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最后一天写下这篇“漫记”,漫无目的地写下我零零碎碎的脑中片段,抽剥出疑似独属我一人而被记录的思想。
我在想,所谓的“最后一天”不过是虚妄的假说。
既有“最后一天”,便也会有“最后一小时”,还会有“最后一秒”、“最后一微秒”。其划分的界限便是我们正正好好活够了18年,跨过这个“坎”我就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吗?别的尚且不论,就算我能准确知晓自己在几点几分几毫秒的时刻出生,也总会有比其更小的时间单位出现吧,我不能把握什么时候自己才到了真正意义上的18岁,所以我想,“守零”这一过生日的习惯不过是人们自我安慰的针剂。
人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突然变得成熟。
十八岁的我也只是我漫长的人生旅程中那个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切片。
我接受并且感到欣慰。
既无法在瞬间彻底改变,那就慢慢走吧。因为我知道,相较于前一天而言,每一天的我都有更成熟一点。或者甚至可以说,每一个小时与前一个小时、每一秒与前一秒的我相比较都有更成熟一丝。
人们赋予时间特别的意义,一如诗歌中的自然律发展为格式律的历程;一如我现在走在上学途中昏黑的路上,看不见满天的繁星,却能看见满眼的街灯。
就在这星星点点的亮色中,一个我越过了时间的界限,走向遥远的银河,一个我拍拍自己的肩膀拉着我继续慢慢地、缓缓地、一步步地向前走。
我的心却突然愣住了,回了头,叫喊着;“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有时候我想,要是能分裂出几个不同的人格就好了。我想活出不同的自我,想体验太多种不同的人生,想与太多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可一切的一切终究要回归现实。
写下这下半篇时,已经过了“今天”的零点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的时间又去哪了呢?这一天过得如此之快,我们留下些什么痕迹了吗?我又莫名觉得有些不甘。
此刻清醒着失眠,胸口压抑着一团乱麻般的气,这气窜上脑子,化成笼罩着的、黑色的笼。是要承担后果的呀,我想。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都没有办法,每个人都生活在无数矛盾的漩涡之中,我们有选择权,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迫”选择。
正如现在,我的18岁还是就这么降临了。虽然我尽力选择忽视它,心口却不可避免地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一个圈是一种情绪:担忧、兴奋、迷茫、恐惧......无数大大小小的圈交织,它们倒也很是清醒地告诉着我:我被情绪绑架着,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不过没关系,人类每天周而复始、一如既往地被绑架,我们被道德绑架,被立场绑架、被感觉绑架.......但好在,这是作为拥有繁荣文明的我们成为人类所必需具有的“品质”。
看来我“成人”后要更常让自己被“绑架”了?
不过,接受现实、投身现实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最后一句,是给自己的祈愿:
希望明天离我远一点,昨日也能离我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