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疏影的头像

疏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04
分享

中国节·橘颂·端午

南国多橘。《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以橘闻名遐迩。童年的时候知“桔”而不知“橘”,直到有一天读到《橘颂》。

楚地之橘,何为歌而颂扬天下?

那时盼着过端午节,只为了可以吃到父母亲手包的粽子。记得每年端午节,父亲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念童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然后总会考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啊?”除了摇头还是摇头,父亲就会语重心长地说:“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谁是屈原?

还记得先生端午都会拉上我去鸳鸯乡赶场,只为买新采的艾草、菖蒲悬挂门楣,年年如此,这似乎已是我家的端午仪式了。而先生吃橘子也很有仪式感,一个个鲜活的橘子,从不会一分两半胡乱塞入口中,而是细致地剥完橘皮,一个一个端端正正盛放在果盘里。我问何故?先生只说了三个字:“橘有品”。又补上一句,你不懂呢。

我不懂么?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生于楚国秭归。时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因力主对内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而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汩罗江,殉国。那天五月初五,俗称端午。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风土记》,南北朝后,端午节日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人文内涵。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辑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这是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记载。

在屈原心里,母国的橘是什么?

——橘啊,你这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缤纷灿若霞辉,气韵芬芳仪度万方。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 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敬仰。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那是你堪比伯夷的专一意志啊……

《橘颂》是屈原在遭谗被疏时写下的不朽篇章。诗人以橘为叹,热烈赞美南楚之橘受命于天,矢志不迁的气节秉性。诗人托橘明志,抒发了忠贞母国的满腔赤诚。就像笔下的橘树,“行比伯夷”值得世世代代“置以为像兮”。清人林云铭在《楚辞灯》中写道:“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

从此,端午节已不只是一个传统节日了,而蕴含了珍贵深刻的人文内涵。每到端午节,村村寨寨赛龙舟,家家户户包粽子、挂艾草、把酒品橘,以此缅怀屈原。千百年来代代传承,至今不辍。2006年,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民俗类项目。

《橘颂》,如那时的月光,漫过万水千山,漫过沧桑岁月,仍然透着明澈和贞静。聆听过编钟乐歌《橘颂》,在舞台上深情诵读过《橘颂》,在影院在剧院含泪品过《橘颂》。迄今,几乎所有关于屈原的话剧、电影、戏曲、电视剧作品的主题曲都是《橘颂》。天地间那棵坚贞不屈的南楚之橘,何尝不是“江陵千树橘”永远的典范?

赤脚坐在地板上,翻开《楚辞》,无论是《离骚》《天问》《九章》《九歌》,还是《渔父》《远游》《卜居》,字里行间都带着楚风,带着“香草美人”的赋比兴、带着浓郁的楚国式浪漫,带着楚魂,辞采绚烂地向我们走来。

一叶龙舟、一只粽子、一把青艾、一盘橘、一部《楚辞》,一个沉甸甸的端午节日,传承的是深邃隽永的民族气节和端午民俗文化的中国传统。

安安静静读着,把红彤彤的橘一个一个轻轻剥开,再端端正正摆放在果盘里,然后悄悄说一句:“橘有品!”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