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Q的头像

阿Q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0
分享

那时结婚好简单

五一避疠宅家,翻阅一本本影集浏览,那一帧帧泛黄或已斑驳的照片,记录着渐行渐远年代的印迹,仿佛像电影镜头在我眼前叠现,尤其是大哥70年代结婚时喜庆、热闹的场景,不仅记录着一对年轻恋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诺言,同时也彰显了邻里之间至诚至真、友善帮扶的深情厚谊,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大哥是1969届毕业生,按政策可分配到工厂。然而,他为了让妹妹留在上海,执拗要去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父母想长子应该有个榜样,也就顺从他的意愿,可是为了让大哥能少吃些“苦”,就执意要送他去浙江衙前老家插队,理由是有乡下的叔叔和姑姑关心、照顾,心里就踏实、放心了。哥哥只得放弃与同学去黑龙江农场战天斗地,无奈地在父亲的护送下去老家插队。

日月如梭,岁月茬苒,一晃眼我长也大上了技校半工半读。周六晚餐时,父母郑重其事地向我们兄妹宣布:已抽调到杭州工厂的大哥要来上海结婚办酒席,这是家里的一件头等大事,在这段时间里,要忙碌筹备酒席的物品,叮嘱我们必须各自管好自己,不能惹事、添乱,我们弟妹鼓着掌,异口同声应允。

大哥来上海办喜酒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不到两个星期,父母紧锣密鼓的开始操持大哥婚宴的前期准备:邀请亲戚朋友,筹备酒席食材,采购菜肴作料,借圆台面和凳子等事情,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的普通家庭,都是多子女,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结婚酒席往往是放在家里举办,若是经济条件富裕、生活优渥的家庭也就是去食堂或饭店举办喜酒,大哥的婚宴当然放在家里举办。

好在我家住在有十户邻居的大院,邻里之间朝夕相处,和睦友善。当左邻右舍知道我家要办喜酒,都像是当作自家的喜庆事情,还没等父母开口,邻里大叔阿姨便纷纷上门恭贺父母早日抱孙子,享绕膝之欢,父母则含笑感谢。

按邀请的人数统计,大哥喜酒要办8桌,父母急得是团团转。邻居发现父母一脸忐忑惆怅,真诚地说:“小房间阿姨(我家住的房子小,邻居都称母亲为小房间阿姨),不用担心、发愁,我们每个家里都能摆一桌,等到办酒那天,会早早腾空、摆好圆台面和凳子,你们尽管放心,不用操心。”

喜宴的场地妥妥解决了,主桌1桌摆在自己家里,另外7桌摆在邻居家,接下来是采购肴菜食材。

当时酒席必备四道主打菜:全鸡、全鸭、全鱼和蹄髈,都需凭票供应,那是件令父母相当焦急、头痛的事情,尽管事先亲戚好友拿来了一些鸡鸭鱼肉票,但根本凑不齐要购买数量的票子,解不了燃眉之急。而鸡鸭鱼肉票一个月仅发一次,还分大户和小户,那时家家户户平时几乎舍不得用票子,往往积攒下来是等到亲戚上门才用票子购买鱼肉。父母实在是不好意思向邻居开这个口,只能赶紧打长途电话委托乡下的小叔想办法去采购。

然而,喜酒日期逼近,远水难解近渴。就在父母急得脸上愁云密布,心里七上八下之时,脸上的焦虑被热心的邻居察觉了,他们已商量好将家里的票子送给父母,可又生怕被拒绝,所以就统一口径,委婉地说是将积存的票子“借”给父母用,并开诚布公告诉父母,你们家大儿子结婚,是件大喜事,看似是你家的喜事,其实也是大院里的喜事,这是大院里第一次办结婚喜酒,必须办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菜势、味道和热闹场面必须能与食堂和饭店媲美,这不仅是为我们大院争门面,更是为左邻右舍增光添彩。

邻居说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大实话,父母实在难以拒绝邻居的一片真情,只能恭敬从命收下。

婚宴的鸡鸭鱼肉、食材等物在大院邻居的帮衬下,基本上采购齐全,接下来拣菜切洗也同样是件棘手的事情,好在邻居阿姨都自告奋勇相帮,有的还特意请假或调休。帮忙的邻居各个分工明确,有的拣蔬菜,有的杀鸡鸭,还有的切洗等。有大院厨娘之称的刘阿姨对正在洗鸡鸭的邻居说:“记住鸡鸭剖肚时切口要小,在蒸烧时香味才不会散发;如若肚子剖大了,香味就会蒸发光。我手小,这活就由我负责包下来。”原来洗濯鸡鸭还有这么多讲究,更不要说厨艺烹饪了?一起帮忙的大叔阿姨都长了见识。

大人在有条不紊的忙碌,其实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小孩也没有闲着,用镊子帮着大人拔清爽粘附在鸡鸭皮囊上的绒毛,热情非常高,都想得到大人褒奖争第一,期盼奖励糖果。

万事俱备,只等大厨。烹饪掌勺的大厨是舅舅请来的,烧得一手好菜,且为人谦和,他不要酬劳,只肯收一条喜烟。

父亲在天井里搭了个帐篷,炉子是用柴油桶改装的,炉口放着台电风扇,以风力大小来掌控火力。厨师需要帮手,邻居王阿姨和沙阿姨表示愿意当他的助手“学艺”,他需要啥?就拿啥;他需要怎么切配?就按照他的要求切配,我们小孩顽皮贪馋,不时跑到帐篷旁乖巧地喊一声大厨伯伯,他便笑呵呵地从盆里拿几片切好的鸡鸭胗肝,放进我们的嘴里。帮忙的大人见后则吓唬我们赶紧离开,不要添乱。

婚宴准时在六点举行。邻居家事先已早早摆好了圆台面和方凳子,一桌10人,接待客人、引导入座、端菜摆酒等活都有邻居帮衬,大家做得井井有条。第一次嗅到8桌酒席摆满的鸡鸭鱼肉萦绕的氤氲香味,看到连过年也吃不到的丰盛菜肴,诱人馋涎欲滴。

六点钟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笑容满面的父母宣布开席,宾客是大快朵颐,谈笑风生。酒过三巡,大哥大嫂先后走到各个桌子前向长辈和宾客敬酒,亲朋好友祝愿大哥大嫂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而大院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毛头小孩嘴里含着糖果,垫着脚跟看热闹,附和着大人的戏说声,齐声喊着“亲一个……亲一个……”欢声笑语在每桌酒席上袅绕回荡,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看到父母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愉悦的欢笑。

酒席散后,送走亲朋好友,父母特意将剩下的鸡鸭鱼肉和菜肴挨家挨户分给邻居,并由衷感谢中邻居的鼎力相帮……

毋庸讳言,在那个年代,大哥的婚宴虽在家里举办,些许缺乏仪式感,但气氛却十分热闹和欢乐,至始至终融入了邻里之间友善互帮、和睦友爱的真心、真情、真爱,尽管过去了半个世纪,如今想起仍激动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