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三辆由文友自行驾驶的轿车,拉着大作家王立纯等人直奔江滨。只见临岸的江面上舟楫如艨艟一字排开,“韩三江鱼馆”画舫般雄踞其中。锦樯飘彩旆,旌幡猎猎;江水泛綺光,流霞远逝。
像拂晓时的鱼肚白,为一天的亮丽铺衬,黄昏也给夜涂抹上了苍茫永恒的色调。而此时夜幕渐渐降临,白昼沉沦,微风荡涟漪,波载瑶琴,逝水留下婉约的痕。
这是仲秋时节的松花江畔,寂寂长堤,依依岸柳。习习晚风,喑喑寒蛩。雁落平沙,莎宿鸥鹭。渔火疏灯,涛影月魂。红蓼照江渚,波光焚暮云。共和国六十周年的中秋月正款款而来,六十年铸就的辉煌为今秋的明月大增行色。尚未饮酒的我们早已陶醉在这北国之秋的江畔夜景之中了。
少顷,我们步入船舱,在101号餐厅里品酒、吟诗、抒怀、谈笑,还不时地透过船窗赏月、观景。大有苏轼《前赤壁赋》里描述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之场景和“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写照。在这独具特色的餐厅里,在水云间,感受秋的空濛、辽远,月的静谧、缥缈,江的浩瀚、广阔,人的大气、虚怀。餐桌上更是佳味连连,“白嘎愣眼”鲜嫩得到嘴即化,“龙虱”香飘窗外,“四特”美酒配特色,鱼汤豆腐常打凉。红焖“三花”,“五罗”煎炖,尽尝六目鱼纲。声乐起丝簧,玉箸衔妙语,酒兴诗狂。纵笔留翰墨,踏浪擎觞。诗人咏道:一定是由于涛声的吸引,才来此轻弹心的琴弦。作家说:在南方我没有看到这么雄浑的江,是松花江孕育了这里人民的粗犷、豪放。画家感慨:文人墨客,盛世欢歌,浪漫情调空前,兰亭美酒应逊色。望着满座二分之一以上的秃头,是谁说了句:“今夜星光灿烂。”笑声过后,没人质疑那些“智慧的闪光”。
在这群星璀璨的夜晚,王立纯先生无疑是最明亮的一颗星。三十余部著作,作品两次入围“矛盾文学奖”,让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我更敬佩他三十年前,由一个县团级的林场党委书记自动退位到一个“寒酸”作家的、弃政从文的勇气和志向。《月亮上的篝火》之所以入围《矛盾文学奖》,被人们推崇并高度评价,就在于他文笔洒脱,用独特的视角解读大庆,诠释人生。王立纯先生不事张扬,却在文章里袒露心迹,他人像名字一样纯朴,而描述的故事情节却是复杂的。他是一个知识富有者,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是一个著名的作家,更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他面前卑微者自信,狂妄者无言。这缘于他知识的含量和人 格的力量。仿佛他就是一座星球,我们被他磁铁般地吸引。六十岁是一个秋天的年龄,我看到王立纯先生的脸庞泛着翩翩红叶镀亮的色彩。今夜最美的一幅江上风光图,被多少人的目光收藏。
走出餐厅,走下船头,回首望去,那船竟如石舫般不动,不觉陡生敬意,心里暗忖:面对缤纷繁杂的尘世,人们若能有如此定力那该多好啊!不知是夜色朦胧还是醉眼朦胧,眼前的一切都显得虚无模糊,唯有不远处那照亮夜空和水面的一长串江桥灯火,是那么清晰耀眼。我想,王立纯老师三十余部大作,多像这江桥灯火,留下他闪光的足迹,亮丽了他生命之旅;而不同于桥上灯火的是,他还为无数的人们拨亮心灵之灯。
今夜,月亮上的篝火和江畔灯火交相辉映!
200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