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鲍八房传奇
石雪峰著
内容提要
鲍氏一族于明末避难隐于风云山下,在周围几十里荒无人烟之地,建起世外桃园鲍八房山庄。然而,鲍氏却有一个奇特“定律”,永远是长兄中年丧妻而未再娶,其底下七个弟媳轮流为其侍候起居,形成被外界称为的“国王和王妃制度”。到了第十三代鲍有德手上,亦未超脱这一“定律”,在一片“国王和他的妃子们”的议论声中,国王鲍有德和他的七个弟媳们却打破世俗观念,用纯真友爱之情激发出巨大的建设美丽乡村之热情,终将鲍八房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也使他们由世世代代自给自足的农民蜕变为月月拿薪金报酬的农工。
鲍八房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民居、既具古朴传统又有现代气息的观光农业,还有鲍八房厚重的文化底蕴,使鲍八房农家乐旅游业饮誉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不仅使鲍八房经济、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也为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引子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一斧辟将下去,三山五岳有序,五湖四海分明。不过,却因用力过猛,有一弹丸之地竟神奇飞走,不知殒落何方,任是踏破铁鞋,终无处寻也。
这地方的地形乃一大套四小的五只燕窝,《地脉学》上说是块风水宝地,上上品,拥有者必致大富大贵、万世其昌。其实,盘古开斧时,心里就有个小九九,他打算辟出这块小地方留给自己和儿孙享用。虽然这有点谋私之嫌,弄得不好落人口实,破坏自己在苍生面前的高大形象,但他又安慰自己,自己辛辛苦苦开天辟地,留块好地方过日子也不为过,玉帝老儿不也天天在灵宵宝殿里饮酒作乐,把天下最漂亮的女人据为妻室,让儿孙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么?谁知事不尽人意,竟让它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飞得无影无踪,找遍九州,终无结果,实在可惜。盘古未得到这宝地,心有不甘,便念动咒语:“要想发,一万八。”一万八千年后,这块宝地的意念恐怕早就淡化了,谁还会去惦记它呢?我得不到,别人也莫想染指。唯独在此事上,盘古人品瞬间扭曲,私心竟突然膨胀起来。
不料,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年后,也就是而今的四百年前,这块风水宝地竟被鲍氏一族意外觅得,经十几代人经略,如今大红大紫。
一
大约是端午节后的某日上午,不才在树影斑驳的县城街道上行走,一个多时不见的老友将我拉到街边,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写家先生(多年来他一直把作家称为写家,我已习惯),我那山旮里有个村民小组叫鲍八房,那里有个“国王”,他和他的妃子们故事多多,去写篇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吧,那可有意思了。你的笔头硬,相信你写得出味道,期待!
老友长期在本县一个山区乡政府主政,而且是那里土生土长的,官在那里做的顶了天,无法再大。过去他给我提供了不少新闻写作线索,一提一个准,有的还得了大奖。可是,这回怎么发疯似的扯出个“国王和他的妃子们”的文学线索来,而且还强调是真人真事的?如今乃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共和国,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实行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由人民当家作主,吃公家饭的干部,上至国家公务员下至村组领头雁,都是人民的勤务兵,何来国王和王妃?这事令人匪夷所思,着实让我前思后想了好几天,去还是不去,总也举棋不定。不过最终想到老友是个稳健派,他从不打诳语,他说那个地方有“国王”有“妃子”,那一定就是有吧,而且其故事肯定让人眼花缭乱,丰富多彩。如此想来,我就决定前去探个究竟,看看那国王和他的妃子们之间有何种纽丝,有何种根根叶叶。本人乃记者出身,写诸如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这种真人真事的东西,不说是拿手好戏,至少是轻车熟路,岂能放过良机?
来到后山,老友很热情地招待,在乡政府定点小餐馆陪我进早餐,吃了一顿螺蛳肉熬粥加南瓜饼,并派了一包三十元价位的黄鹤楼香烟,之后,他不无遗憾地说他成天穷忙活,理应陪我前往鲍八房,可叫多如牛毛的事儿缠得实在脱不开身,只好派乡里的秘书和司机把我送到国王那儿去,嘱我一定要在那里多住些日子,像他在那里蹲点一样,和鲍八房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聊天,直到把国王和他的妃子们的故事点点滴滴搞清楚为止。原则是不清楚不下山。他说他已跟国王和他的妃子们打了招呼,保证他们热情接待,吃喝住行和采访事宜他们会安排得好好的。
离开乡政府,乡里的小车跑了二十多里地,全是些弯弯曲曲忽高忽低的盘山路,沿途险象环生,自不必说。前面是一个隘口,公路断头了,那边有挖掘机在轰鸣,想必是在续修道路。小车停了下来,司机说,写家先生,对不起,只能到这里了,从这里往东走十五六里小道,过条山涧,就到了国王的小山村。我谢了司机,叫秘书跟司机一路回去,省得下午回程步行。司机说,那个不成,领导再三叮嘱我们,要将你安安全全送到地头方可回去,因此,不把你送到鲍八房交到国王的手里,就等于没有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回去是要挨批评的。我们领导的脾气你知道,批起人来从里到外,叫你一丝不挂,难为情。现在,我们将车锚在这里,步行将你送到鲍八房后我们再回来开车回乡政府,行啵?乡里的两位跟我商量。正纠结间,众人眼前一亮,来了位中年妇女,只见她穿着入时、肤色水灵、丰乳肥臀、貌若仙姑。她盯着小车牌号看了又看,然后主动上面来搭讪:“各位领导,要是我没猜错的话,想必这位就是来采访我家国王的写家先生吧?”(她和乡秘书以及后续的鲍八房人都这样称呼我,显然是受了乡里那位大头目的影响)她指着我问。她见帮我提着包的秘书欲言又止,便自我介绍,说她姓郝名贵芳,是国王家里的二弟媳,也就是外面所传的国王的妃子之一,今日奉了国王之命,一早来西边小镇采购食品以招待写家先生。说罢展示了一下篮子里的鱼肉和山药酱干之类。她自我介绍说她就是国王鲍有德的妃子,其坦率,让我们一下对她又陡增了几分好感。秘书和司机小声交换了一下意见,便由秘书交涉说,那好,那我们就此别过,写家先生就交给你了。中年妇女,不,现在应该叫她郝妃,她响亮答应说,好,我家国王正在家等写家先生。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最好是一起进山吃了饭再回去。郝妃的热情邀请被乡秘书婉言谢绝,他说他现在就必须赶回去,乡里马上要召开大会,有个文件起草稿还在他手里,这个文件等着在党委会上通过呢。郝妃便顺了乡秘书的意愿,但又不无诚意地邀请:“那好,我就不强人所难了,等到今年国庆节环山旅游公路通车时,再请你们到我鲍八房去做客。”
送走乡秘书和司机,我和郝妃上了向东的山间小道。郝妃很麻利,身姿婀娜,亭亭玉立,让同行人感觉这山路走得轻松,浑身舒服,一点都不觉得累。她在前面带路,不断提示叫我小心脚下。这路如同羊肠,忽隐忽现全挂在悬崖峭壁上,底下是流水潺潺的万丈深渊,令人目眩,心生怯意。时当夏至节令,却有少见的山岚飘渺,刚刚还能见到一副山花烂漫的景致,瞬间无有踪影,浓雾像幕布一样忽然拉上,遮得对面不见人。郝妃不走了,向后示意我也就此打住。她选了路边一块大石头,以纤纤玉手拉了一下我的胳膊,让我紧挨她坐下。她说:“浓雾起来了,看样子一时半会不得散,我要将你保护起来,此时可不得再前行,若强行赶山路,多有危险发生,尤其是像你们这些从城里下来的人,天晴气朗时都不善走高低不平的山路,而在能见度极低的雾天里更是无从下脚,弄得不好一脚踩空就下去了,还有野兽的冲撞,也是致命的。”她说她奉了国王的指示,必须对我的生命安全负责。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体香,这香气伴着山雾飘散,袭人但不冲脑。我问她这雾何时才能散去,她努力地看了看表,并以她的经验告诉我,现在九点,恐怕得要十一点左右才能散,那时日头准会出来,只要日头一照,山雾就会像妖怪见了天日一轰而散。
郝妃面容姣好,人苏朗,说话的声音甜润,善解人意,对人体贴,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女子。她见写家有急于赶路的意思,便对写家说,写家先生,你来不就是为了采访国王吗?不如趁这大雾遮山不能赶路的空儿,我把我家国王名字的来历讲给你听听,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你的采访就正式开始了,不耽误功夫啊,好呗?
写家说,想不到你对采访还蛮内行的。她说她在校读初中时是校广播站的广播员,还得到了县广播站专业老师的辅导,对新闻采访略知一二。写家说,那当然好,便依你。写家一边响应着,一边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准备将关键的人名地名称呼数字以及年月日等记录下来。写家采访时一向只记这些简单而又容易忘记的东西,而更详细的内容则等到采访结束后再一一录入采访本,那时一个人静下心来,凭记忆将细微末节的东西都搜括进来以备用,几十年来如此。何况此时大雾,笔记十分费力,要想多记不现实。
郝妃清了清嗓音,然后开讲。
国王是他小时的绰号。他的大名叫鲍有德。鲍有德住的小山村名叫鲍八房,属太平乡风云村,鲍八房是风云村第九村民小组。这个村民小组是个独立的自然村庄,在本县最偏远的北部,与两个外省外县搭界,几百年了向来只有八户人家,所以又叫鲍八房。如今,鲍八房五十多口人,差不多应该是全国最小的村民小组。说罢,郝妃朝对面指了指,告诉写家鲍八房就在对面的山凹里。这可能是郝妃平常说话的习惯动作,此时大雾障目,怎么能望得见对面山凹里的村庄呢?但她还是努力地指着那个方向,并要写家朝那个方向望去。
鲍八房人丁历来不算很旺,《鲍氏宗谱》记载,自明末至今代代单传,犹如青线吊葫芦,命悬一线。有德这一代的男人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说来也奇,从70年到73年,从大房到八房,每年上下半年各出生一个,全是男孩,而后才有十几个女孩出生。男孩子次序也没有变,有字派,依次叫有德、有才、有钱、有粮、有仁、有义、有方、有法。兄弟八个,年龄半岁一隔,相差不大。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一阵拖出拖进,热闹至极,硬是把个小山村给潮沉了。村子后面有一方三间房基大小的巨型麻石,突兀,孤立,想必是不知哪朝哪代一次地震运动,大石从后面的高山上滚落下来。却又鬼斧神工,石头顶部前面平坦,后面却凸起如一只座椅,座椅靠背上有一个圆且深的小洞。兄弟八个每日玩耍自然拿这块石头做道具。有德砍了一棵竹子,将他母亲做新娘时的红洋布盖头手巾撕开,做了一面旗帜,上书一个斗大的鲍字,又从父亲打猎所获的野鸡上扯下两根毛来插在帽子上,自做了国王。他坐在靠背椅上,野鸡毛在他头上颤动着,鲍字大旗在他身后飘扬着,几个大点的小妹在他两边扮着王后和王妃,年龄更小的妹妹则扮成丫鬟使女,七个小弟在下面扮着大臣,一字儿跪着抱拳秉报“国事”。国王威风凛凛,王后、王妃端庄秀丽,丫鬟使女伶牙俐齿,大臣中规中矩。场面甚是宏大,颇有戏文味道。大人们在场外看的笑得前冲后仰,还时不时报以喝彩声。从那时起,有德大名就被自然忽略,代之以国王叫开了。
鲍八房位于当地最大山脉风云山主峰脚下。风云山高一千七八百米,险峻,到处沟沟壑壑,悬崖峭壁如斧辟刀削,令人生畏。因而人烟稀少,方圆三四十里地除了鲍八房外听不到鸡鸣狗叫。如此闭塞且山路阻隔的地方,教育落后可想而知。因此,鲍八房的孩子们,直到上十岁生活能自理时才被送到山外读书,教学点离家老远老远,早出晚归自然不成,必须住读。不曾想,兄弟八个都不是读书的料,读到初中就到顶了,没有一个考上高中的,上大学就更是梦想。
鲍有德最先初中毕业,虚岁二十那年,经人介绍到江西一家私营农场打工。农场主丰老爹看见鲍有德人还灵性,更重要的是忠厚老实,就给他安排了一个技术活路,学开拖拉机耕田耙地打谷脱粒。鲍有德怕是天生与这行有缘,读书不怎么行,可一见拖拉机就喜欢得不得了,且极赋灵性,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这又让丰老爹喜欢得不得了。鲍有德呢也不辜负丰老爹,不但积极学习,而且很爱惜农机具,每天收工后,都把那台拖拉机擦得铮亮,不留一点腌臜。
农场主丰老爹有个独生女,名叫繁枝,长得赛过电影明星,摄人心魄,百看不厌。在校她是校花,天天都有求爱信塞进她的书包,写求爱信者,中间还包括那些不大正经的音乐和体育老师,这使她终日烦了又烦。也许是前世有缘,自打鲍有德进了家门,这丰繁枝就不喜欢念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在总场街上这里转转那里转转,甚至把书包都玩丢了,班主任老师多次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却毫无效果。这么标志的女娃成天在街头转悠,先生怕出事,经请示校长,与家长联系劝其退学。闺女不长进,这使丰老爹很没面子,便不愿在老师面前求情,退就退吧。丰老爹就赶紧与老伴商量,老两口一合计,打定了“由她去吧”的主意,因为她不愿读书,强行将她关在学校也是受罪。这下正中丰繁枝下怀,连剩在课桌抽屉里的书本都不要了,便退学跑回家。不到学校读书的丰繁枝,也不再到总场街上去混时光了,成天围着有德转。有德开机耕田,她到田畈里送茶送饭;有德在家擦洗机器,她递黄油抹布;有德下湖沟摸鱼捞虾,她拿鱼篓忙前忙后收获战利品;有德换下的脏衣脏裤,她抢着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家里有好吃的,她变戏法给有德留着,只要有德在家,她就跑到有德单身宿舍里磨磨蹭蹭没事找事。繁枝妈看出了“跟屁虫”的心思,就把女儿春心萌动的细节告诉当家的。这当家的哪是吃干饭的啊,从他挣下的这大基业就可以看出他是何等精明的一个人,两个年轻人的小九九早入了他的法眼。
农场主丰老爹最看着的是年轻人鲍有德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因此对这个未来的女婿儿满意度是与日俱增,心里已打定了把家业传给年轻人的主意。第三年秋收时节,待收回满畈金色稻谷后,一天晚上,农场主丰老爹特意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酒席,与有德漫谈对饮。在那里,鲍有德就叫鲍有德,不叫国王来着。酒过三巡,农场主丰老爹直话直说,有德呀,这三年来你在我家吃了不少苦,做了不少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外人都看得出,老汉我把你当儿子爱护,小子你把我当父亲敬重。我相信我的眼力,你是个可以信赖的后生,因此我想把我们家的女儿繁枝托付给你,不知你喜欢不喜欢这丫头。若是喜欢又同意娶她为妻,我俩连喝三杯,你叫我一声爹叫繁枝她娘一声妈,这事就算定了,若是只喜欢但不同意婚事,就只喝一杯,我也不勉强你,只当你俩为异姓兄妹,你还在我家继续当拖拉机手,就当我没讲这回事,大家还和睦相处,怎么样?我是与你商量,有不同意见只管直言说来,不要拐弯抹角。说罢,与有德走了一杯。
这好的事哪有不成的道理?何况平常有德早就受了繁枝频送的秋波,郎有情姐有意不在话下,如今自家大人从中穿针引线,岂不是水到渠成?当然,有德虽然也想着这番美事,但总觉得自己似乎配不上繁枝,担心繁枝年轻一时心血来潮,而后天长日久心生悔意。而自己想和她成百年之好,总怕是一厢情愿,像剃头挑子一头热,空想而已,这下听到丰老爹正儿八经提出此事,自是喜出望外,却又觉得似乎是喜从天降,大喜过望,竟一时傻乎乎的不知如何应承未来的岳父大人,两眼直勾勾的,像是磨子也压不出一个屁来一般。这下可把在一旁的丰繁枝急了。幸好,这繁枝读书不怎么地,可过日子心眼儿多,早就做好了帮助有德打圆场的准备。原来,下午他看见爹叫娘办酒席,而家里又没来客,估计爹是要跟有德讲她心中想的事了,就从半下午开始守候在堂屋,寸步不离,生怕有德不明老爹的意思,把好事给弄黄了。老爹和有德三杯酒还没喝了,繁枝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扑通扑通直跳,她烦躁不安,一会儿从堂屋跑到灶屋,一会儿又从灶屋跑到堂屋,末了实在是控制不住了,竟违抗了老爹叫她到场小卖部买烟的指令,跑到灶间把老妈拉到堂屋桌前坐下,从侧面她父亲瞧不见的位置不断地拉扯有德的衣角,向有德使眼色,在桌子底下连踩有德的脚,催有德改口,快将爹妈都叫上。有德脑子不笨,经繁枝一路暗中提示,心领神会,他给繁枝爹妈各筛了一杯酒,然后自己端起一杯酒来,壮着胆子怯生生地敬上去:“爹、妈,有德不辜负两老重托,一定对繁枝好,好到老。”有德改了口,实在是被繁枝暗地里逼得没法,一张脸胀得通红,才好不容易将那句关键的话儿挤了出来,虽然词儿不怎么美妙,意思却表达得完整。繁枝听到爹妈响亮地答应了一声“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亦喜亦羞的她,立马不顾大家闺秀的体面,举起双手恣意大喊:“耶,OK,my dear father and mother。”然后,伏在妈妈的背上抹眼泪,无端捶打她妈的背心。丰老爹在一旁看得心喜,忽然脸一板地问:“丫头,烟呢?”繁枝听爹一喊,才想起爹要她去分场小卖部买烟的事来,可是爹给的钱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便撒赖再要:“钱丢了,没钱怎么买,给钱呐。”丰老爹一边再给钱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说:“丫头啊,看来你长了心事,不把爹的事放在心上了。”繁枝就撒娇:“爹,那能呢,您的事比天还大一圈旋,我这就去给您买一大抱回来,把您抽得个醉熏熏的。”
女儿终身大事有了着落,做大人的一块心病总算除了,俩老直喜得一夜未曾合眼,一个床头,一个床尾,一唠唠到天放亮。腊月,丰老爹与鲍家大爹商量,择了个好日子,祭了天地祖宗,便把俩小的婚事给办了。婚房两地都设,以在江西农场这边居住为主。
“哎,写家先生我告诉你,我家大嫂漂亮得赛过天仙,时下那些个电影明星怎比得了我家大嫂的美貌,你别不相信,等会到了家里你看到了她的照片,就知道我没吹牛。”雾中难见郝妃当时的表情,但从她那自豪无比的声音里,完全可以揣摩出郝妃对大嫂的无限敬爱景仰之情。
“为什么要看照片,难道这几天她出了远门,人不在家里,要好些时候才能回来?”我连珠炮式地追问。
“哎,回不来了啊。”
“为什么回不来?”
“红颜命薄呗,她已过世好几年了。”郝妃不无遗憾地回答。
听了郝妃的话,写家的心往下一沉,为这样的绝代佳人香魂玉消感到万分惋惜。
郝妃接着讲,婚后第二年,我家大嫂繁枝生了个白胖胖的儿子,起名鲍天水。小家伙长得跟她娘一样,水灵灵的,粉扑扑的,人见人爱。自有了小天水,一家三代人其乐融融,那小日子过得叫人眼刺得很。谁知好景不长,就在儿子满三周岁那年,大嫂父母双双得了绝症。繁枝娘患的是胰腺癌,病势来得像梅雨时节江河涨水凶猛异常,还不到半年就跨鹤西游了。
在送走了繁枝娘后,农场主丰老爹把小两口叫至病床前,一手拉着一个,对女婿、女儿交待说,我身上的病我知道,只怕是就要随你娘去了,别再花钱诊了,钱也只能救有命的,救不了无命的,留点钱你们过日子吧。我这病就是座化钱炉,有几多化几多啊,你没听人说吗,得了癌,不怕官大,不怕钱多,终归是死路一条。可小两口哪能忍心见老爹被病魔拖死在床板上呢,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砸锅卖铁争取把爹的病治好啊。有德托了几多人才算找到一个新门路,和繁枝一起把老爹转到华中大都市武汉,在一家顶尖的医院找到了一个床位。给老爹主治的大夫是肾科专家,传是有起死回生之术。住了大半年,但终因老爹病入膏肓,一个劲地要往奈何桥上走,他说老伴在那里等他相会,怎么也唤不回头。
癌魔入室,人财两空。俩老这好一番闹腾,把丰家上百多万家产拖得水洗一空,不剩一个铜板。办完父亲丧事后,小两口身无分文,已无实力再续包农场,只好转让了承包合同,将所得款项还了父母诊病和丧事欠下的债务。好在此时鲍家七个弟弟在隔壁的农场承包了大片田地,有德一家搬了过去,与弟弟们合在一起,总算有了个落脚之地。可是,祸不单行,不久鲍八房老家又出了事,大爹病得要死,组里、族里一摊子事务必须要身为长子长孙的有德回去接替。有德是个大孝子,他当然要听爹的话回去料理,但又怕繁枝在山里住不惯,还有就是鲍家不载长媳那个死定律叫有德举棋不定。繁枝体谅丈夫的难处,但作为鲍家的长子长媳,在家族危难时刻必须要有担当,于是长劝短劝有德快快回去,并毅然带着儿子随丈夫一起回到了鲍八房,而带回来的唯一财产就是那辆见证他俩爱情的拖拉机。
大嫂丰繁枝婚前也回过几次鲍八房,那只是小住,如今回来就不走了,是安家落户,弟弟和陆续接进门的弟媳自然依着国王,叫她丰后。可是丰后不载福啊,在来鲍八房的第三年春天,就不幸从这条山路上掉下悬涯,一命归阴。
说这话时,郝妃十分伤心,一番哭泣之后她接着描述说:“那天的雾比今天还要大还要浓,我家国王有德在前面走,丰后嫂子牵着儿子的小手在后面跟,跟着跟着只听见小侄子一声惊叫,就不见了丰后的身影,等到大雾散去,才在涧底下游找到她的遗体。全家人哭得昏天黑地,国王有德更是搂着僵硬的大嫂,哭得死去活来,那个伤心场面简直无法描述。”
“国王鲍有德还这么年轻,这以后就没想到续弦,是不是没有合适的呀?”
“那倒也不是,有热心人曾经帮着张罗,可是我家国王有德无心再娶,他说他心中只有亡妻繁枝,容不下别的女人。再者还有社会上流传鲍家历来不载长媳的话语,周边一些知情人家还真不愿意将女儿嫁给鲍家做长媳,而一些有封建迷思想的女子也向后退缩,不想往这个火坑里跳,这些就是我家国王有德多年来一直打单身的综合原因。”
近处山涧里有娃娃鱼长一声短一声地“哭”个不停,更为郝妃讲述这段故事增添了几分悲哀氛围。
“贵芳——你们在哪——”
可能是天大雾,国王鲍有德放心不下,从家里寻找了过来。
听到国王的喊声,郝妃立马站起来放声回答:“我们在这——你先回去——雾快散了,我和写家先生马上就回来——”郝妃习惯性向对面山谷招手,尽管因雾远处的国王鲍有德根本看不到她,她还是使劲地挥动着她的玉臂。
“好的——日头出来——大雾散了——我就放心,记住——雾没完全散去就在原地不动,莫往前走啊——一步都不要走啊——那很危险——”
“知道了——你放心——”
望山跑死马,虽然二人声音接上了头,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可是隔了一个回字形大山涧,至少有上十多里地呢。
果真,这时东方突现一块蓝天,太阳从云缝中跳了出来,大雾像潮水一般急速退去。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尽收眼底,娃娃鱼嘎然止住了哭声,不再叫了,而刚才都闭口不作声的各类昆虫,此刻向着太阳大鸣大放,有杜鹃鸟儿就在我们头顶上方岩石上,从这树上向那树上扑翅飞腾。
二
好不容易来到鲍八房村,时已正午。
进村之前,先要跨过一条不宽的山涧。涧上横跨一座苍老的小石桥。小桥精致,桥下流水欢腾,只因对面有人群在欢迎我们,来不及欣赏勿勿而过。
村前广场上,早有一中年汉子率一群妇女在迎候。中年汉子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高一米七八上下,国字脸,眼大眉浓,面色和善。此时还穿着稻田靴,身上溅满泥点,像是刚刚从田间劳作回来的样子。看这场面,无须介绍,想必此人就是国王鲍有德了。
未等写家开口,中年汉子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欢迎,欢迎,写家先生,山路难走又遇大雾,可把您辛苦了。”他说,乡领导去年腊月就跟他打了招呼,只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怕浪费了写家先生的宝贵时间,推了几次推不脱,为了配合乡里宣传工作大局,没得法,只好被赶鸭子上架,还望写家先生见谅。
客套一番后,先自我介绍他叫鲍有德,然后指着身边一群妇女逐一介绍:老三有钱媳妇杨桂香,老四有粮媳妇吴麦燕,老五有仁媳妇赵小花、老六有义媳妇孙春柳、老七有方媳妇刘菊英、老八有法媳妇马腊梅。最后指着老二有才媳妇郝贵芳说,想必你们应该在路上就认识了,这里就不用我再介绍吧。郝妃马上接过话头说,不用,不用,我们已经认识两个多小时了,写家先生要在我们家住一阵子,还怕混不熟么。快人快语的郝妃郝贵芳说罢,就催国王鲍有德快领客人进屋落座,说是写家先生走了这么长山路,必定累得够戗。
走进鲍八房第一家是老大国王鲍有德家。一进门,便有三弟媳杨贵香端上热水客人洗手。鲍八房有族规,全族的公亲客人头尾两餐饭都在老大家吃,由老二到老八七对夫妻和大房有德父亲鲍大爹一起陪同,连同客人两张桌子厢起来对面开席。这是过年来客时族人齐毕的盛况,平常有德以下的七兄弟都到外地农场搞承包去了,在家的只有女将,因此今天就只办了一桌,家里现有的菜都上了桌,只差郝妃刚刚买回来的荤菜还是生的。这个一点也难不倒鲍八房人。鲍八房妯娌多,洗的洗,切的切,分散在老大家和对门老二家、隔壁老三家三口锅里煎炒炖煮,都是大锅大灶,不一刻工夫就好了,搬上来热腾腾香喷喷。
上席了,国王鲍有德把写家推到首席,一再示意客人不要推辞,鲍大爹二席,国王鲍有德挨写家坐三席,郝妃四席,杨妃、吴妃、赵妃上八椅,孙妃、刘妃和马妃下八椅。鲍家人热情,用自酿的糯米酒轮番把盏,不一会就把客人敬得有了几分醉意。
席散后,国王鲍有德安排写家到他的房里休息。房间很整洁,床帐被褥都是崭新的。看这阵式,可能是特意为写家新换的卧具。他对写家说,写家先生,先休息休息,下午让我父亲带你四处转转,熟悉熟悉情况,晚上看看我们鲍家的家谱,从明后天开始要采访谁,告诉我一声,我给你安排。
此刻不胜酒力的写家头昏沉沉的,确实想休息一会儿,就不客气地倒在床上了。约计睡了两个钟头,酒味消退,头脑清醒了许多,起来转转。窗前有书案桌,玻璃板下有国王和他妻子丰氏及儿子合影照。丰后丰繁枝果然貌赛天仙,那脸蛋俊俏得无可挑剔,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似乎能把你内心看个透,怪不得郝妃夸她大嫂赛过电影明星呢,怪不得国王鲍有德无意续弦呢。世上竟有这等美人坯子,真是不多见。看来,路上郝妃所言并非言过其辞。
鲍家房屋的深度约有十五米样子,这在乡村民居中比较少见。正室在堂屋左侧前部,后面为客房,右侧前部和中部分别是橱房和储藏室,后部乃洗漱间和卫生间。正房都为假三层。所谓假三层,即三楼只有半层高,不住人,是为房子雄势刻意为之。楼板都是鼓皮板(一种较薄的木板做成,起隔雨雪和灰尘之用)。二楼楼板全为结构紧密的棣树做成,一寸来厚,个字缝,朱红漆就,地道山乡风味。堂屋屏风后有后门,穿过小天井,有三间比正房稍短促些的二层楼房,这里是长辈生活的空间,右边住着爷辈,左边住着父辈。鲍家人的规矩就是儿子一旦成家立业,俩老就自动从前排退到后排,循规蹈矩,历来如此。随着长辈的后撤,他们所使用的老式家具也一并退到二线。鲍氏后排房子楼上楼下简直就是历朝历代家具及用物博物馆,最早明代的樟木雕花床尚有若干张,以樟树、栎树、桑树和株树等材质做成的衣柜、五屉柜、条几、八仙桌、太师椅房房都有,件件透亮,古香古色。而明清至民国年间的清花瓷和陶瓷坛坛罐罐更是多得无可计数,件件摆放有序,像是陈列一般。
正欣赏入神,鲍大爹来到跟前:“写家先生起来了,我说我们家酒香不上头嘛,过点量休息个把时辰准没事。这会儿头应该不晕了吧?走,我带你四处走走。老大有德整秧田去了,下午由我来陪同你。”
鲍家的房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很有一点年份,墙体两米高以下部分都系花岗岩麻石条砌成,上部由青一色的的火砖上顶,不怕风雨,坚固耐用。整个屋场形成一个巨大的四合院,座北朝南,前面一排十一间,正中三间为大门楼,大门开在正中间,没大事一般不打开,只有族里有重大活动才大开正门,以迎接要人或贵宾,平常出进只走两边耳门。此刻大门紧闭,两侧耳门大开。今天写家第一次进门时就是从正中洞开的大门进来的,享受了一回要人或贵宾待遇,当时不觉,此刻想起来还有点受宠若惊之感。大门楼两侧各有四间耳房,东侧四间靠里的一间为幼学堂,靠外边三间一联是小组会议室;西侧两联四间,靠外的一联两间是小组阅览室,里面书架排列整齐,分门别类码了很多书籍,还有很多报夹,读物很丰富的样子;靠里的一联两间是小组卫生室,设施齐全,整洁雅静。院里东西两侧各有十二间正房,每三间一联,东边四个单元分别住着老大、老三、老五、老七,西边四个单元分别住着老二、老四、老六、老八。后面十一间正房,亦分成三联,中间一联四间是祖堂,供着祖人的画像和牌位,是鲍氏家族祭祀和议论重要家族事务的地方,东侧一联三间是集体仓库,西侧一联四间是公共食堂。整个院子里所有房屋前面都有麻石条铺成的走廊,全院连成一体,晴天无日晒,雨天不湿脚。所有房屋墙体上部均为白底,描有花鸟虫鱼及民间故事图案,颇具文化氛围。院子正中有花坛鱼池,各色花草茂盛,鱼儿在假山缝隙间戏嘻。鲍家庭院深深,墙坚壁厚,俨然如一座城堡,夜间大门上闩套锁,十分紧扎。院落设计成这式样,是先人的安全匠心,即便在社会秩序不好的乱世,有贼人攻打,亦不得入,全院安然无恙。
“鲍大爹,这片房子古色古香的,建得有些年数了吧?”
“《鲍氏宗谱》记载是明朝末年建成的,算来整整有400年历史,以后只是修修补补,从未拆除重建。”鲍大爹指着花岗岩麻石条上的阴刻文字说,这上面有修建的年代,还有那火砖上也刻了字,那一年做的砖坯,事先在砖模上就留有年代凹槽字,块块都有,你看看就知。上前一看,果然有“明崇祯六年”、“明崇祯九年”直到“明崇祯十七年”字样。鲍家建房期间,应该正是以李闯王为首的农民起义风雷激荡、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年代。鲍大爹说,这得益于祖人,也得益于这里地处偏僻,山路难行,无有闲杂人员来这里折腾,几百年来这里没有土匪强盗出没,就连禽兽不如的日本侵略者当年也没烧杀到这里,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天下也从未在这里交过战。文革那年有一批红卫兵要来鲍八房破四旧,从城里出发还信誓旦旦要荡平鲍八房这封资修的最后堡垒,可过了来鲍八房的隘口没挪几步,有几个女孩险些掉下山涯,只好人人带着一身冷汗作罢回城,此后再无人动过打砸鲍八房念头。我们鲍家就行了这个时,经年累月建设,才有今天被列入省级古民居保护单位的价值。这两年,省、市、县有关部门又在做申请,做好将鲍八房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准备。鲍大爹不无自豪地说。
出得鲍家大门,与古典民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门前广场:广场南端有一露天舞台,舞台正中竖立一副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黄河的巨幅画像,画像下方书写“四项基本原则”巨幅标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行大字四十三个,黑体,红底黄字,鼓眼斗睛。舞台两侧各立一块长方形毛主席语录牌,左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右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舞台与鲍家大门正面相对,广场地平全由六十公分见方的花岗岩麻石板材铺成,可容纳四五百人活动。天气晴朗时,鲍家人和农家乐山庄游客跳广场舞交谊舞、看戏看电影大多在这里。
广场东侧有片长形地块没有硬化,其上有三棵大得惊人的樟树,等距栽种,间距不下三十米。每棵树冠覆盖面积一亩多。南边一棵的枝杆越过了小涧的对岸。保护标志牌称,三棵樟树树龄都在一千年以上,为本县樟树之王。樟树长得还很旺盛,没有一点龙钟之态。树下是鲍家人乘凉之所。
鲍大爹极善体察。他见写家常朝溪涧上那座小桥窥去,知道写家对小桥颇感兴趣,便引领写家来到小桥之上。小桥长约十米,中间有麻石砌成的桥墩,桥面亦由石条铺就,石条材质为芝麻白花岗岩,共十块,南北各五块,每块长约五米,宽零点八米左右,厚零点五米左右。并排的石条中间留有一寸许的空间,便于排出斜风斜雨吹进来的雨水。两边的石栏杆上雕刻有花鸟虫鱼图案。桥上建有房子,青砖布瓦,飞檐斗拱,房内画梁,图案多为“放下着”、“莫错过”之类的禅宗故事。桥两头门楣上有字,南门“至善”,北门“厚德”。鲍大爹说,这桥建于清初雍正七年,即1629年,大约是鲍家宅院落成后即动工的,石栏杆上有建设年代字样。一看,果然,虽然字文阴刻的不深,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辩。不得不惊叹鲍家祖先的聪明才智。别的且不论,单就桥面大石条而言,一块总有四五吨重吧。如此笨重的物件,是如何从山上打造地搬到这里来的呢?《鲍氏宗谱》记载,他们先将石条打造好,然后趁严冬天寒地冻时沿路洒水,让其结成厚厚的冰路,再用若干条牛力在冰路上将巨型石条拖来。此桥因其上绘有花花绿绿的图案,俗称花桥,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花桥上游三十多米地又建了一座新式钢筋混凝土桥,以连接新修的环山公路。将来车辆从那座桥上通过,显然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花桥的。
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花桥,沿小桥流水的北岸向东,便是鲍家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盘地小平原。说是小平原,也就一百五六十亩面积的规模,除了二十来亩高地是小组菜园外,另有七八十来亩,一大半是水稻田,一小半是鱼塘,此外鲍家大院屋场占了几十亩地,再剩下的就是一东一西两条河流。此刻国王鲍有德正在田间忙碌,他开着那台从江西带回来的拖拉机在打秧田。当他的机头朝着写家方向时,他鸣了几声笛,朝写家挥了挥手,算是打招呼,然后转弯背向这里作业。
小平原朝东南方向有一筲箕口样的出口,名叫燕子岩,两河山涧在此相会,形成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颇为壮观。瀑布要仰视,方可尽睹其丰姿,而鸟瞰效果当然要逊色得多。可惜下部是怪石嶙峋的万丈深渊,从鲍八房进入的游客无法下去仰视,有人提出在此修建观光索道,但专家强烈反对,说是那样必定会破坏此处的自然风光,最后决策部门也只好作罢。为了让游客亦能饱览燕子岩瀑布风光,鲍八房农家乐旅游山庄在专家指导下,在此建了一座庐于岩上的观光平台,从台上的角度可摄取整个瀑布的鸟瞰景象。有摄影家的摄影作品挂在观光台柱上作样板,甚是好看。此时有六七名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提出合影,请求让写家先生帮助按下了快门。观光台柱上还有骚客留下的许多诗词,其中名冰川者《七绝·题燕子岩瀑布》给人印象强烈,诗曰:“十里闻声耳欲聋,飞流隐现云雾中。青莲居士若来此,岂咏匡庐瀑布雄。”说话间,瀑布水量陡然加大,响声震荡山谷。鲍大爹告诉写家,那是东河上游鲍家发电站开始发电了,水头刚刚到此。水电站停止发电畜水期间,这里只承接西河少量溪水,瀑布变窄缩小。
悬崖下方是一座国营水电站,再折叠下去便是本县一座蓄水过亿立方的大型水库,水库下游流经几道丘陵山梁才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平原。县政府机关驻地在丘陵与平原结合部,那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夜间从燕子岩向南眺望,可见县城万家灯火似散落人间的满天繁星,辉煌一片。
当年鲍八房的祖先就是从燕子岩瀑布边缘攀爬上来的,其艰险程度难以想象。站在筲箕口回望,鲍八房村的地形确实如同一只大燕窝,鲍八房庞大的四合院则正处在窝底。
“天赐乐土,如诗如画,妙,太妙了!这真是一块极好的风水宝地啊!”写家脱口而出。
见写家似乎有点风水学常识,鲍老爹来了精神:“写家先生哪,你可知道,来此落户的我家一世祖春台公,乃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哩,当年他率领族人在这大山里转了十天半月才选定这个位置。这块地叫群燕窝风水地。为么事叫群燕窝风水地呢?就是在这大燕窝地两侧分别套有四个小燕窝地。大燕窝地叫金燕窝地,四个小燕窝地分别叫银、铜、铁、锡燕窝地。这种地脉极赋灵性,世间少有,据说全天下也就只几处而已,幸喜我们鲍家占了一处。我们已经大致看了金燕窝地,走,下面我们再到银燕窝地去看看。”
转过一道山坡,从一小筲箕口进入,果然又见一小燕窝地脉。窝底后方山梁形状如卧虎,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脚围绕一圈是鲍家梯形茶园,约有三十好几亩。茶园块块长得嫩酥,斜阳一照,山风一吹,碧绿绿的如波滚浪翻,飘溢出醉人的清香。穿红着绿的鲍家七妯娌正在茶园里采茶。只见她们一个个将辫子盘将起来,头上搭着黄梅挑花方巾,怀里挂着篾扎茶篓,戴着花衫袖笼的双手上下翻飞,就跟戏台上的采茶姑娘一般。嘿唷,这场景真浪漫,乃诗画景致也,哪里寻得到这优美的场面。咔嚓一声,逮个瞬间,写家将她们连茶带园收入镜头。
郝妃郝贵芳最先发现了写家和鲍大爹:“哟,写家先生采访我们来了,姐妹们,大家歇一会儿,陪写家先生到场里喝盅茶。”说罢,七个妃子纷纷放下茶篓,摘下衫袖笼,像蝴蝶一样翩翩飞出茶园。
茶场在窝底正中,五间房子坐东朝西。茶场庭院前,有一组古树很是特别。它由4棵不同品种的树相嵌长在一起,拱成一道高约3米宽约5米左右的彩门张向西南,人们想象它是为欢迎宾客而长成的,故称它为迎宾树。这4棵树分别为樟树、枫树、栎树和株树。其中大樟树直径在1米以上,其他3棵树直径都接近1米。樟树生长在南边,是4棵树中的主心骨,栎树与樟树并排,一枝桠深深嵌入樟树次主干之中,互为支撑,枫树和株树生长在北边,两棵树的主干分上下两层横向倒在樟树离地面4米来高的枝桠上,枫树在下,株树在上,3棵树皮肉已长在一起,形成了连体,起大风时一起摇动发出声响。《鲍氏宗谱》记载,该树早在家庙之前就已存在,距今应当有400多年历史。有诗人为此咏道:“四树相依结彩门,婆娑曼舞喜迎宾。千年屹壑无人识?今日逢君始得名。”
茶场由有才父母也就是鲍家二爹二娘驻场操持。
看样子,郝妃郝贵芳最喜欢照相,一上面便提议:“今日个太阳光亮,让写家先生帮我们在这里照张相吧。哎,腊梅妹妹,去把老大喊来一起照,趁这空也好叫他休息休息一会儿,省得一天做到黑没个消停的,把人都累瘦累老了。”老八有法媳妇马腊梅马妃得令一路小跑去了。她年轻些,平常有像这样跑路送信找人的差事,不用吩咐,一般都是她的,除非不在场。
趁国王鲍有德还未到堂,鲍二爹领着写家参观他们的茶场。茶场规模不大,平常由老两口管理。茶场主要生产并制作自产的“鲍家云雾茶”。据考证这“鲍家云雾茶”由茶圣陆羽当年命名的“蕲门团黄”演变而来。“蕲门团黄”乃茶中极品,御贡皇家饮用,好生了得。有诗盛赞其茶:“风云千百茶园地,散落三冲九垄旁。掐得明前尖嫩叶,茶仙醉倒是团黄。”其实,醉倒的并非茶仙,而是皇帝老儿。相传,当年蕲门团黄极品中的极品是特供皇帝老儿饮用的。此茶取明前嫩尖,杀青后,贴在未出阁闺女的乳房上,用人的体温将其烘干。这摄取了姑娘血脉精华的茶叶营养价值极高。有投机取巧其者趁官府监工不注意,改用肚皮大面积烘干,结果能被善于验尝真伪的御医品评出来,烘焙者最终死于“欺君之罪”。如今的“鲍家云雾茶”,年产量大约在3000多斤。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鲍家云雾茶”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茶场由杀青房、烘干房、包装房和库房四部分组成,没有机械,全靠手工操作。鲍二爹年轻时就是制茶高手,手艺远近闻名。制茶时,最主要的杀青和烘干这两道工序自然是由他亲自操作,从不让人代劳,而制作时的搓条和包装则由七妃一起上阵。这时节,库房里已没有存货,只有包装盒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架子上。鲍二爹说:“莫看我们的茶场规模小,可名声却很足哩。我们有注册商标,极品‘鲍家云雾’卖到了京城,最贵的明前茶八百多块钱一斤,秋后大路茶也能卖到两三百,还供不应求。一般年份,茶场年收入总能保持在百把万元,好年景,能达到一百二三十万呢。”
“快些快些,打盆水老大洗把脸照相,趁这会儿日头好赶快照,等会日头落山了光线就不好。”外面人声嘈杂,对照相颇在行的郝妃郝贵芳在指挥,赶情是鲍八房核心人物国王鲍有德到了。
一会儿,老七有方媳妇刘菊英刘妃端来洗脸盆,老六有义媳妇孙春柳孙妃打来温水,老五有仁媳妇赵小花赵妃递上了毛巾,老四有粮媳妇吴麦燕吴妃送上香肥皂,众妃围着国王鲍有德洗完脸,给他镜子照了照,整理了一下头发,又帮他退下沾了泥水的外衣。老三有钱媳妇杨桂香杨妃还不忘送上二娘早就泡好的一杯香茶,要国王大哥鲍有德赶快喝几口提提神,说是待会儿照相有精神气好出像。
照相地点就选在场部门口。前排五个座位,从左至右:郝妃、国王鲍有德、鲍大爹、鲍二爹、鲍二娘;后排六人站着,从左至右:杨妃、吴妃、赵妃、孙妃、刘妃、马妃。
排好阵,调好姿态,郝妃领着众妃喊了声“茄子”,写家先生屏住呼吸,将快门一按,便把他们定格在画面中。
国王鲍有德知道写家先生参观了他们的茶场。他说,第一批春茶已全部卖光了,本来现在夏茶还未到大量采制时候,今天七妯娌来采茶,为的是给写家先生制作一些茶品,好在下山时带回去做接礼。国王鲍有德说,请写家先生多多包涵,山里这时节,也就只有点茶叶和干竹笋,别无他物了。若是秋后来呀,梨子、橘子、板栗、毛栗等时新山果可就多哩。
照完相,喝罢茶,太阳便一头栽下山了。山高日出晚,海阔浪来迟。这副联描写了山里的早晨,而下午与之对应的是山高日落早,你瞧,此时手表上的时针还未指向六点,暮色却已四合,夜鸣昆虫叫得正闹。国王鲍有德说,写家先生,今天你也够累的,就到此为止吧,明天大爹上县有事,由贵芳陪你到其他几个地方转转。他一边说着,一边又将刚才照相时退下来的外衣穿上,显然他今日整田的任务还未完成,还要接着去作业。(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