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品的头像

十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评论
201904/23
分享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

 

 

十品

 

 

2019年的大年初一,《流浪地球》在长约半年的预热和期待中登上了全国银幕。这一出场不要紧,迅速掀起一股旋风,先是在同档期的影片中杀出重围,后又波及影视界,文化界,乃至思想界的共鸣,短短的一周内票房就突破24个亿。在一片好评声中也附以思考和展望,各方面都以不同的角度发出声音。一部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及面和影响力?为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许也可提供另一个角度观察科幻电影的中国未来。

 

一、中国特色的主题是《流浪地球》的灵魂

无论从世界历史看还是人类发展史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文化传承都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而且经过数千年发展、积淀、改造、融合、创新、兼容……直到今天,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依然具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并以自己坚定的方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今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恐怖袭击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中国首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写入了《宪法》,而且将这一概念落实渗透于国家的各种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深化改革的实践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流浪地球》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科幻电影的形式在中国的大年初一闪亮登场了。

《流浪地球》源于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一部两万三千字的小说,可是经过改编完全脱离原小说的原故事走向。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出生在地球停止自转的“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人类为了避免被急速膨胀的太阳吞噬,在地球上安装了1.2万台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这个计划,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态。因此全书一开始就说:“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随着“我”的长大,地球开始进入“逃逸时代”,这期间,地球灾难频发,“我”失去了父母,也在困境中认识了一个日本女孩加代子并结为夫妻。全书的重场戏发生在地球已经安全逃逸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太阳并没有像此前科学家预言的那样进行衰变,长达四个世纪的地球逃逸计划竟然是个骗局。愤怒的人们揭竿而起,组成了叛军向联合政府发动进攻,而“我”和妻子加代子因为分处两个阵营,家庭随之分裂。最终,叛军取得了胜利,将联合政府的5000多名成员放逐到零下100多摄氏度的户外,而就在此时,太阳爆发了氦闪,太阳死了,人类和地球活了下来,在宇宙中继续流浪。电影《流浪地球》只采用了小说中“带着地球去流浪”的设定,电影中几乎所有的人物和大多数情节都是编剧的再创造,而小说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地球民众对科学家的误解也并没有展现在影片内。相比而言,小说的基调比较悲情,人们充满了对末日来临的恐慌,人性变得孤寂、压抑、麻木、猜疑,人类对太阳既畏惧又怀念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电影的改编则注入了诸如希望、坚持、团结、舍己为人等元素,而这些元素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主题问题。《流浪地球》经过几年的拍摄打磨,从小说中突出了叛军与联合政府发生冲突,叛军获胜,继续地球流浪的旅程。这里的主题是联合政府有错,需要纠正,然后纠正了。很显然价值观模糊,缺乏针对性。对于小说来说可以成立,并且科幻小说的幻想空间足以达到文字表述的效果。而拍出的电影《流浪地球》就完全不同,几乎只保留了小说的基本外壳,地球迁徙途中,地下城,地球轨道转向发动机等,其他都是剧组的编剧们编写的,从人物塑造到故事安排,从地下城生活状态到地面发动机故障。最重要的是在科幻上做文章,在主题提炼上下功夫,这就必然带来两点突破,一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呈现,突破了美国科幻大片的英雄救世界的传统模式;二是科幻与现实相结合,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共建,突破超级大国一家独大,单边主义的霸权模式。有这两点突破,也就使这部《流浪地球》完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登上电影舞台,有可能是电影的历史舞台。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是电影《流浪地球》的主题,这与我国的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以及努力实现中华复兴的中国梦,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发起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并且以“亚投行”作为经济支撑拉动许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一起走致富发展道路。这是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具有的责任感和全球观。

 

二、作为科幻大片的划时代意义

科幻电影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是1902年,电影大师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这部影片情节借鉴了当时两位科幻文学大师的作品,即凡尔纳于1865年发表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于1901年发表的《月球上的头一批人》。威尔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长有甲壳的土著,同样,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将外星人搬上银幕。凡尔纳则提供了那门向月球发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亲自扮演电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厂里铸造出巨炮。接着,宇航员们坐进炮弹,巨炮轰然一响,炮弹升天而去,就在观众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险家们走出炮弹,从月球上观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险队躲进一座环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长满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们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国王面前,地球人设法逃了出去,并且发现追赶他们的土著一旦遭到打击,就会爆炸成一道道清烟。探险家们找回炮弹,返回地球,从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来,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险家们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市长亲自为一座纪念人类登月的铜像揭幕。《月球之旅》被誉为科幻电影里程碑的影片长达21分钟。在这部科幻电影上映后的67年,人类真的登山了月球,原本认为离我们遥远的科学幻想竟然是那么近,那么真实。自此以后,表现太空旅行的内容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经久不衰,并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宏大,越来越离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美国的好莱坞在科幻电影才逐步走出自己的特色。又经过几代导演的努力和探索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就成了一种特别制造,完全打上美国烙印和价值观的商业产业。

美国的科幻电影是全方位的。有太空科幻,有海洋科幻,有人类生物基因异变和超能力科幻,还有灾难类科幻。这里我们以美国太空科幻大片《星球大战》为例,几十年经久不衰,成为经典。1977年,乔治·卢卡斯导演了第一部《星球大战》影片,自此这个系列便一发不可收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出了三部曲,后续又出了前传三部曲和后传三部曲。2019年,据说是后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即将上映。这部“太空歌剧”(一类科幻电影的名称,即在太空中发生、类似史诗、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的电影)描绘出银河共和国被银河帝国篡权,引发内战,义军兴起,与帝国对抗的宏大史诗。绝地武士组织的兴衰、天行者家族的命运穿插其中,个体人生、群体历史和星球政治结合在了一起。电影设定在一个架空的宇宙之中,具有庞大的故事架构和繁复的细节,其中各种星际种族的前世今生与风俗、科技与器物都为影迷津津乐道。电影叙事结构简单,角色设计原型化,依赖于视觉特效,这些特质显示了娱乐化特征和商业化本质,也正是这一点,该片获得年轻一代观众追捧。《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衍生出了小说、漫画、游戏、玩具等,不止作为电影存在,还成为20世纪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

2014年11月《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影片基于理论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该影片于2014年11月7日北美上映,2014年11月12日中国大陆上映。

其实,在美国以《星球大战》以及《星际穿越》为代表的科幻电影还被称作“科幻大片”,其中的设计场景宏大,主题简单,就是好与恶,美与丑,保护与被保护,伤害与被伤害的争斗,主人公一定是正确的哦,一定是有情感的,还会穿插一点爱情戏份,一定是有超人的力量,最后总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最后胜利。孤胆英雄,亦或是天外来客。具有超能力也就很自然了。美国的文化特质在这些科幻电影中就逐步渗透出来,而且从典型到经典。美国这些科幻大片给我们带来美轮美奂的宇宙画面,人逢绝境时的人性刻画,以及强劲震撼的音效,即紧张刺激,又惊叹宇宙之美。

我们相信美国的科幻大片确实是优秀,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风光几十年,并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美国在其文化输出中,科幻大片总是占有很高的比例。可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终于站出来了,一出手就是《流浪地球》,在“硬科幻”上首先叫板,这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胆略和勇气。

《流浪地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一步就跨入科幻大片的行列,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票房一路高歌领先,目前已达46亿多。关键是在共同的关注的宇宙、地球、存亡、灾难这一重大题材上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思维和中国价值观的全面展示。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也是划时代的。

 

三、《流浪地球》从科幻文学到科幻电影的创新与突破

我忽然觉得,如果我们把“流浪地球”作为一种概念看,会有多少种解读。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理解和看法。从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到郭帆电影的《流浪地球》,实际上是一种跨越,跨越了不仅仅是文体表达,更重要的是理念呈现。刘慈欣的小说叙事宏大,设想非凡,语言表述亦非画面感。在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幻想和幻觉与作品中的真实也变得实际可行。原著中设想的这个延续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要经历一百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在小说中就是一个理念,故事的述说也只能是片段。所以,小说只剪切“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叛乱”“流浪时代”几个章节发生的事件来叙述,对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来说也仅仅是“片段”或者“切片”。小说中的表现没有更多具体的描述,甚至所有人的衣着装束都没有具体涉及。到是地球轨道发动机还有一些描述。小说这样写到:“我们的船继续航行,到了地球黑夜的部分,在这里,阳光和地球发动机的光柱都照不到,在大西洋清凉的海风中,我们这些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星空。天啊,那是怎样的景象啊,美得让我们心醉。小星老师一手搂着我们,一手指着星空,看,孩子们,那就是半人马座,那就是比邻星,那就是我们的新家!说完她哭了起来,我们也都跟着哭了,周围的水手和船长,这些铁打的汉子也流下了眼泪。所有的人都用泪眼探望着老师指的方向,星空在泪水中扭曲抖动,惟有那个星星是不动的,那是黑夜大海狂浪中远方陆地的灯塔,那是冰雪荒原中快要冻死的孤独旅人前方隐现的火光,那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是人类在未来一百代人的苦海中惟一的希望和支撑……在回家的航程中,我们看到了启航的第一个信号:夜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彗星,那是月球。人类带不走月球,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它推离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月球上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彗尾使大海笼罩在一片蓝光之中,群星看不见了。月球移动产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冲天,我们改乘飞机向南半球的家飞去。我们一下飞机,就被地球发动机的光柱照得睁不开眼,这些光柱比以前亮了几倍,而且所有光柱都由倾斜变成笔直。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地球上路了,人类上路了。”

可是,我们通过电影《流浪地球》看到的却不是一样的。地下城繁忙有序的生活,大商城一样的层次结构,上下运行的电梯结构,厚重的大铁门开启关闭的震动感,有力而灵活的大运载车迎面开来。都是那么震撼和激情,这是小说上没有的,视觉效果超出阅读效果。电影是需要故事支撑,故事是需要人物参与,于是就出现了一串人物的名字:刘培强、马卡洛夫、王磊、韩子昂、刘启、韩朵朵、蒂姆、周倩、李一一、何连科、张小强、赵志刚、黄明、黄国盛、空间站军官甲、安检甲、轨道车司机、中国救援队员甲等等。这些名字就是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没有的。小说变成电影就成了另一种创作,保留了只是需要保留的外壳和流浪地球计划的概念,而具体内容和故事的延展,冲突的发生都需电影表现,一些特技效果还需要通过特殊手段才能达到。这里的含金量虽不是原创却胜似原创,有些创新和突破比原创更可贵更有价值。

在电影《流浪地球》出笼之前,国产科幻片的制作仍停留在“软科幻”阶段,即便是那些曾经市场表现较好的作品,也往往和“硬科幻”毫不沾边,甚至在“软科幻”领域里也属于披着科幻外皮的类型剧。所谓软科幻、硬科幻的概念可以这样认识:一般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则视为软科幻。如果科幻元素可以支撑起整个故事,逻辑也是从科幻本身演绎出来的,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可以看作是硬科幻,比如美国几部重要的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所以该系列作品也属于硬科幻题材。与“硬科幻”对应的“软科幻”,则更多是以科幻元素作为其外在形式,故事内核与科幻就没什么关系了。说到底,软科幻的影视作品大多还是以生活为主题,诉说的是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的一些人生际遇。而硬科幻则往往取材于太空、星际、航天员、大型星际发动机等。

《流浪地球》在这个硬科幻上就做了了不起的创新和创造的努力。据透露《流浪地球》筹备期间就做了大量工作,拍摄前,团队制作了8000余格的分镜,30多分钟的动态预览,详尽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案以及以镜头为单位的统筹和通告单等,所有的这些工业化流程的探索和准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的浪费并提高工作效率。影片中行星发动机的直径多达十几公里,难以想象的庞大全貌让人充满好奇。而为了呈现这一奇观,美术团队设计了十几版不同方案,从线稿到上色、动态预览,再到特效实现。影片中所有的道具,几乎没有哪件是可以直接买到的。也因此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了10000件道具来满足拍摄的需求,导演更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流浪地球》除了票房的优异表现以外,更多的是从文化层面上带来突破和创新,为今后的科幻电影带了一个好头。并竖起一根有高度有品质的标杆,甚至成为一个赶超美国科幻大片的起点,亦或是集结号。这样看来,《流浪地球》的意义和影响力决不会仅仅是当下一片喝彩声。

 

四、《流浪地球》花开一朵,不同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精彩

正真的中国科幻电影终于在2019的开年打开了大门,拉开了序幕。那么中国科幻电影又会怎样呢?那就听听来自不同方向和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看看他们是怎样如是说的?

作家,《流浪地球》小说原创作者刘慈欣说:“一次全新的再创作,出乎意料的成功。很难相信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拍的大成本科幻片,作为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很是鼓舞人心,进步主要在特效、科幻理念和如何用中国人的情怀讲故事”。

“硬科幻电影或硬科幻小说,指的是它建立在以科技为基础的想象上,里面的科幻和科技不是一张皮。《流浪地球》就是这样,你把其中的科技内容,比如太阳系的行星,地球的航行,特别是最后木星那一段抽走了,故事就不成立了。其实我们都不缺,现在我们的技术很不错了,钱的话其实也不缺,最缺的就是对科幻的一种情怀

“电影融入了许多原来没有的内涵和深度,比如将中国人对家园、对亲人的感情在宇宙尺度、太空尺度上表现出来,这是原小说中没有的,也是电影的一个很大的成功。”

 

导演郭帆说:“我看中的《流浪地球》的文化内涵。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看上去是奇思妙想,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许多西方同类型的片子里,当地球面对全球性的危机时,通常的思维是放弃地球离开,而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和西方是不一样的。”

“花费四年时间打造,其间遭遇的最大困难是来自各方的质疑,希望社会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新生的中国科幻大片。就像火车刚发明时还没有马车跑得快,但如果没有当年那辆火车,就没有今天的高铁。”

“国产科幻电影与好莱坞大片在制作上有着二三十年的差距,但是如果与好莱坞的顶级科幻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诺兰等人相比较的话,恐怕还有一百年的差距。但我们能够写出《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说明我们并不缺乏想象力,而且缺乏电影制作的技术,以及拍摄科幻片的经验。”

“《流浪地球》目前面向的主要是国内的观众,在北美上映并不能说明‘走出去’了,这只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开始。希望与中国电影工业一同进步,努力拍出全球视角的科幻大片,真正实现国产科幻电影走向全球。希望刘慈欣能够继续授权,这样才能让主创团队开展《流浪地球》的续集创作!”

“两万多字的小说却呈现出了极其宏大的世界观。不过电影最核心的展现还是人物和情感。如果讲述核心不是人的话,就很容易变成科教片了。所以想跟随人的视角去接触这个世界,感受情节,以人物为核心,从人物出发,也是和小说最大的不同。”

 

制片人龚格尔说:“郭帆之前没拍过这类电影,但人不能通过经验判断,我觉得他对于内在视觉化的想法和方向性的把握都很准,而且他从来对目标都不动摇,他的执行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一流的。不管他做什么项目,我都支持。”

“《流浪地球》对我来说,有一种宿命的东西。我母亲病逝之前她在昏迷中突然清醒了,说我儿子非常优秀,那是我听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觉得我得完成母亲对我的期待,我必须做好。”

“2016年1月底形成了第1稿。我们拿出剧本的速度甚至让出品方很惊讶,导演强烈的把握了剧本的方向和他的需求。之后开始每隔一周就交一个新版本,最终剧本写了10稿,每稿10版,一共100版,所以我们每个人最起码写了100万字。2016年4月,我们向中影制片部门的负责人做了一次剧本阐述,整个剧本由我和郭帆表演了一遍,大概历时两个小时,到最后动情之处,不仅我们表演的人很哽咽,现场所有的人都哭了。”

 

编剧严东旭说:“我们整个主创团队、制作团队都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我们在日后创作中也会更严谨地避免科学错误。但我个人观点是,科幻片的重点不是在于科学,而是在于幻想,基于科学原理的幻想,而且科幻片也有分“硬科幻”和“软科幻”。我们希望《流浪地球》在幻想上更接近事实,在创作时也感谢科学顾问团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如果真的有特别大的毛病,我们事后也会做检讨,希望以后的作品不要再犯”。

 

演员吴京说:“作为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地球的基石。我们要靠自己的肩膀撑起这个地球来,这是一个男子汉和英雄要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素质。”

“像这种科幻电影,如果我们不拍,就没人拍了。有人说,吴京你不怕拍坏了把你毁了吗?我说我不怕,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

“中国登上了月球背面,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这些科学成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中国电影制作人制作过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七千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它至少在科幻电影界给七千人培养了基本知识,未来,这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演员徐峥说:“真的是里程碑式的电影,绝对是世界级别的。为中国的年轻导演郭帆及主创团队感到骄傲并深深的表示敬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发布会上对外媒记者说的事情应该问相关主管部门。接着她说:“我知道现在大火的电影是,不知道你看过没,建议你去看一下”。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撰文说:“《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国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作为中国电影升级换代,尤其是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标志性作品,其对于中国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意义,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地显示出来”。

 

著名影评人、编剧张小北说:“好莱坞跟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之间是有差距的,好莱坞大概从3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而且是自我复制的电影工业体系了。而内地电影工业大概是在2010年前后才刚刚初具规模,时间相差了80年。经历这么一个漫长时期,好莱坞的特效行业从特技摄影、模型制作、特效化妆等诸多细分领域都已经形成了精细的专业分工,在技术与艺术上的磨合也走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在国内,则缺乏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有技术与创意的主导型科幻片从业人员。从本质上,中美科幻片之间的差距的不只是一流水准的大制作,而是整个电影产业工业化专业体系的构建。即便差距如此之大,但国产电影或电视剧过去却并未思考如何补齐这块短板。而只有具备批量制造科幻电影的能力,才能说一个国家的整体电影工业的进步。”

 

倜傥老小子:“《流浪地球》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技术上的整合与创造,是能够拍出好莱坞级别的特效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至此,困扰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将不再是技术。二是用好莱坞式的科幻电影表达方式,是可以表达东方价值观的。在好莱坞科幻一家独大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价值观,都是西方的,但现在,在这个领域,这种垄断被打破了,以后我们可以以类似的方法,弘扬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了”。

 

杨利伟说:“我也看过其他国家的一些太空主题的影片,我觉得《流浪地球》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家园的一种独特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团队精神,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的科幻作品出现。首先,艺术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科幻文学、科幻电影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有科学依据的。这部科幻电影,先不去看电影里的科幻情节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仅从表现形式上就值得我们去推广,因为在科学的基础上去发挥人的想象空间,可以更好引领科技的发展”。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说:“如果把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发电量都用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需要连续工作近29万亿年。而宇宙年龄大概是130亿年。总之,带着地球去流浪,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行星发动机要承担这一任务,那得无比厉害才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说:“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素反应,聚合成一个质量素更重的核素。重核只能分裂生成两个轻于母核的核素。从现代核物理知识来看,90号以上的元素有裂变趋势,10号以下的元素有聚变趋势。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看来,这样的行星发动机,目前只能出现在科幻中了”。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针对片尾点燃木星的惊险刺激情节说,我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燃木星,毕竟核聚变反应需要使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火。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功率足够强大才行。按照这一思路,点燃木星的速度确实更快,但惊险程度就会少了几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说:“《流浪地球》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学部长高晓虹说: “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底气。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的性格和中华文化的气魄”。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作。书写方式、制作方式都做了颠覆性、创新性的表达,体现了大格局、大思维、大手笔、大主题,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创作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科技日报》综合各方面看法后指出: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更多指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而不是现有的科学理论。科幻作品的科普功能,更多是激发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不是对现有科学技术进行讲解说明。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科幻电影引起这么热闹的讨论,还是第一次。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很多观众对其中的科学情节非常关注。探讨过程中,一些干巴巴的科学问题也变得有趣起来。尤其是片中最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是利用成千上万个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尽管带着地球去流浪科学上并不现实,但它所引发的公众对科学的热情,已足以令人欣慰。甚至引来国人对今后的中国科幻电影有了更多的期待。

 

《光明日报》刊文说:《流浪地球》的热映,展现的不仅是科幻类型电影的突破,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好评如潮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外国媒体对《流浪地球》也有着自己的发声:《纽约时报》文章将中国科幻电影与今年我国太空探索取得巨大进展联系起来,说,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电影中,也是科幻小说的后来者,但是,这种情况即将改变。《流浪地球》将成为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开始。尽管中国太空探索曾经落后美国和俄罗斯几十年,但现在,正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加入,甚至领导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美国好莱坞新闻前线《deadline》在关注中国贺岁档电影时,但是文章认为,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十多部影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史诗级巨制《流浪地球》,它可能会成为引爆本土科幻电影行业的突破点。

 

印度媒体《News18》:《流浪地球》的故事是在影迷熟悉的前提下展开的。暗淡的未来,垂死的人性,几位勇敢的战士,尖端的技术和过度使用的梗:所有的准备都必然会遇到系统性的缺陷。但是,《流浪的地球》的故事情节中确实有一个前所未见的元素,正如我们所知,地球正被带进另一个太阳系。由于中国的科幻电影仍处于萌芽阶段,宝莱坞肯定能从中得到启示。

 

香港《南华早报》的文章更不吝惜夸奖,称《流浪地球》是一部史诗级的中国科幻电影,充斥着各种特效,堪比好莱坞太空大片《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曾经预期十的年,随着《流浪地球》的出现,这漫长的等待已经提前结束。

 

以上从多方面的不同角度的人和媒体,谈了对《流浪地球》的看法,其实还有很多,包括很多反面意见。这只是一种呈现,不能说明什么。早在2016年,也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科幻电影就该上映了,可惜直到现在也没有上映。原本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应该提前三年实现的,现在却让《流浪地球》拔了头筹,这也是好事。好的开头会带来更多好的收获。今年有可能上映的科幻电影有导演张小北改编自同名漫画的《拓星者》,有导演吴炫辉的《明日战记》,还有导演滕华涛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的《上海堡垒》等等。我们期待这些科幻片能在《流浪地球》的基础上更上一城楼,甚至超过现在的票房记录,正真比肩美国好莱坞的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开了个好头,中国的科幻大片还看明天。

2019-4-21(古盐河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