间最长,近十年之久,最富有成效,自诩为成名之梦,只是好梦没做到底,算是梦断他乡了。不是现实的诱惑多,而是生性使然,在路遇坎坷时竟做起了从政梦,一个更加眩目的梦中梦,也是最灰暗的。好在还有自知之明,堂皇美梦不成,还有山野遗梦,不弃不离不作壁上观,再做寻梦人,再做梦中人。
老董相信,付出肯定会有收获,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中有句台词永远激励着他: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到了这个季节,看来老董把前三个梦的力量全凝聚进山野遗梦了,那个给他种子的恩师,那个雨后初晴时邂逅的声音,走进了他的这个梦,他们携手给老董养育了云岫这个女儿,现在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并且好评如潮,名声远播。那个散发出兰香声音的,我想应该是跟老董携手受过苦享过乐经过风雨见过彩虹的人,舍发妻老杜其谁也?
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青年文学家》日照理事会成立大会结束后,在返回城里的路上,车载韵律萦绕起来,我想起了著名诗人桑恒昌一首诗:你是用脚走路的茶农/你是用手走路的茶工/你是用脑走路的茶商/你是用心走路的茶人。这不正是我的老乡+同事老董的写照吗?
“极北云岫”是日照绿茶的一个缩影,置身一望无际飘着清香的山谷翠绿中,文友们静静地体味“白云本无心 翩然出岫来”的澄净与辽阔,体味茶农茶人与茶之间的亲切,欣赏中国惟一海岸绿茶阳光下耀眼的绿意。突然,我想起了以前我的领导经常说的一个经典名句:中国公路看山东,山东公路看日照。我想套用了说,北方嘉木看云岫,极北云岫看老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