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世远的头像

胡世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06
分享

闲话立秋

◎胡世远

想到凉爽,想到秋天的颜色,带来心动的声音。

还好,赶在今年的立秋之前,我终于能够一瘸一拐地下地行走了。

由于突发痛风,将近一周时间,我只能在床上躺着,不管你听不听话,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于是百度过来的饮食菜谱便派上了用场。单调的菜系、单调的水果和同样单调的安静,一切只能接受。所谓的“病来如山倒”,还真由不得你不信。

反正这几天,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自由真好。还有就是切断零食的日子,每天晚上我都带着或多或少的饥饿入眠。尽管有些不适应,但看到无辜的脚在发出疼痛的尖叫,一刹那我默然了。

但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

清晨起来,望见镜子里的缀满胡须的男人,我需要和他再次确认眼神。快要立秋了,春天的火焰还在一个人的体内,它和我们一样,等待着时间、路径和对生活的信心。

从春天的抗疫战争,到江南的洪水肆虐,这个春夏之路漫长而艰难。倾举国之力,驰援武汉。上保河南,下保江苏,是安徽人民再次扛起了所有,顷刻间绿野变汪洋,房屋农田被淹没……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家园的美好,才会体会到祖国的伟大。

第一次感知封城,这是党和政府的英明决定。从内心里凝成一股绳,我们加油,我们挺住,就像在群山之中,我们听见生命的回声,祖国呼唤,我们答应。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践行初心使命 让党旗在防汛抗洪一线高高飘扬。

你看,一想到这么多的共产党人正在冲锋陷阵,我们的全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如何让一滴水永不干涸,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放入大海。无数个一雨成秋的日子,像一片叶子在黑夜里摸索,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谁拿走了红苹果?

想入非非的石头,只顾听星星唱歌。那不期而遇的风,将平静的水面激活。囤积多年的缄默,在最饱满时漫过江河。

飞翔的翅膀也有羽毛飘落,那个易碎的,是瓷器,而不是我。

这不是胡思乱想,更多的可能,乘上一匹快马,追赶地面的草、山巅开出鲜艳的花。

我唯一可以做的事:对生活充满感激,用感恩和韧性战胜我和我曾经的脆弱。

就像此刻这样,以前偏瘦的衣服可以重新穿上,吃饭也不再挑三拣四,某种力量,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向同一天空生长。

昨天我找到三张照片,分别是2018年、2019年和2010年的,发到朋友圈之后,竟然比我的诗歌反响要好。前两张是我在文学院新锐班和高研班的留影,后一张则是参加影视编剧班学习期间,去丹东影视基地采风时抓拍的瞬间:双手支在石碾子上,整个身体腾空而起。十年前我还是个身体棒棒的小伙子,现在早已不敢再去比划了。

那也是发生在秋天的事。 感谢当时的同学,来自大连的杨梅教授巧手拍摄。

二姐从家里找到两张父亲生前的老照片,用手机翻拍后发在微信群里。照片很模糊,模糊到不仔细去看,就只能看个轮廓。

这将近三十年前的照片,我早已没有了印象。可那个夏天的温度一直没有冷却,当年乡下的土坯房我依然记得,那个被我们称作父亲的人我依然记得。

父亲永远是站立的!如同我诗中乡下的池塘,无论干涸,还是远走他乡,这都影响不了,我呼吸着故乡的月亮。

翻看微信,看到近期来自文学的好消息。老乡、兄长、著名军旅作家徐贵祥的中篇小说《班务会》刊发《中国作家》第八期;老乡、兄长、著名作家陈斌先的中篇小说《大道氾兮》刊发在第八期的《飞天》头条;寿县作协主席黄丹丹的短篇小说《秋分》刊发第七期《椰城》;更为愉悦的是,丹丹之女若兮发表一篇浅批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有理有据,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此乃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立秋到了。我们和庚子年的春夏挥手,所有的灾难终将过去,一切将回归平安吉祥。

我们内心的激情仿佛榨干水分的草,随时可以为梦想燃烧。

立秋了,听吧,野草在歌唱!那些追赶阳光的人多像藤蔓,千丝万缕地缠在老树上。

“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这是里尔克的预感。我需要即刻动身,去寻找。

能够相遇,就已经很好。世界需要更好的你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