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景山文艺》的头像

《石景山文艺》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2/15
分享

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征文参赛作品+《后记.跋》

《后记.跋》

李金明

编写完父亲的传记,仿佛卸去了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这篇25万字的家父的传记,实际上是家族百年来的历史。传记将来能够付梓出版,是我们兄弟姐妹包括下一代人对先辈的历史责任。

父亲本是冀中的一个农民,1937年底,日军打来了,他扔下锄头,拿着国民党军败兵丢下手榴弹,进入青纱帐,开始了艰苦的游击队员生活。1945年10月,父亲所在的蠡县县大队升级为野战部队,他成为野战八旅的基层干部,转战华北。1946年8月的大同战役期间,作为副连长的他,在左手三个手指被打掉的情况下,带领一个排,夺回了阵地。太原战役时,他已经成长为部队团职干部……他的平淡和辉煌,应该留下一笔。

浏览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但凡有点文化底蕴的家族,总会有家谱、传记流传后人。这些文字,是对前人的褒奖,是对文史资料的补充,也是给予后人的传承,意义非常深远!

早在父亲离世十年之际的1990年,我们兄弟几个就议论过:一定给父亲立传,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动手写。

说没有动手写,也不全对。那些年,我和五弟李博浩已经根据父亲李凤阁生前的口述,写过几个战斗小故事,在地区和市一级报刊上发表。市、县党史部门在征集史料过程中,把这几个小文编辑成册,他们还希望提供更多的革命斗争回忆。几个小故事都是战斗片段,难以表现全貌,距离一部厚重的传记,还差得很远。

一部传记就是一部信史,应该有大量的史料做支撑。文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应该有出处;文中出现的事件、战斗应该有当事人的口述回忆,这样才能铸造成信史。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史记》,当中的《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能够传诵一千多年,其灵魂就是真实、可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上的终极问答,其实也是每个人都应该想过的现实问题。李氏家族在河北蠡县风雨四百多年,竟然没有留下文字,家谱失传。几代人也没有拿出过像模像样的历史传记。晚辈们多年前虽然看到一些残缺不全的明、清时代地契,但是地契无法说话,不能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一个令人非常尴尬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前人,但是,遗憾却深深埋在我们心里。我们也想开个头,努力留下一些文字给后人。今后李氏家族一支,也逐渐成为有文化熏陶和传承的家族。

家里的长子李立明,一直对这个事情很重视。他是在父亲脱下军装后,首先继承父志参军从戎,提拔干部的。他后期身体不好,在病中还克服困难,口述了很多事情。他的博闻强记提供了很多线索。本来计划书稿撰写完毕,由他审读,但他于2012年1月病逝,这就留下了很多遗憾。万幸的是,他的儿子李海鹏决心继续做下去。

2000年,父亲的传记进入实质性操作,率先投入的是五弟李博浩。他参军后,在连队当过业余报道员。退伍回到家乡保定,在市属企业工作,当过工人,也曾在企业机关工作。社会运行进入市场化以后,国营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一度按时发薪都出现问题。后来当地领导想办法,努力救活企业,但成效不大,即使正常上班,工资也很少。有一段时间,单位只给发放少量的基本生活费,大部分职工只能到社会上自谋生路。李博浩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没有去淘金发财,反而迷上了对革命战争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他还出任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研究会秘书长,经常往返保定、石家庄、北京,与省政协、省党史办、一些老领导办公室等部门联系工作,接受采编任务。他们研究会出版了协会的会刊,社会反响很好。到后期,身体也不太好,但他仍然坚持到处找资料,采访当事人。旅差费无处报销,他自己贴钱“乐在苦中”,其中的艰辛,很少有人知道。由于他对抗战时期史料的长期浸集,反而征集到了很多父辈在抗战时期的精彩篇章。本传记中抗战部分,内容详实生动,他功不可没,他对家族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四弟李进明一直参与书稿的提纲拟定、写作研究。他在保定铁路系统基层单位工作,与父亲李凤阁一起生活时间最久,了解父辈的事情最多,成为重要和特殊的历史证人。父亲到保定铁路工务段工作后的一些回忆史料,大部分是他提供的。直到书稿尾声,他还在帮助了解情况。他是众儿子中唯一没有穿过军装的人,他的忠厚善良,得到全家的认可。

我的大姐李兰雪,妹妹李素兰对父亲的传记工作也很关心、支持。逢问必答,补充了很多资料和细节。

从2018年开始,撰写一部完整的《李凤阁传记》任务,就落到我和六弟魏然身上。二人要把零零散散的资料衔接起来,形成一部著作,是一件很艰巨的事情。我们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山西太原。为了加快进度,进行了分工,分头执笔写初稿,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采访、寻找资料。各自写成初稿后,再互相发给对方看,这样就避免了诸多差错。

我是北京军区政治部作家,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列为“全军军史专家”,谙熟中共党史、军史,特别是晋察冀根据地史。我秉承严谨认真习惯,仔细查阅了蠡县、保定、河北省军区、第63军军史、战史等史料,我一一核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努力避免发生错漏。

六弟魏然在弟兄们中间岁数最小,身体也好,曾长期在部队机关和地方机关部门工作,且有多年的写作经验。对于党史、军史研究有一定兴趣,也很熟悉,曾在一些党史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故而成为《传记》书稿最终成书的执笔主力。他不但写书,还承担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当书稿正式出版后,会在书店买到、网络上查到。估计会流传几十年、上百年吧。虽然网上自媒体铺天盖地,各种信息五花八门,但是,人物传记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文学品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般人到了三四十岁,随着阅历增加,思想成熟,会看一些传记、回忆录。父亲的传记也许会被人看到。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如果你看不懂现实,就从历史中去找;如果你看不懂历史,就看现实。

希望我们兄弟多人二十多年努力撰写的《李凤阁传》,能够经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经受住冀中地区父老乡亲的考验;经得起李氏家族后人三代、四代、五代的拷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