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元志的头像

姜元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21
分享

凡人老罗


——记宁远县退休教师罗国富

要写“我身边的好老师”,我第一想到了老罗,再想了想还是老罗。老罗,名叫罗国富,名字很响亮,可相貌却不咋的。头发蓬松,嘴边胡子拉碴,个子短小,衣服穿着很是随意,总之不是个很讲究的先生。就其相貌,到田间忙作的农夫中随便一转,就能见到一大把的那种。

为什么一辈子从未当过领导的老罗,这个极普通的教书先生能让我留下如此深刻记忆,甚至心生敬仰,我一时也有些奇怪。2009年、我来到本县城实验中学,才与老罗做了短暂的同事。同事时间也不长,约莫两年老罗就退休了,按道理没有那么多时间沉淀下来的深情厚谊!

其实我最初对老罗的印象不是很好,在一次刚例行检查完备课本后,我把书写工整,备课详尽老罗的备课本推为了优秀。可是第二天,老罗突然找到我,并从办公室把我匆忙拉到走廊,然后偷偷从怀里掏出了那本刚检查完的备课本,憨憨对我说道:“组长,谢谢你对我的肯定。但我少背了一课时,达不到标准,当然不能评为优秀。”

我瞪大眼,手缓缓摸着胸口,暗道:“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语文组长检查的事,就被老罗来了这个突然袭击,真是无妄之灾。再说,这评个优秀,学校会立马有些许物质和教师评价分的奖励。面子有了也得了实惠,老罗竟然不要,这老罗是不是傻啊!再说,你叫我重新去改正,势必要惊动层层领导,你这不是当众打脸吗?”

真是好心办了坏事,我内心颇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郁闷,脸色当然也不太好看。

我心里真是后悔给了老罗这个优秀的评价,只觉得老罗在给我添堵。我没好气拿过备课本,仔细看起来。果然老罗这次的备课内容少了一个课时:他在一个作文训练上只写了一个课时,所以我惯性多算了个课时。

我低声说道:“老罗啊,哪个上作文课不要两课时,你这一课时肯定是忘写了。修整过来也很容易,在课时‘一’字上稍加一横线就好了。”我望着老罗,希望这个倔强的老头消停些——毕竟去修正优秀名单这个工作上不大不小的失误,也不是挺光彩的事情。

“哦,那天的作文课不是学校搞了个消防演练,所以我只上了一节课。”

“组长,还是改了吧。这事压在我心头,老是睡不着。马上,我就要退休了,你可不能让我晚节不保啊!”老罗说完,把备课本往我手里一放,转身就走了。哎,对于这个倔老头,我实在是无语啊!

“哎,这老罗真是个倔老头。”某天,我无意和几位同事说着几天前检查备课本的事。没想到,几个路过的学生直接停下了脚步,直勾勾看着我说道:“你说的是我们罗国富老师吗?那你是个坏人。”说完,她们扭头撒开脚丫子就跑开了,以至于我都搞不清谁是谁。

“坏人,”我愣住了。到不是突遇这莫名的呵斥和学生的无理,而是对于老罗在学生中的地位之高而震撼。这个极为普通又看似木讷的老罗,学生心中悄然为之筑起了一座丰碑——以至于对老罗的丁点非议,都让他教过的学生愤怒不已。

我不禁对老罗感兴趣起来:特意去听了老罗几节课,老罗还是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心下又感觉也不过如此。到底老罗有些什么魔力,让学生如此敬仰,我不禁迷惑起来。

2010年某日,学校突然安排我和老罗一起去劝学。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暗道:“我们这个学校是县里的名校,在全市也排得上号的好学校,想来这个学校读书的人大把的——还用得着劝学吗?何况劝学的对象在极为偏僻的山区村庄一个叫猫崽氹的地方,听名字就意味着山高路远,免不了艰难跋涉。这老罗整这事就好比喝酱油耍酒疯——尽没事找事!”

我出来后当即向老罗打听了下:那流失学生成绩很不好,从学业上来看绝对是个差生。这样子的差生,是极影响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分的。好些老师巴不得这样子的差生离开本班,现在还去劝学——我对于老罗的行为很是不解。

可是学校的安排,我只好陪老罗前行。劝学对象的所在地从县城出发,车行个多小时后就要爬山,一路跋涉的辛苦那是可想而知,我心里郁闷几乎没有跟老罗说话。尽管我似乎觉得这有些不妥、有些无礼,但满头的大汗和脚底传来的极度酸痛又让我咽下了那些想要和老罗寒暄的话语。

老罗路上只是憨憨的笑,不时还一个劲儿和我说话,似乎他感觉不到一点的疲惫。

“小伙子,辛苦了哈。这个学生刘凡原来学习很好的,家里出了变故,成绩也一落千丈。这孩子放弃学习,对于这样贫困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几乎没有多少出路。”老罗继续唠唠叨叨,我有的听了一耳,但更多的抛了一地。因为一不小心,那带刺的藤蔓就划拉得腿步的肉钻心地疼。一路走得我龇牙咧嘴,愁眉苦脸,心里不知埋怨了老罗好多回!

望着前面山路陡峭而蜿蜒曲折在云雾中,哎、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我不禁紧锁眉头,凄惨问道:“老罗,到了吗?”

“马上就到了!”老罗呵呵笑着,顺口答道。

如此问答一直持续重复了约莫两个小时,在近乎绝望中,才来到一间破旧小屋前停住了脚步——目的地终于到了。

劝学对象的家境用家徒四壁足以说明一切。里屋还躺着个摔断腿的中年汉子,屋外还有个蓬头乱发疯疯癫癫的中年妇女——这就是劝学对象的父亲和母亲。

我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但我最尴尬的是走了一路又渴又饿,可看到那乌黑油垢的水缸,和堂屋里随处可见的鸡鸭粪便,我实在是连停留片刻的欲望都没有。

可老罗泰然自若拿过一张满是灰尘的凳子放在里屋那汉子的床前,也不擦拭就那样子挨着坐下去。床头竟然放着个尿桶不时发出浓浓腥臭味,几个笨小鸡摇晃着脑袋在老罗的脚下和人家的床下穿梭。

老罗泰然自若坐在床边和那学生父亲攀谈起来,仿佛多年未见的好友般亲热,当然话里话外都是在劝着家长让小孩读书。

老罗说:“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权无势也无钱,孩子读书几乎是咱家孩子以后成业唯一的出路。孩子不读书,不学些真本事,我们的孩子今后在社会上拿什么跟那些家境好的孩子比个高低。还要继续这样穷困下去吗?……”

我莫名的惊诧:这才发现平时看似木讷的老罗做起劝学工作来竟然口若悬河,每句话都能直到内心,就如同捣年糕样的棒槌在擂进对方的心房般咚咚作响。那中年汉子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擦拭着双眼,紧紧攥着老罗的双手哽咽着,嘴里不断说着谢谢老师的话语。

“老师,你…您…来了。”

屋外一个粗眉大眼穿着破旧短衫的男孩放下肩上的柴火走了进来,这就是此次劝学的对象——老罗的学生刘凡。他看到老罗后一开口眼睛就红了,眼眶里满是湿润。老罗走上前,摸摸他的脑袋,如同对待自己的子侄般亲切。

“刘凡,已经和你爸妈说好了,明天准备下就去上学吧!你放心,学费和生活费学校和政府都会帮你想办法的。你这个家庭情况,不读书可不行啊,你是家里的男子汉将来要担起责任顶起这片天,不学习、没点本事可不行啊!”

那个叫刘凡的学生看了看里屋不断朝他点头的父亲,学生一把抱住老罗嚎啕哭了起来。

我看着这些,心里也酸酸的,眼睛也不禁一阵朦胧。在国家日益富强,难免有物欲横流的大时代里,教育这个象牙塔也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怪现象。可老罗的行为却让我莫名的震撼起来,仿佛一道霹雳,刹那间掀起了我内心深处投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齐齐涌上心头。

下山的路仍然曲折,可我却不再感到疲惫,尽管只是沿途吃了个面包,我却精神百倍。

这一天,学校又进行了一次月考。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完之后,是教师痛苦的阅卷。刚考完教务处就发来了催阅卷的通知:各位同仁,请务必在明日出成绩。时间紧迫,阅卷任务又繁重,免不了好些老师又一通抱怨:阅卷费这几个银子,又要加班加点,总以为我们这些老师是铁打的,熬出了病痛搞不好退休工资都落不到。

老罗是阅卷组长,他呵呵呵笑着也不反驳,加上他年龄最大众人也不好继续埋怨。语文试卷任务是最繁重的:填空默写题、阅读主观题、作文…哪样都相较于英语、生物、地理、历史等选择题较多的科目是困难多多。所在的年级有千好几百人,那时又没有现今APP阅卷软件,每次语文试卷都是一张张亲手批阅,加上时间紧迫,其阅卷繁重可想而知。

老罗倒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唠叨着:这临近退休了视力也下降了。他拿起个学生用的放大镜,放在试卷作文一栏上下推移仔细的看着,好一会儿才改了一份作文。看他这样子慢,跟他搭档改作文卷的H老师特意查看了一番,立马吊着脸嘟囔着:“老罗,你真是个呆脑壳,考试的阅卷作文你还写批语,真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去去,我那班上还有一沓作文本,麻烦你和我去改改。”

老罗呵呵呵笑笑,依旧我行我素,气得H老师抱怨着要与老罗分开阅卷。大家哈哈哈笑着道:这“离婚官司”今日可打不赢,屋里的空气也快活不少。

当学生息号铃声吹响又过了两个小时,此时到了晚上11点多,抱怨声又群起汹涌。

有的同仁说:“干脆散了吧!老师也是人,真要老师‘蜡烛成灰泪始干’啊!照着这样苦下去,还没熬到退休,咱就只能点蜡烛躺在棺材盒子里收纸钱了!”

有的说:“前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才来教语文。这上课、备课、阅卷、改作业,哪样不是又苦又累的活。”

旁边一个同仁笑笑补充道:“前辈子杀了猪、这辈子来教书;前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大家扭了扭发酸的腰,干脆谁也不改了。面前还堆着几百份试卷如巨石般压在桌面,其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同仁们阅卷的心气。屋子里的空气显得很是沉闷,疲惫不堪的同仁们心里都窝着一团火。我本来想说几句,可看着满屋子前辈们躁动的表情,我嘴里蠕动下,又把劝说大家努力阅卷的话吞下了肚里。

就在大家嚷嚷着:明天来改,去他的明天出成绩,老师的命也是命。刚离开在外屋打完电话的老罗走了进来,呵呵呵说道:“刚才在外就听见了大家的高论阔论,看来咱学校的老师都是满腹经纶,说句俏皮话都这么厉害。等会儿,我叫我老婆子炒了些夜宵端来,大家打打牙祭。”

“老罗,好样的。同志们,加油干。”

大家甩开了膀子很快就把桌子上那二十沓试卷改完了,然后老罗给大家准备丰盛的夜宵在这简陋的办公室开吃起来。我估摸了下:一箱啤酒,一大盆炒螺蛳,红烧猪蹄,腊鱼干配花生米、还有其他几个素菜,估摸下来也要小两百。

看看来这趟阅卷差事下来:老罗不光阅卷苦,还要往里倒贴——这亏本了。可老罗呵呵呵笑着,全然不当回事。事后我也问老罗:你咋总做些亏本‘生意’了!

老罗笑道:“大家都累了,真正辛苦了!你以为大家就图这几十元阅卷费,我请点客,给予他们更多的是尊重!”我久久无语,这老罗身上似乎有很多神秘的东西,泛着光彩吸引着我。

临近学期结束前夕,老罗的退休手续下来了,但这个学期的课可定得上完。记得那些日子里,老罗在校总是争着上课。大家都呵呵呵笑着老罗:老罗,明天我有节课你要不要,要的话就请客!

老罗呵呵呵笑着答应:“好啊,你这么照顾我这个退休佬佬,到家里酒随便喝!”大家哈哈笑着,不知道是笑老罗的傻,还是敬佩老罗的敬业。

但是我晓得:老罗这个老共产党员,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师,他要在退休的前夕多发一些光和热。他舍不得这方三尺讲台,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粉笔为学生写“春秋”。这低矮的讲台见证了他的青春之歌,见证了他挥洒汗水的责任担当,见证了他对学生无限深深的爱。教育事业就如老罗生命般珍贵,他能不珍惜吗!

我们都曾想过成为不简单的人,刚毕业师范院校的莘莘学子也大多咬牙立誓仰天出门要做下不平凡的事。时光飞逝、现实的骨感下,好些昔日挥斥方酋指点江山的青年,何尝不在一次次碰壁下冷淡了初心,忘记了誓言,以至于把日子过成了混沌。

岁月浸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老罗,就是这样一辈子做着简单而重复的教育工作——教好学生,上好课。老罗和无数老罗般的同仁们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根本宗旨,让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才济济,让教过的每个学生心中更添温暖。

人人都可是圣人,人人都可谓舜尧,老罗就是这样求仁得仁,爱岗敬业。老罗对待学生捧出一颗丹心、不掺杂一点私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献与满园桃李。自然而然老罗这个极普通的老师,却几乎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无冕之王”,成了他们心中与自己父亲般最亲最敬的人。

当我们在把课改弄得花枝招展、看得眼花缭乱后,一定不能丢掉老罗他们老一辈留下的精神:爱心、责任担当、吃苦、无私——这就是中华教师的魂。

我懂了老罗,我为与老罗同事一场而无比荣幸。这个已经退休的普通教师老罗的故事今日虽然不能一一言表,但他带给我太多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传承让我终身牢记。他始终提醒我不忘初心,肩上的教育责任要更有担当、要不断砥砺前行。

(本文作结于2021年6月22日辰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