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跃平的头像

李跃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9
分享

曙光村的“曙光”

冬日的暖阳,如诗如画,洒落在曙光村这片宁静而富饶的土地上。我们沿着粮油农旅环线漫步,感受着盘山观光栈道带来的惬意。放眼望去,“山上油茶果、山下稻渔虾”的广告语,为这迷人的田园风光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韵味。

虽已入冬,曙光村的大部分植物都已凋谢,村道两旁的荷塘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不见络绎不绝的人影,显得有些寂寞。然而,在这片残荷之中,我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美。它们虽无华丽的外表,却仍傲立池塘,顽强地生长着。这不禁让我想起曙光村人的坚韧与毅力,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我是被泥土香牵引到曙光村的。暖阳下的曙光村,虽然没有春夏时的繁花似锦,秋天时的硕果累累,但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的曙光村,就像那一株株残荷,在冬季也依然傲立,那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对于四川犍为龙孔镇曙光村的村民来说,正是他们精神的象征,并为曙光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曙光村,一个被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这里天蓝水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曙光村率先完成了集体经济“三变五合”改革,实现了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通过“集体股份合作社+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合作,曙光村的农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为村民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

曙光村何来这样的底气?我想,残荷的品质也许正是曙光精神的最好诠释。行走在曙光村,我被这里的景色和人文气息深深吸引。这里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风景,更是村民内心的富足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着曙光村产业的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在中尽显富足,这些可喜的变化,正是龙孔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天的曙光村,已成为犍为县龙孔镇农业版图中竖起的新坐标。

曙光村针对丘陵地区田块破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创新探索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他们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无抗养殖示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依托成片的稻渔田和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曙光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漫步在田间,宛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朴素中尽显惬意,幸福在曙光中到来。我把目光移向远处,延伸入户的宽阔水泥路,次第伫立的精美太阳能路灯,如一幅静态水墨,尤其是墙绘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图,构成了美丽乡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曙光村的稻田彩画以大地为画布,用水稻作颜料,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稻鱼”和“生猪、花生、大头菜、鱼虾”组成的龙孔logo的图案和“五彩曙光,金犍粮仓”的彩色字样,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愁和温情。

“曙光”照亮曙光村的村民,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自豪。行走于田间,宛如画中游。盛得下乡愁、拢得住人心。这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却慢慢生根发芽,渐渐织就美丽的图景,也让曙光村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坚实。农旅融合已成为激活乡村“美丽引擎”。

离开曙光村时,望着农家院里升腾起的炊烟,我心中充满了感慨。这片残荷,不仅让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曙光村人的坚韧与顽强。正如妻子所说,残荷的坚韧本身就是一首诗,一片冬日里的暖阳,一道乡村振兴的曙光。我期待着下一次再访曙光村时,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能听到更多感人的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