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渠之想
昨夜,我漫步在秦渠边,逆着水流而上,觉着源头的遥远,觉着流去的悠长。在时空的尺度下,脚步是多么纤弱的工具。我立足在石碑前,默默地阅读着秦渠的信息,从秦朝到今朝,渠水几经修浚,依然灌溉着良田。从青铜峡流向灵武市,六十多公里,如此浩大的工程,古人为了浇灌付出了何等的辛劳,这就是生存。而今,水流依旧,民丰物庶,遥想修渠的民众,是否也如此苦尽甘来。
我久久地驻足碑前,思索着有关人类生存的问题。生命何尝不是一条渠水,有头有尾,有修缮之变,因为需要而设,因无用而荒。这条命,从生就已被有所规定,时间和空间,社会制度、文化等等,所谓的自由,也只是片面的认知。
困乏的脚力,经此碑而返,在有限的体力下,思考可以无限的飞扬,在脚步无法丈量的土地上,文字让思想插上了翅膀,可终不能背离一身血肉。
吴忠,黄河边上的一座百万人口的小城,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足见这里曾是开放包容的文明之城,流传着宗教的四大命脉。宗教,也像这秦渠水,是最有接续力的形态,它以不变而向善的意念,长久在生命的生死接续中,成为灵长智者的家园,生生不息的乐土。这是生命最高的存在,它无所属,且无所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