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安徽北部的农村,老家的年味儿,是从进入腊月开始日渐浓郁的。儿时不知道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后来才明白,“腊”的本意是“干肉”,通常是用盐把肉类腌渍后,放在通风处风干,岁末这个月的气候最适合制作腊味,因此也就被称为“腊月”。
进入腊月,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农家人便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杀上一头年猪,这时还要腌上几块咸腊肉,或者再腌上几只白鹅、麻鸭,码在缸里发酵的差不多了,再挂在风口晾晒,不出两日,腊香味便呼之欲出。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第一个隆重的日子,当属“腊八”。各地在腊八这天的饮食文化不尽相同,首先是喝腊八粥,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喝上一碗营养丰富的腊八粥,一冬天不再冻手脚。还有就是泡上一罐腊八蒜,把蒜瓣放入罐中倒入米醋封口,随着气温逐渐变冷,罐中的蒜瓣也是一天比一天翠绿,等到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腊八蒜也泡好了,醋香与蒜香相互融合,香中带酸,酸中有辣,辣中透甜。望着碧绿的颜色,我们知道春天就要来了。除此之外,在安徽黔县还要吃腊八豆腐,在腊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把这种风味特产称作“腊八豆腐”。
在我老家,年前除了准备大鱼大肉之外,炸制各种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家家户户都要炸上很多的馓子,此外还要炸上绿豆丸子,再炸上一锅鱼块,这时小孩子是不允许在厨房观看的,更不允许多说话,不然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就会挨上大人一顿骂,那是因为以前生活拮据,油被视为很珍贵的东西,炸东西的时候一是怕油会“跑”,二是怕得罪了各路神仙。每年进了腊月,村庄便是四处飘香,一闻到那扑鼻的香气,就知道新年快要来了。
等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又是一个流传极广且重要的节日,民间称为“祭灶”,也叫“小年”,通常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相传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了一位灶王爷,以监督考察这家一年的所作所为,等到祭灶这天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因此民间在这天要进行祭灶仪式,让灶君吃好喝好,为自家祈福,祭灶寄托了劳动人民的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二十八,把面发”,年前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蒸馒头。这天蒸的馒头是全年最多的,通常会一下蒸上几大锅,够全家从年前一直吃到元宵节的。等把所有吃食都准备完毕后,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去集市买上春联和祭祖的纸炮,家里有小孩子的,还要给小孩买上一只手提灯笼。小时候我们打的灯笼都是纸糊的,用木板制作一个底托,在底托上放上一根蜡烛,天一擦黑便提着灯笼四处逛游,心里美滋滋的。现在几乎看不到纸糊的灯笼了,取而代之的是形状各异的塑料灯笼,并且还配上了灯光和音乐,可比以前高级多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夜晚,最煎熬的当属小孩子了,小时候家里穷,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所以这天晚上小孩一夜总要醒来很多次,只恨时间过的太慢,过年穿新衣戴新帽的场景,不知在梦中梦到多少回了。
每逢腊月年味浓,我们都在拥抱春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