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岁那年,我做了爸爸。
独生子女的年代,一家一个孩子,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她妈妈的观点和我不太一样。产前做B超检查的时候,一直认为是男孩,直到女儿出生后,她妈妈知道是女孩儿的时候掉下了眼泪,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她真正想要的是男孩儿。为这,我劝说她很久,仍无法避免因情绪导致奶水回落。
女儿的第一声啼哭,让我感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我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爱好,担负起了抚养女儿的责任。不知道是女儿太能吃?还是我怕饿着女儿。第一个月女儿就吃了八袋奶粉。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40几块钱,一袋奶粉两块八毛多。从有了女儿的那时起,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是女儿哭闹,就沏奶粉给她喝。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兜里能有五块钱,去给女儿买上几袋她爱吃的“字母”饼干,和她爱吃的小食品。那个时候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吃穿用方面也没有缺过孩子的。
女儿两岁的时候,被送到我们单位的幼儿园。她妈妈单位离的比较远,中途无法赶回来送奶,女儿吃的问题只好由我上午、下午各请假一次,也算是单位对我的照顾。我回家先蒸好了鸡蛋羹或煮点米粥,再往托儿所给孩子送去,喂女儿吃饱了我回单位上班。午间休息自然是先去幼儿园让女儿先吃饱了,我才能去吃饭。有时中午同事小聚,也只好等我从托儿所回来。
到了女儿该上小学的时候,怕女儿吃太多的辛苦,没敢舍近求远选择好的学校,只是就近校区,选择了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点的老师。
那个年代对我贡献最大的,就是结婚以后买的那辆自行车。它载着我每天穿梭于单位与家和托儿所(后来是学校)之间。前面安装了牢固的儿童座椅,常常是前面坐着女儿,后面坐着她妈。有时,为了去她妈妈的单位换个煤气,不得不前面坐着女儿,后面载着煤气罐。直到一九九七年,动迁搬入楼房,自行车实在没有地方存放,为我服务了整整十年的自行车也不得不随着首批下岗职工的大潮“下岗”了。
女儿上高中以后一直到读大学的时候都是住校,每周回来一次。有校车送到家附近,由我或是她妈下楼去接。直到她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下班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去公交车站接把她接回来。女孩子嘛,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
一次,我去车站等着接女儿下班回来,刚下过雪的路面很滑,女儿刚从车上下来,就被滑倒了。明知道不会有事,还是心疼女儿,不禁心里埋怨女儿不小心,表面还要装着无所谓的样子鼓励女儿。女儿见到了亲人的那一刻,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一目。此时的女儿已不再是一名学生了,我希望工作中的女儿会更加坚强。
直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她已经不再需要父母接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