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糖粑粑,在花桥公社白羊大队,现在这个大队归马坪乡管,这个大家喊石围山的石围子里还有个怪怪的名字,喊三里冲。这个三里冲的三里,是宝花庙到外婆家的距离。 外婆家的三里冲其实并非在正冲冲里,它下有下里冲,上有塘里冲,前有八茅冲,后有毛茅冲。总之这条长布袋子一样的山谷有数不清的冲冲,唯独外婆家的院子也叫冲,我是死不认同的。
但凡冠以冲的地名,大多地势陡峭,交通不便,相当穷苦艰难之地。我的不认同三里冲,是因为外婆家的院子差不多就在山谷的的垄中间,还因为外婆家院子左右各有一条无名的小溪,两溪交汇会处有座中库庙。歪歪斜斜的中库庙位于这条山谷里三座庙中间,下为宝花庙,上为白石庙。它前面有座戏台子像中裤叉子,小时候,我们喊它“中裤庙”。
“中裤庙”地理位置居中,每年的庙会都会唱大戏,整条山谷的人大都集中到这里来看戏。锣鼓一响、人山人海的现场可热闹了。
“中裤庙”每年大约唱两场大戏,一唱少则三日,多则十天半月。儿时的我和伙伴们不懂看戏,最善于拥挤的人群中捉迷藏,仿佛这才是我们的幸福乐园。但更令我们神往的还是终生难忘的糖粑粑。
我与糖粑粑的相遇就是在这条“中裤”叉子底下。
打记事起,但凡有人问我外婆家是哪里的,只告知是“中裤庙”的。我是外婆家唯一的常客,每逢大戏,必有我在场,自然可优先享受外公给买的糖粑粑。卖糖粑粑的人长什么样已不记得,唯有他端的粑粑盘子高高在上,总吊我胃口。可恨的卖糖粑粑的人,不先给他五分钱,那人的盘子断然不从头顶上放下来。
红里泛黄,黄里透红的糖粑粑在那盘子里就像一个魔幻把戏,磁铁般锁定孩儿们馋涎欲滴的眼神。但凡兜里有两个蹦儿的大人,多半是毫不吝啬给自己的孩子买了,毕竟这样的场合一年难得来几回。大人们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相,大抵心里也蛮幸福的。
更多的还是家境稍微好点的孩子,比我们大过两三岁,自己有了单独购买的权利,可比我神气多了。他们一手拿着钱,一手非要先挑大个儿的才肯付钱。
他们的吃法也有讲究,先用灵活的舌头将外层的糖汁舔了又舔,然后吸了又吸,待那硬壳中的糖分吸干,再用门牙细细咬去蛋壳似的焦皮层,最后将里面的白玉丸子含在嘴里揉和一番。随着唾液的增多,差不多溜圆滚滑时,一咕噜吞下......
这样一个糖粑粑就吃出三种不同的风味:前者如同吮吸蜂蜜,糖粑粑外层的糖汁经过文火的煎熬,与糯米的天然香味胶合,那种带有米香的甜无可比拟,那种带有米汤的酱汁细滑柔软、润而不腻;中者脆而不燥,细细嚼来,余味无穷;后者则如同吞云纳雾、畅快淋漓。
看着他们吃糖粑粑的享受劲儿,我也尝试着照做。经过几次实践,竟然将糖粑粑吃出一种境界来。心想比起那些较我大的孩子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外婆家,也是经常有做糖粑粑的。通常是在农忙双抢的时候。那年代兴种双季稻,双抢是个抢时间、赶天气、中午都不带打停的活。对于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最耗体能。糖粑粑就是充饥、补充体能的首选食品,它经济,也方便携带和食用,节约时间。
但是这种糖粑粑与庙会上的却有很大不同。那时候,菜油珍贵的很,出于成本的考虑,外婆做的基本上是放少量菜油煎熟,然后放点白糖小煮一会,一大碗盛了直接带到田间地头。
虽然不知卖糖粑粑的人是怎么做出来的,但能肯定其工艺的截然不同。自然,外婆做的糖粑粑不及卖品那样一串串的有品相,要颜色无颜色,要嚼劲没嚼劲,当然无从吃出卖品的境界来。但只要是有得吃,我依然来者不拒,依然期待庙会的早日到来。
后来转学到水浸坪中心小学读三年级,远离了外婆家的“中裤庙”,难得再吃上那里的糖粑粑。外婆家捎来的糖粑粑成了我最难忘的相思。
读书读到武冈城里,又邂逅了久违的“中裤庙”糖粑粑。
武冈东站有几个卖糖粑粑的妇女,几乎每次放假都能碰上。她们各挽一只竹篮子,竹篮子上盖一块白布,白布下面就是那令我朝思暮想的一串串糖粑粑。她们经常在那些即将启动的客车上兜售。那时候,除了回家的车费,无论如何,哪怕没有吃饭的钱,都要留住最后的五角钱,用来买一串美味的糖粑粑。然后在拥挤的角落,独自品味来自糖粑粑的惬意。她们的糖粑粑,跟“中裤庙”的如出一辙,让我不由生出“生活真美好”的感叹。原来武冈城里的糖粑粑早已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中裤庙”卖糖粑粑的人大抵是学了城里人的技术,做的一手绝活,馋惑了我等无忧无虑的童年。
人到中年,糖粑粑仍然是我的最爱,偶尔也会买上几串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品味。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执意将一串糖粑粑吃出三种风味来,但那种享受糖粑粑的幸福感,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中,陪伴着我整个生命的延续。
今天有幸在南门口水南桥桥头小吃店里,终于解开了“中裤庙”糖粑粑的制作之谜。原来武冈糖粑粑内柔外刚的极致风味特色只有大油锅才能做到。
制作糖粑粑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选材配料,浸泡磨浆、成型油炸四个步骤。前三道工序大同小异,关键在于第四道工序对火候和油炸时间的掌握。
首先倒入半锅菜油,武火将油烧沸,炸时要用中火,倘若文火,炸出的糖粑粑会呈干瘪状,且生硬,失了糖粑粑的外在阳光之气;若全用武火,它会外焦而内不熟。等到内熟,那外层必有苦味,丧失了品味价值。因此下锅要快,要两至三人同时操作为佳,半分钟内必须全部下完。下锅数量视菜油多少而定,同时不停翻滚,使其受热均匀。整个油炸时间约五分钟。时间火候掌握得好,炸出的糖粑粑色泽均匀,油光可鉴,软硬适中,味道才会正宗,吃起来才会油香四溢,回味绵长。
武冈糖粑粑在武冈的历史无从追溯,盛行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糖厂的职工下岗后自主创业,选择了这种低门槛的小本生意,慢慢也做出来品牌效应。现在的武冈大街小巷,卖糖粑粑等风味小吃的摊点为数不少,无论大人小孩,路过摊前,有几个又能拒绝糖粑粑那份美味的召唤?手持一串武冈糖粑粑的人,仿佛都能通过纯天然的糖粑粑找回自己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