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雪峰的头像

石雪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23
分享

黄梅乡曲黄梅戏

·散文·

黄梅乡曲黄梅戏

石雪峰

提起黄梅戏,想必你就能随口溜出个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天仙配》唱段中的旋律,是多么甜润多么婉转,多么让你情不自禁地参与唱和之中啊。

黄梅戏与全国许多流行剧种一样也是以地名命名的。但是,

由于人们的主观臆断和某些媒体的误导,不少人因严凤英、王少舫等大家和《天仙配》、《女驸马》及《牛郎织女》等名剧均出自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原因,误以为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地方戏,甚至将湖北省黄梅县这个行政区划都划归到安徽省安庆地区名下。其实,黄梅戏是地地道道的黄梅地方戏。该戏明末清初起源于黄梅县北部山区。黄梅县因境内黄土山上多生黄梅树而得县名,黄梅戏因起源于黄梅县而得戏名。黄梅戏当初就像一个黄毛丫头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才出落得亭亭玉立,人见人爱。它萌发于明末,起根发苗时还没有大号,乳名就叫采茶戏、黄梅调、黄梅腔等,是境内青年男女上山采茶、砍柴时因情而生的互答对唱,以打发单调劳动之寂寞。

采茶调,开始多由一人独唱或男女二人清唱,后来,人们发现其曲调柔和,婉转清新,易于传唱,便应用它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如在社日酬神或四时八节中将其搬上草台,由男女二人坐唱,坐唱时配以笛子等极简单的乐器。随着这一形式的颇受欢迎,很快便从北部山区传到南部长江冲积平原上,参演采茶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行当也随之发展,由“两小”(小丑、小旦两个角色)发展到“三小”(在两小基础上加一个小生),随后发展“三打七唱”,即一台戏里由三人执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称为“三打”,由七人在台上演唱,称为“七唱”。到了清代中前期,由于黄梅连年发大水,聪明的黄梅人便利用其作为逃荒讨饭的一门手艺,由连厢、渔鼓、二胡配之,或兄妹哥嫂、或姑嫂妯娌、或平常要好的几人组合,三两一群、五七结伴,去到江南赣皖结合部山区沿门乞唱,以求糊口度日。是这些逃水荒的艺人将黄梅戏的雏形流播到黄梅周边十多个省数十个地区几百个县市,最终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由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艺术家用《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等多部经典剧目将其推向高峰。关于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史上有两处铁的记载可以佐证。一是清道光到咸丰年间曾任安徽石埭、东流和繁昌知县何元炳在他的《焦桐别墅诗稿》里以《七绝·下河调黄梅腔》赞道:“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一是民国十年版的安徽省《宿松县志》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每逢场作戏时亦或有习之者……’”这两段文字都明确提出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清乾隆年间黄梅孔垄女子邢绣娘将黄梅采茶戏演得出神化入,获乾隆皇帝钦赐“采茶名伶”匾额,之后大批文人墨客慕其名乐为其戏班子撰写剧本,而且写的大多是发生在黄梅及其周边地区的新人新事,如《打猪草》、《夫妻观灯》、《蔡鸣凤辞店》、《王小六打豆腐》等。至清末,黄梅已形成了“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剧本之雏形,并传唱大江南北。而真正将黄梅戏“烧”为高台大戏的最后一把火则有安徽人的功劳。民国年间到全国解放前,黄梅戏名实际已取代流传了几百年的黄梅采茶戏名,一举跻身全国高台大戏行列。人们不会忘记,全国解放前后,安庆地区以严凤英、潘景俐为首的一班英才将黄梅戏推向了高峰,特别是1955年前后,随着西洋乐和电子声光背景等搬上黄梅戏舞台,黄梅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1957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安徽黄梅戏剧团的《天仙配》、《打猪草》等一批剧目轰动沪城,稍后《天仙配》、《牛郎织女》等被拍成电影,黄梅戏借机一飞冲天,获得了与京、越、豫、评等大剧种平起平坐的资格。

全国解放后,黄梅县把黄梅戏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采取五大措施将“黄梅戏请回娘家来”。一是虚心向安徽等兄弟省学习,以高起点来发展黄梅戏。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梅多批次派出学员到安徽黄梅戏校学习,培养出易春华、吕金姣、黄东风、郭华阳、周洪年、吴红军等一大批扛鼎演员。其中国家一级演员周洪年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黄梅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组织专家学者挖掘整理黄梅戏传统剧目和戏曲理论,从基础工作做起,以强本固基。如著名黄梅戏理论家一人就从民间搜集整理出400多个黄梅戏剧目,使大量散失在民间的黄梅戏剧目得以传承,剧中人物形象得以鲜活。三是广泛建立黄梅戏剧团,形成县乡村三级都有黄梅戏剧团的可观局面。全县黄梅戏剧团高峰时多达三四百个之多,是所谓“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经常是“不化妆,不搭台,随时随地唱起来”,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戏剧文化生活。四是成立黄梅戏戏创室,配备专业人员研创黄梅戏。以现任黄梅戏创室主任湛志龙为首的一班戏创人员不负众望,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连续推出了《於老四与张二女》、《邢绣娘》、《守护真情》、《奴才大青天》、《传灯》和《大唐玄》等一批在国家和省市获奖的精典剧目。五是修建具有现代化功能的黄梅戏大剧院,建立全国性的黄梅戏演出中心,从阵地上强化故乡黄梅戏在全国的突出地位。

通过这些推陈出新措施,黄梅县的黄梅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8年,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在武昌向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黄梅戏折子戏《过界岭》,毛泽东看得饶有兴致,肯定剧中人物张二女和於老四有反封建礼教精神,给全剧以高度赞扬,并形象地惋惜说,黄梅戏是被大水淌到安徽去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黄梅戏·邢绣娘》被改编成25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并在央视热播后,黄梅县的黄梅戏进入了全国的千家万户。2006年,黄梅戏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日,黄梅戏与京、越、豫、评等五大华夏剧种的优美旋律在神州城乡到处回荡。一个剧种在全国被广泛传唱,并且长盛不衰,这是黄梅人对中华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

《於老四与张二女》剧照    王超摄

遍布全县的黄梅县黄梅戏草台班演出照  王超摄

功能齐全的、有黄梅戏演出中心之誉的黄梅县黄梅戏大剧院    王超摄

 

黄梅县作家协会石雪峰

通讯地址:黄梅县政协大院县作家协会

邮编:435500电话:18971706123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