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朗读对于老郑太不陌生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们朗诵群有一个参加电视台朗读的名额。
听到这个消息,老郑高兴的了不得了。
他是那么向往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啊。这好消息来的如此之快,让老郑措手不及了。
是没有准备好吗?
不,为了这一天,他下了多少功夫啊。
是的。上中学的时候,老郑就爱好上了朗诵。
“爱读课文。”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对父母说。
说来也怪,老郑确实爱读课文,爱到上语文课的时候,回回举手,要求读课文,这是和许多同学不同的,人家听老师问:“下面找同学朗读课文。”许多同学都缩着脑袋,恐怕老师叫到自己。可是,老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主动举手要求读,老师有的时候故意不叫他。
私下里,老郑不满意的问老师“为什么?”老师笑着说:“让给别的同学吧。”
老师还是喜欢老郑有爱读课文兴趣的,他也对老郑的朗读水平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老师去别的地方讲朗读课,就会带上老郑他们的朗诵兴趣小组成员,老师讲,老郑他们朗读,老师讲评和示范。
这个爱好老郑在毕业分配进厂后,依然坚持这样做。他利用家里买来的录音机,朗读录音,然后听,自己发现问题,也给别人听,挑毛病,然后改。
单位要举办节日文艺汇演,老郑上报了配乐诗朗诵节目。车间工会谢主席高兴的不得了,她听过老郑的朗读,水平了的。这样,不仅车间的节目有了着落,而且,她相信,肯定出彩。
老郑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给谢主席高兴坏了。
老郑也出了名。找他请教朗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先是和老郑一个班组的马大姐找他,让他培养一下她的儿子,据说,他儿子也喜好朗诵。
盛情难却。老郑如约而至。他先让马姐的儿子读一篇文章听听。他朗读的是鲁迅的小说《药》的片段。
老郑评价说,不错吗,可是,有不到位的地方,“乌蓝的天,是什么颜色的呢?”马姐的儿子一时语塞了。“说不出来,就是没有感觉,怎么可以读出意境呢?”
还有一次,是邻居的孩子要参加演出,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老郑听了她的朗读后,沉默不语,忽然说:“有一处读音不对。”邻居的孩子又小声的读了一遍,好像不知道哪一处。
“不知道吧,告诉你,就是羽扇纶巾的‘纶guan’,不读纶lun,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如果词义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读出感觉来。读音不准是不可以原谅的。要在朗读之前做好案头工作,对拿不准的字词,要查阅工具书,弄准。”
在一次朗读课后,学员们不约而同的留手机号码,建立了微信群。
呵,群里热闹极了。你一段,我一段,都发到群里,让大家欣赏。
老郑发的都是自己的学习体会。譬如,他发了曹灿大师关于朗诵的体会:亲切口语、鲜明节奏、拟人状物、绘声绘色。
有人符合着点赞。也有的人锣边,“来一个。听听,咋样?”
老郑知道该“来一个了。”
他将自己朗读过的作品在脑海里搜索了一回,决定朗诵李白的诗《将进酒》。他曾经在一次诗歌朗诵获奖之后,表演《将进酒》获得了好评。
他的朗诵赢得了点赞。
一个网名“莺歌”的网友,提问:“为什么李白作‘将进酒’之诗?”
老郑回复大家:“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另:回复@莺歌: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莺歌”的网友点赞了。
这次,为了这个参加电视台“朗读者”名额的产生,群里举办了比赛,才有了视频发群里大家投票选的方式,第一名参加活动。
老郑是激动的准备着,为此,查看了大量的诗歌,挑选适合朗读者节目,也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一次,一次的准备着。在规定时间内的前一天,在群里发了视频。
评选结果出来了。
老郑第一,网名莺歌的网友第二。两人之差一票。
老郑注意到了莺歌网友的视频:《海燕》。
他觉着朗诵的人怎么那么熟悉啊?
想起来了,就是曾经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人,“这个人,就是那个邻居的孩子。”
老郑在群里发了声明:由于自己有事情,不能参加朗读者了。
结果是自然的,莺歌网友顶替参加了。
老郑推开了邻居家的门,邻居热情的接待他。
在和父母的聊天中,他们还回想起了老郑辅导孩子的事。
父母告诉老郑:“要去电视台参加朗读者了,一天到晚在阳台上练呢。”
“你们知道什么啊,郑叔让给了我,该他去的。”莺歌手里拿着稿子,不高兴的对父母说。
“啊,怎么回事啊?”父母吃惊的问女儿。
女儿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他们听,父母感激的不知道怎么好。
“嗨,我就是找乐子,是个喜好。再努力还能咋样?”老郑说:“可你不同,有天赋,又努力,有前途啊。”
老郑和莺歌有事到阳台上说去了。父母忙着给他们烧水喝。
老郑示意莺歌不要再谢什么了。然后,对莺歌严肃的说:“你的准备有三,一是选好作品。适合自己的。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过,滚瓜烂熟。三是上台要随心所欲,尽情发挥啊。”
莺歌点头示意同意。然后,和老郑商量她的作品选择的合适不合适。
父母他们送沏好的茶水来了。
莺歌选的作品是诗歌《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这个作品适合朗诵者的主题,莺歌也曾经在学校演出过。这个作品也是老郑喜欢经常表演的,他们一遍一遍的读、听、讨论着。
放在阳台凳子上的水都晾了,父母也不忍心打扰他们爷俩。
直到一边讨论一边联系比较满意为止。
此时,老郑才忽然发现天都黑了,灯光都亮了,他起身和莺歌告辞。
意味深长的说:“天黑了,才显出灯光可贵。”
莺歌说:“是的,天亮了,就看不见灯光了。”
他们都期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她会成功的。”老郑坚定的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