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脚下的感通寺,对来大理跑马观花的游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必去的地方,然而女儿却极力向我推荐,说感通寺很有名,凡到大理旅游的文人雅士都喜欢去号称“苍洱驰名第一山”的感通寺,感受“写韵楼”遗址的故事和“担当大师”传奇的人生。“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是感通寺多姿多彩的地方,那种郁结而又微凉的气息,让我们心灵深处的缺失得到弥补,让我们孤独无依的灵魂能够被人安放和珍藏。
沿着小径穿越林间,我们信步而上。走进感通寺,只见香柏古劲,苔色青青,钟罄声清脆穿云。相传,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无极大法师前往南京朝觐明太祖朱元璋,并带去一匹白马,一株茶树。进献时正好是初春,白马嘶鸣,茶树开花。明太祖认为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便给无极和尚赐名为“法天”,授其职务管理佛寺,并赐诗18首送归,这让全山僧众极度兴奋和自豪。
感通寺位于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关之间。据史记载,隋唐时期是我国汉传佛教诸宗并出的时代,“禅”传入中国后,形成了彻底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后来又传入云南大理感通寺,从而留下了“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的名句。据说我的四川老乡杨升庵到大理,就住在感通寺,这个让杨升庵魂牵梦绕的地方,并不止于它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会让我们真切的体验到生命源泉的涌动,从而在彷徨、迷惘和无助中,期盼指引,通达天下。
只要有人追忆,往事就不必如烟。感通寺旧称荡山寺,据《荡山志略》记述:“点苍山荡山寺始建于汉,重建于唐”。它背靠四季积雪不化的苍山,面对烟波浩淼,白帆点点的洱海,集天地间灵于一身,就连那棵六百多年的古茶树,也会让历史感怀油然而生。
感通寺内保留的七块字迹模糊的碑刻,记述了感通寺的兴衰。作为云南禅宗第一寺,原来规模较大,殿阁层叠,寺僧众多,极盛时期有三十六所庵院的规模,如今却显得有些寂寞和凄凉,残存的一座大殿及二所侧房,仿佛在向我述说远去的碎影流光。然而,真正的风景并不是热闹的地方,苍松古柏之间,那“名士高僧”为我们内心的神圣提供滋养,并让感通寺有拔开云雾见青天的味道。
寺古松森,马嘶花放,感通寺历史久远,历经沧桑。据传,南诏高僧李成眉云游至此,发现乃风水宝地,就把樟木禅杖插在地上,说:若此地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这倒让我想起妙慧师傅的名言:万发缘生,皆系缘分!禅杖生根,李成眉在此筑台保护成活的樟树,名之“樟木台”,并着手修建寺庙,福报就一点点求来的了。
李元阳在《重建感通寺记》中,对“感通”的含义有这样的诠释:况天下之物,未有城而不通,而感之也又焉有不通者哉……不得其理不能感……感而遂通。这段文字是对感通寺最准确的注释。嘉靖九年李元阳与杨升庵结伴同游点苍山,就住宿在感通寺的班山楼。杨升庵是明代著名学者,他因“议大礼”案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充军云南。从存世的史料中,我们知道,杨升庵在此校注《六书》并转注千字音韵,李元阳便将此楼题名为“写韵楼”,从而成为魅力感通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历史总有这样的巧合,云南杰出诗人、画家、书法家担当和尚,对杨升庵充满敬意,他上京赶考未中,返回云南,便在感通寺削发为僧,并重修“写韵楼”作为自己的住所。他一边修行,一边专心致力于诗书画的创作,有“云中一鹤”、“南中高士"之称。后来,八十一岁的担当圆寂,入龛火化后建塔于寂照庵下的松林中,那座舍利塔形的担当墓,其好友冯苏题写了《担当禅师塔铭》。
云南是茶树王国,种茶、吃茶的历史悠久,而感通寺的“感通茶”最初源于寺院中,因寺而名,是云南享誉较高的地方名茶。感通寺设有“茶堂”,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寺院里还设有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给过往的百姓惠施茶水。
明代是茶饮从煮饮向冲泡过渡的、饮茶风尚更为普及的一个时期,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是担当的好友,他亲口品尝感通茶后,称道其“绝以桂相似”,“茶味颇佳”。 时至今日,大理一带仍然保留有用陶罐烤茶、煮茶的方法,在白族的“三道茶”里就有浓浓的煮茶古风。我们走进禅房,寺僧给我们泡上一壶茶水,一缕茶香迎面扑来。
听女儿介绍:感通茶树具体的种植年份无法考证,因地处滇南,这里的吃茶风俗与四川有不小的差异,感通茶有“炒而复爆,不免黝黑”的制茶方法;有“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有唐代遗风;有“叶榆六月暑狱酷,幸有积雪与人沽”以苍山雪烹感通茶的雅事,有以诗、书、画“三绝”而著名的担当和尚。在感通寺品茶,历史的烟云在眼前翻飞,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见感通寺吃茶的风雅与大理地区的吃茶风俗。
如今,感通茶成为名重古今的大理第一名茶,构成了感通寺在禅茶史、云南茶叶史上别有况味的一曲。在这种强烈的色彩反差与对比中,风拂走时光的尘埃,站在感通寺前,满眼的山水风光,更可感受到“一笑皆春”里的天地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