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肉饵丝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道独具特色的小吃,这些充满大理特色,专卖粑肉饵丝的老字号店铺,在云南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听云南人讲,要品味正宗的粑肉饵丝还必须到巍山。巍山粑肉饵丝做工精细,选料考究,不仅口感细软甜润,而且不脆不粘,被誉为南诏故地饮食文化的一大品牌。
人们对巍山粑肉饵丝的赞誉,我不知道否有夸张的成分,还是商家故弄玄虚的噱头。大理是个山好水好风景又好的地方,人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也要吃当地美食。这次我夫妻俩去巍山观光,陪同我们的美女记者鼠仔,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她看过我的系列美食随笔《乐山食事》,知道我是好吃嘴,而且对美食文化有特别的研究。
我们达到巍山,已临近中午饭的时间,早已饥肠辘辘。这时候,鼠仔说:李老师,我带你们去南诏古街品尝最具特色的名小吃粑肉饵丝,让李老师产生灵感,说不定还可以写一篇别具特色的美食随笔,为我们大力宣传。鼠仔的提议正合我意,我早就想理清楚粑肉饵丝名声在外的缘由。
说到大理美食,巍山名小吃粑肉饵丝,的确能够显现出大理的味道。而在巍山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寻到大大小小的地道粑肉饵丝店。粑肉饵丝呈长、方、粗丝状,口感柔、糯。巍山的粑肉饵丝百吃不厌的原因,关键在于它选料地道。大理巍山的“黄皮谷”米是出了名的,用它制成的饵丝色泽洁白绵软,饵丝的“个性”源于勤劳智慧的大理先民的发明,他们先将大米浸泡之后蒸熟在石碓里舂成粑粑,经反复碾压,就成了绵长的饵片,再过刀等工序,就精心制成了饵丝,让到过巍山古城的人津津乐道。
巍山美食历史悠久,地方味道浓厚,做工讲究,甜咸分明,质地纯正。相传南昭国时期,南诏王皮逻阁曾用它招待大唐使节,受到极高赞誉,从此粑肉饵丝名声大振。打文化牌是各地商家的营销手段,没什么值得惊奇的,但人们都说,大理最特别的美食粑肉饵丝,只能在巍山才能吃到,吃过的都忘不了。
烹煮饵丝,选肉是最有学问的,商家将刚刚宰杀上市的新鲜猪肉的后腿、肘子、腹部三鲜肉,在炭火上用大火将外表烤焦,再放进温水中浸泡,然后将煳渣刮洗干净,加适量草果、腊骨头,放进口大锅轻搅慢煮,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上生姜、草果等佐料,土锅锅盖边用湿润的绵纸封严,小火煨炖大半天,把肉熬炖至熟烂松软。
制作粑肉饵丝汤料,最要紧的是掌握时间和火候,这样的工艺,确保汤色浓白却不腻口,肉粑离骨而不走形。巍山人考虑到猪肉比较油腻,便把火烧猪肉和饵丝搭配着吃,饵丝一定要当天加工的,隔夜的味道就差多了。我看见厨师在八成烫的开水中将饵丝下锅,待到熟而不烂时,加上炖好的肉、汤汁,放上葱花、酱油和巍山草场山上的大红袍花椒所制的麻油,一道红白黄绿相间,色香味俱全的粑肉饵丝就上桌了。
粑肉饵丝吃起来汤汁鲜美,味道浓香,不仅飘红映绿,卖相诱人,而且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粑肉饵丝雪白细糯,粑肉肥瘦适当,我尝了一口,的确口感细腻,汤浓肉鲜,难怪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让摊主应接不暇。一些人不怕在摊边耐心地排队静候,为的就是能吃上一口鲜香美味的耙肉饵丝。看着游客从天南海北云集于此,笑语喧哗,确是别有一番滋味,而我却因为流连于巍山的耙肉饵丝,以至于竟然耽误了回昆明的行程。
美食有情,我虽然离开大理已有些时日,但耙肉饵丝扑鼻的香气依然在我口中回旋。那不到十块钱的小吃,蕴藏着无限多的美味,让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