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我的老岳父
一路公交车上没有几个人,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喧嚣的城区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郊区的空旷和静寂。路两旁绿化带已是枯黄中泛着点点青绿,“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难道就是诗人笔下的“最是一年春好处”了吗?手抚摸着装满香烛的布袋,心中依然是冬的阴霾。
在终点站下车后,距离墓地还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打了辆三轮摩的,颠簸了十几分钟,隐隐地看见了秦始皇高大的雕像,还有他身后那硕大的秦台。传说秦始皇东游时,令其士兵不远千里以头盔盛土卸于此,于是便有了这秦台。在我看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秦台更像是个馒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紧挨着秦台便是墓地了。
进入陵园,接了满满一桶清水,提至岳父墓前,以手掬水,缓缓地冲净大理石墓碑。“爸,我来看您了。”香未点燃,泪已满面。
我与妻结婚十年有余,在我尚未认识妻时,就已过了岳父这一关,妻曾戏言,嫁于我乃遵父命。
岳父宽厚仁德、追求进步,他生于商贾世家,十三岁时追求解放,参加了革命队伍,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获得革命纪念勋章四枚。
我与妻结婚时,岳父已是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他很喜欢与我交谈,我也乐于将不明白、拎不清的事情向他请教,岳父总是帮我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之间似乎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我知道他是通过我了解社会,同时也把他一生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毫不保留地传给了我。
香烛越燃越旺,烟雾缭绕中仿佛又见到了岳父那慈祥的容颜,听到了那谆谆叮咛。“你得认真工作,团结同事,多学习,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你是一家之主,俗话说‘治国容易,治家难’,空闲时要多读读《朱伯庐治家格言》;要让月儿(我的女儿)上大学,上名牌大学······”
往事如昨,去年清明相处了十年的岳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走了。而今独立墓碑前,再有难题又该向谁诉说?
香烛已燃尽,思念永无休。春回大地,天堂里是否绿草茵茵?
首发于2012年4月5日《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