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出行,不仅低碳环保,而且能健身强体。
我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陪伴我走过了近十个春夏秋冬,从新车变成了老坦克,我至今不舍弃之,这要归功于修车师傅的技艺——手到“病“”除。或许我的老坦克外表看上去有些“老态龙钟”,“身上”的零部件也动过“手术”,但是骑行时的轻捷和速度,不亚于新车。车友夸我的自行车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与车友一起骑行,总是一路绝尘,从未半途搁浅掉链子,令骑友十分羡慕,纷纷让我介绍保养秘诀。我笑而答道:“要知道秘诀,我给你们引荐一位修车师傅,他会为你们释疑解惑。”
我是因偶次车胎打气,与修车师傅相识;更是因舍近求远修车,渐远渐近地悉知了修车师傅的品行,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触他、走近他、了解他。
大约6年前,我骑自行车途径定西路,忽然感觉即使用劲踩脚踏板,可是前行的速度仍然缓慢,只能下车查看。发现是轮胎气快瘪了,我担心若继续骑行,会导致内胎摩擦损坏。于是我推着车寻觅,看到昭化路上的修车摊,等候修车的人不少,我捡起“”躺“”在地上的打气筒,对准气门芯打足气,并用手按了按轮胎,唯恐半道上老坦克再“偃旗息鼓”。
“钱扔在脸盆里了。”我告诉正在忙碌的修车师傅,跨车正欲骑行。孰料,修车师傅猛地站立起来,大声地说:“你等一下。我脸露不悦重复道:“钱放脸盆里了。”
修车师傅“抢”过我的自行车,支好撑脚,蹲下身子,耳朵贴近气门芯上听了一会,不容置疑地说:“气门芯漏气了,要补胎。”我凭直觉意识是修车师傅故意小题大做。
一月前,也是车子漏气补胎,修车摊主告诉我,内胎不止一个洞,还浸在水里演示给我看,并手脚麻利地换了一个“朝阳”牌内胎,说给我是批发价。可不到一个星期,内胎却变形爆裂了。花高价被温柔地斩了一刀的郁闷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修车师傅见我犹豫纠结,并不与我计较。他擅自拆下内胎,打足气放在装满水的脸盆里,我看到气门芯边上泛起一串串的涟漪,仍将信将疑。
修车师傅悉心地帮我补好内胎,直率地说:“是我执意帮你补胎的,钱不用付了。”看到修车师傅脸上渗出的汗珠,我窘得有些尴尬。修车师傅是热情以诚相待,而我却用世俗的眼光怀疑师傅的诚信,瞬间感到十分羞愧,我边付钱边真诚地说:“师傅辛苦了,谢谢你啦。”
可是修车师傅却固执地婉收我的钱。我见修车师傅是真心实意,也就恭敬从命。走时问到:“师傅,怎么称呼?修车师傅答道:“姓杜,木土杜。”我再次谢过杜师傅,骑车而去。
事后,我将打气补胎的趣事告诉骑友,有骑友嘲讽这是做生意的窍开——放长线钓大鱼?我被质疑得嘀笑皆非。然而,凭我察人观事的直觉,杜师傅本分憨厚,为人和善,不唯利贪财,否则修车生意不会门庭若市。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车子骑到定西路,忽然刹车把柄断了,我拐弯去杜师傅的摊位,吐槽塑料刹车把柄太脆弱了,用了一个月不到,就会分崩离析。杜师傅帮我重新调换了一付刹车,我发现油漆有些斑驳,第一感觉是上次杜师傅不收钱,这次要斩我了?
杜师傅笑着答道:“是呀,现在小零部件外表新颖漂亮,但质量不如从前。调换的这副刹车,是我从废弃的自行车上拆下来的,是钢铁材质,用多少年也不会变形和断裂。” 顿时, 我恍然大悟,猜疑云消雾散。这次是我执意要多付钱酬谢,杜师傅却说:“是废物利用,我不该收钱的?”
杜师傅是靠修车生活,养家糊口,我不能一次次让他义务劳动。已临近饭点,情急之下,我去附近的华联超市,买了一袋糕点和饮料。我边咬着面包边对杜师傅说:“买多了,剩下的帮我解决掉。”我想这样做不会伤及杜师傅的自尊心。其实我是“掩耳盗铃”,杜师傅当然心知肚明,收下是顾及我的自尊性。
自行车骑了八年,零部件时常会发出“丁零当啷”的声响,我已经厌烦了修车,想将老坦克送给杜师傅,也许有些零件还能用,反正如今街上比比皆是共享单车,扫一下车锁上的二维码,骑着就能出行,既方便又省去维修的时间。
杜师傅告诉我,车子虽老,可这车架子是老货,钢好,“身子骨”就结实,修好骑起来肯定比共享单车轻快舒服。杜师傅的话我信,经年修车,已经与杜师傅成为了朋友,我相信,杜师傅对修车的客人都和颜悦色,更不会坑害朋友的。
我的老坦克经杜师傅的多次整饬,已是“枯木蓬春”,如今是越骑越轻捷,已是难舍难分;对杜师傅更是另眼相待,他在我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修车师傅,更是一个诚信助人的热心人。
杜师傅兄弟俩十年前从江苏来上海做蔬菜生意,半年后,结识了在昭化路摆摊修理自行车的大周,他喜好打麻将,修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意每况愈下,甚至入不敷出,为了还债,便将修车摊位盘给了杜师傅兄弟俩。杜师傅兄弟俩有了固定的摊位,就不用躲城管贩蔬菜了,兄弟俩凭着诚实守信,修车生意渐渐兴旺起来。
也许是共享单车的普及,如今散落在沿街面的修车摊位似乎难觅踪影,兄弟俩的修车摊无奈只能移至居民楼下。我曾问杜师傅:“在居民楼下摆摊,难道居民没有意见吗?”杜师傅憨厚一笑,说:“起先也忐忑不安,怕被举报,可是居民心好,知道我们兄弟俩文化不高,凭着修车手艺生活,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我们兄弟俩非常感激,心里记住大家的好。”
其实,杜师傅兄弟俩的修车摊由街面“转移”到居民楼,兄弟俩不仅仅是修车,更是去学着做人。
实话实说,如若兄弟俩人品不好,肯定居民一天也不允许他俩摆摊。我每次去修车,总能看见爷叔或阿姨拿着点心塞进杜师傅的口袋里,叮咛他肚子饿时充充饥,不要忙起来忘记吃饭,容易患伤胃。楼里居民与杜师傅非亲非故,对他俩这么热情和关心,有些让我匪夷所思?思筹着想探个究竟。于是我就当了有心人,与修车客侃大山,了解杜师傅兄弟俩到底有何德何能?
老阮告诉我,他是个残疾人,有一天开残疾车去看病,车子抛锚在半路上。此时,天色越来越暗,眼看要下大雨,他就试着拨打杜师傅的手机,杜师傅二话没说,骑着助动车急速赶到,取出工具给老阮修好了车,霎时,暴雨倾盆而下,杜师傅将雨披给了老阮,叮咛他路上开得慢点。随后,杜师傅骑车消失在雨幕之中……此后,老阮也成了杜师傅的朋友,他的残疾车放心的交由杜师傅承包维修,再也没有发生过抛锚。
杜师傅的修车摊在居民楼下摆了5年多了,兄弟俩为人和善,收费公道,随叫随到,从没有为生意与人红过脸。尤其是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打气,杜师傅即刻会放下手中的活,相帮打气,若补内胎即使发现坏了多个洞,能补的,杜师傅从不怂恿换新胎,总是说:“补过的洞,不会再坏了。”而收费只收补一个洞的钱。
杜师傅兄弟俩人好技高,不少人是奔着他俩修车的良好诚信,近悦远来修车。1号楼402室的阿旺是个孤老,腿脚不便,每次去医院看病,只要在窗口招呼一声杜师傅,杜师傅就会背着他下楼,陪着他去医院就诊。
有人议论杜师傅傻,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或做好事又不赚钱?而杜师傅却一本正经地说:“我虽然不住在楼里,但是长期在楼下摆摊,也算是半个邻居,邻居们能宽容接纳我俩摆摊,并关心照顾非亲非故的外来人,我有力气帮邻居,全是举手之劳,哪能有推诿搪塞之理。”
确实,楼里居民对杜师傅兄弟俩的好,兄弟俩都默默铭记在心里,他俩发自肺腑地说:“能在楼下修理一天车,我俩就要感恩居民一天的好。虽然我俩书读得不多,只会修修补补,但是邻居若需要我俩帮忙,也就是看得起我俩,为大家服务解忧,我俩打心眼里是高兴快乐的。”诚然,做人与做事一样,两好合一好,友好才能长长久久。
我由衷认为:杜师傅兄弟俩不仅修车技高一筹,而且为人处世比修车技术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