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稀的头像

少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3
分享

山雨之思

下雨了,站在亭中,望着雨丝向崖底掠去,时缓时急,时密时疏,对岸的群山在氤氲中浮动,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是云、是雾、是雨、是氲。

山里的雨,有时来的也温柔。从山那边慢悠悠飘来一片云,倘佯若玩,随意自然,飘到头顶疏而缓的雨丝才慢慢的飘落,随即山谷间便腾起五彩的氤氲,如梦如幻。

入夏以来少雨干旱连续高温,园子里的花草在酷热中萎靡不振,往年挺秀的翠竹也枯黄了枝叶,只有那高大的楊树林和崖头上的国槐郁郁葱葱,在暑热中尽显风彩,这或许是因为她们树大根深可以吸吮地下水所以依旧枝繁叶茂,干旱根本奈何不了她们。算起来山里的雨水还是少,人工灌溉的大田里绿油油一片,早玉米已经人高了。然这滚滚热浪蒸昇连续的极度高温不得不让人心生燥热。午后,我走出画室,来到亭中,山风轻拂,热浪微熏,远山近崖都在暑热的氤氲中瞌睡,知了躲在高高的树枝上声嘶力竭的唱着,它们是夏日的主角,越唱骄阳越火。我品着今年的新茗,看着在木桌上不时爬过的蚂蚁,紧张而忙碌,偶有一只蜘蛛从桌面的缝隙中鑽出来停在桌面上东嗅嗅西看看又快速爬过去。大热的天,它们都在忙些什么,不外乎觅食寻偶,生命无异。鸣呼,环球同此凉热。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继而豆大的雨点斜进亭中,忙起身向亭外望去,只一瞬间,崖谷间垂下一道雨幕,远山、断崖和崖下的屋舍都被笼罩其中,伴随着回荡在山谷间忽卟卟的雨声,场面使人震撼。这雨来的猛烈,真的是及时雨!但愿这入夏已来的极高温就此止住,让酷热中的生灵歇歇,喘口气。雨在下着,伸进亭中的枝叶微微颤动,雨丝斜进亭中轻轻落在叶子上,随之叶子上便聚起了晶莹剔透的水珠继而又从叶子上滚落,于是乎亭中便有了一片水渍,站在亭中,望着雨丝向崖底掠去,时缓时急,时密时疏,对面的群山在氤氲中浮动,时隐时现,时高时低,啊一这雨、这雾、这山、这岫。大自然给艺术家们设计了無数美丽的画幅,就看你具不具慧眼了。

当下的创作题材很多,但有时候又不知那个题材更好,怎样挖掘出即附合笔墨精神又能反映时代风貌,能发人深省又能引人入胜的作品就很不容易了,有时常常是提起笔就没有完整的思路。画具像如果不加入作者的思想等于没注入生命,没有生命的作品也就没有灵魂,所以不论人物、花鸟、山水首先是作者感情的投入,要把自己的生命注入所画对象,如果作者自己学识淺薄,见闻又寡,又没有创造的冲动只是一味的为的模仿或是重复工作,那就不是艺术了。因之,面对画案,不知所措之时,我常常放下画笔,走进园子,抹除脑海中乱七八糟的画稿,登上稀亭观云看山,呼风唤雨,释怀一下自己,直至把脑海里存留的,不能成文或上画案的杂念抖落干净,让脑海里一片空白,然后从天上抓一团白云,扯一条彩虹,接一捧山雨,再从远山挖几棵松,运几块石,移条瀑布安排进腾空了的大脑,就这样一付新的画稿在脑海里形成了,随意而自然,心手双畅。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里寻找灵感是艺术家的创作根本。石涛(清代大画家,对后世极具影响)曾在画语录中说到:"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 在造作与刻画方面煞费心机,自暴自弃;自己的笔墨迁就于世俗的风尚无异于自残,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我自用我法”的见解,极富禅学思想,并以此痛斥那些闭门造车、摹仿古人、投机取巧的庸才狂徒。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和观点,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为人所赞誉。

雨还在下着,山谷间升腾的氤氲渐渐变成一道彩虹把断崖和远山连在一起,唿扑扑的雨声震撼山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