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这座我心中的小城,犹如一颗镶嵌在四川盆地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盐味与魅力。自古以来,五通桥便因盐而兴,盐文化如同其血脉,流淌在每一个角落,诉说着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五通桥牛华溪,这里曾是“犍乐盐场”的所在地,古称“盐溉”。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里是一片盐的世界,盐卤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成为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祠堂、庙宇、会馆,乃至美食,都与盐息息相关,盐味成为五通桥独特的韵味。
伴盐而居的我,在盐味中长大,也在盐味中求学。我的小学坐落在“冷公馆”,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曾是当地盐商的宅第。每天,我和小伙伴们踩着输送盐卤的竹筒,穿过盐林井架,来到这所充满盐味的学校。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也埋下了对文学的热爱。
高中时代,我就读于震华山上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前身为“私立震华初级中学”,由牛华籍盐商筹资开办。学校环境优美,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在这里,我接受了全面的教育,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兴趣爱好。学校的“工字厅”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那里原名“晏公祠”,是纪念盐政专家晏安澜的祠堂。我常常沉浸在书海中,感受着人类文明在盐的气息中前行。
受政、史、地三位老师的怂恿,我学的是文科。在高中读书期间,中国大地涌起的文学浪潮,让我就悄悄地爱上了文学。学校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办了一个文学社叫“白鹤鸣”,我也是文学社的重要成员,渴望像白鹤一样“一鸣惊天”。文学社每月的活动就在学校山脚下的“剑霜堂”开展,“剑霜堂”是因为纪念盐务管理行家缪秋杰(字剑霜)而建设的,以至于我后来创作的《小镇旧事》《晏公祠》《惊鸿一瞥剑霜堂》等作品,都深深植根于五通桥的盐文化之中。
盐业的兴盛不仅滋养了五通桥的近代化工工业,也孕育了我与这座小城的深厚情感。我工作的单位308厂,便是在原永利川厂遗址上建设起来的。抗战时期,侯德榜先生来到五通桥,研发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欧美对制碱业的垄断。我为能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而感到自豪。
我的家位于五通桥的盐码头,紧靠茫溪湖。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节,是五通桥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川盐化作为五通桥的龙头企业,每次都能自发组织多支龙舟队参赛。妻子是川盐化的员工,也是女子龙舟队的成员。每当有她的比赛,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湖边为她加油助威。这种与盐味紧密相连的生活让我更加深爱这片土地。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四十年。如今的五通桥已经从一个传统的盐业小城转型为新兴产业聚集地、西部一流的精细化工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全球光伏产业前10强企业中已有5家直接或间接参股落户五通桥,“中国绿色硅谷”成为其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五通桥的那份独特的盐味和韵味始终不变,它将继续诉说着这座小城的故事与辉煌。
时至今日,我仍旧深深地扎根在五通桥这片盐味浓郁的土地上。每当思绪飘回过去,那些与五通桥共度的岁月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感慨。五通桥,不仅仅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我心灵的归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盐卤,都承载着深厚的盐文化底蕴和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我的梦想与追求。
五通桥的历史悠久而辉煌,它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从秦时李冰守蜀凿井采卤制盐,到现代“中国绿色硅谷”的崛起,五通桥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活力。这里的盐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了这座小城独特的名片。
我深爱着五通桥的文化和历史。每当漫步在古老的街巷中,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我的心中便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和感激。五通桥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道风景,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沉浸在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同时,我也见证了五通桥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从曾经的盐业小镇到如今的“中国绿色硅谷”,五通桥的发展令人瞩目。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见证它的繁荣与崛起。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为五通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传承盐文化还是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我都将尽我所能为这座小城增添更多的光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五通桥将会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五通桥,这座有盐有味的小城,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未来,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而我,也将继续与它共同成长、共同奋斗,书写着属于我们共同的有盐有味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