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茂彬的头像

张茂彬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5/18
分享

关于金庸、古龙,以及我们的武侠时代

10月30日下午七时许,在拥挤的深圳4号地铁上,惊闻金庸逝世的消息,我不禁感慨良多。按理说,三十多岁的男人,对武侠的沉迷早应该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然而,我始终发现,武侠从未离我远去,它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我的身体里,总在顽强地生长,我至今已深信不疑,从我走进武侠世界的那一刻起,它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即便是现在,我也毫不掩饰我对新上映的武侠电影或电视剧的无限期待,然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武侠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武侠,江湖也不是我熟悉的那个江湖。我不得不像老人那样,时常沉浸在过往的某些片段中,去感受武侠的气息。作为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反复阅读那些经典的武侠小说,虽然时过境迁,成年人已无法寻回少年的那种心态,但不同时期不同的阅读体验,搭建了一条抵御时间侵蚀的最有力的防线,我仍然能真切地感受到曾经的那些亲情、友情和爱情,还能清晰地浮现我们曾一起走过的道路。

我不确定是阅读让我爱上了武侠,还是武侠让我爱上了阅读,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享受在它们相互交融的关系中,也无比珍视那段毫不循规蹈矩的时光。读小学时,每年春节父亲打工回家,总会捎带几本图书,这些书就成了我寒假里最好的消遣,其中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以及各种故事集,虽然近年来我渐感记忆衰退而无比哀伤,意识到太多事就似过眼云烟,但我永远说不清,为何对十几二十年前读过的一些故事还印象深刻。那时,我完全被这些奇妙的故事所征服,以致成为大人眼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败家子,当其他同龄人在假期里充当着父母最得力的帮手,我却无所事事地整日捧着一本书,病态地躺在床上或靠在墙角,沉迷在那些虚构的故事里,甚至为逃避父母的抱怨,我赌气跑进山里或爬到树上,继续那刺激而美好的幻想。可想而知,这场战斗旷日持久,异常艰辛,他们担心看这些闲书会影响我的学习,实事求是地讲,因为这一缘故,那些年我对所有假期作业都不屑一顾,总是在开学前几天胡乱应付过去,但我在学习上的天赋又为我赢得了筹码,父母最终只能勉强承认,阅读也是跨进知识殿堂的一种方式。当然,现在回想那些经历,确实有太多方面值得总结和反思,比如从那以后,我再未养成认真对待假期作业的习惯,我甚至认为,勤奋从来就不是学习优异的必要条件,但是,很难说这种爱好带给我的到底是幸运还是灾难,我只知道,既然走上了一条路,就绝没有回头的可能,无论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只要你享受其中,都能发现它本来的精彩。

如果现在总结我的高中生涯,我最引以为豪也最记忆深刻的绝不是学习,而是江湖和女人(准确地说是女孩)。虽然那时我在市里最好的高中,但越到后面我越是无心向学,整日在阅读的快感和恋爱的痛楚中苦苦挣扎。关于学习和恋爱的事不是本文的重点,我要说的是在那三年里,我正式开启了我的江湖生活,学习、恋爱以及混社会等种种,都是我江湖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旁边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简陋的租书店,那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尤其是几大武侠名家的全套作品尤其令人瞩目。我不记得最初看的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还是温瑞安,但我清楚地记得,那本《圆月弯刀》让我从此跌进了武侠的世界,之后的那些岁月里,我陆陆续续读完了古龙,读完了金庸,并读了其他几位武侠名家的部分作品。当时班上有一位同样喜爱武侠小说的大块头男生,他读书很快,阅读范围较我毫不逊色,不仅读完了金庸、古龙的全部作品,其他几位武侠名家的作品也读了不少,而且不时买来各种武侠杂志看,我记得,每期的《今古传奇·武侠版》他必买。在高一期间,我们走得特别近,经常讨论各种武侠话题,他对金庸的小说情有独钟,也是在他的推荐下,我那时已基本读完古龙,正发愁找不到同样精彩的小说,便开始读金庸,但我最终发现,我真正喜欢的还是古龙。

在大块头眼里,金庸是绝对的大师,古龙要稍逊一筹,甚至有一段时期,他对温瑞安、黄易也推崇备至。我们难免会在这些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辩,但更多的是围绕金庸和古龙孰优孰劣,我不能理解,他在说起古龙时总是一副不屑的神情,对古龙的人品存有太多偏见。

当然,我早已对孰优孰劣这类话题失去了兴趣,也不会武断地评价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我后来发现,有很多人只喜欢金庸,也有很多人只喜欢古龙,还有人既喜欢金庸也喜欢古龙,或者是先喜欢金庸后喜欢古龙,先喜欢古龙后喜欢金庸,再或者是反反复复,不同时期会突然喜欢上某人的作品。我比大多数人固执,至今仍然偏爱古龙,只是有一段时期,我在大学期间突然迷上明清小说和中外文学名著,并出于学习需要,阅读了大量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后,对武侠小说完全失去了兴趣,尤其认为古龙的文字太过随意和简陋,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作品。那期间,我偶尔萌生了阅读武侠小说的欲望,也只读金庸、王度庐、还珠楼主等人的作品。几年以后,不知道是因为在沉重而严肃的文学世界里浸淫太久,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我再次对古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重读了他最主要的一些作品。毫无疑问,我再次感受到了古龙的魅力,并将他郑重地列入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作家之列。2013年,河南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了新版古龙全集,我一口气购回两大箱,并陆续补齐了其它篇目。

我认为,虽然古龙的小说良莠不齐,但要挑出十几部高质量的作品并不困难,这些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作品,用诗一般的语言呈现了一个奇妙而惊险的武侠世界。他擅长运用各种表现方式,将武侠小说的写作手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并在人性的挖掘上,使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严肃文学的特质。

相比金庸渊博的学识,古龙只得自认肤浅,但他喷涌而出的才气仍然使他达到了能与金庸分庭抗礼的高度。金庸的小说布局宏大,描写细腻,字句精雕细琢,且能不时将历史事件巧妙地融为一体,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荡气回肠,说他是传统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毫无异议。古龙则是一个敢于改变和突破的作家,他的前期作品基本是传统小说的写作风格,虽然已完全暴露了他过人的才气,但还不足以使他跻身武侠大家之列,越到后面,随着一系列极具个性特点的作品陆续推出,他已完全占据了武侠小说界的半壁江山。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并同时将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无论是喜爱金庸还是古龙,我认为阅读就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有时甚至跟作者的水平毫无关系。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对阅读的需求和理解完全不一样,重要的只是阅读本身,怎样爱上阅读并从中有所感悟,甚至感悟也不一定要有,你只要觉得高兴就行。我十分肯定,很久以前我便养成的阅读习惯得益于武侠小说的培养,至今我热爱阅读,并时常写点说不上优秀的文章,倒也感到惬意和充实。当然,我也不止一次遭到别人的嘲讽,对阅读和写作到底有什么用这类话题,我也始终找不出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但我想,只要是好习惯,有总比没有好。

那时为了阅读,我不得不从本来紧缺的生活费里挤出一部分用于租书,但老师们永远不会体谅我的艰难,当他们神出鬼没般地站在你旁边,因收缴了战利品而洋洋得意时,正是我最悲愤和绝望的时刻。我还记得,某某老师因他的铁面无私而使我一直心有怨气,某某老师因最终归还了我的书又使我心生好感。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关系到我连续几天是去食堂吃快餐还是蹲在宿舍吃泡面。为了节省开支,我总是尽快读完手头上的书并租来新书,所以不仅是在课堂上、节假日,每晚宿舍灭灯后,我还会躲在过道里读到半夜。

说来惭愧,这种狂热最终导致我的学习一落千丈,所以我尤其佩服那些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同学。高二、高三期间,跟我要好的一些同学大多受我感染,陆续加入了武侠爱好者的队列,其中多数浅尝辄止,入局不深,在学习上仍然一派高歌猛进的状态。邓同学和我走得最近,因为我们都是执着的古龙迷,那时他在理科七班,我在文科十四班,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只要没打算回家,我们都会聚在一起,甚至睡一个床铺,尽情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不过,他算得上是一个狂热的读者,却从未踏进那个江湖,总能将读书和学习严格地区分开。我却中毒太深,不仅读书,还控制不住总是不自量力想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不仅津津乐道于古龙笔下的那些大人物,还忍不住学起他们的模样闯荡江湖。我羞于回首那段时间里,多少多情少女曾因为我的江湖梦而无比困惑,当然,即使她们最终认定我就是一个感情的骗子,但我从不怀疑自己的感情多么真挚,与其他人比起来,我的感情已经浓烈到无法让一个女孩承受的地步。我也再没有胆量欣赏自己那副蓬头垢面,拿着半瓶白酒在校园里晃荡的模样,想起当时那些异样的眼神,我在多年后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火入魔,那些从我身旁走过又不露神色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清醒者。

初中时我就有了写作的欲望,偶尔写出几页,班上的同学都争相传阅。高中时,这种欲望到了几欲喷发的程度,但那时功底不足,空有一堆新奇的故事,却无法流于文字,好不容易写出一点,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写作的艰难,在那时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这种痛苦延续至今,而写作的神秘,又让我从不甘心放弃。记得那时模仿古龙的风格,写了一篇几万字的武侠小说,篇名叫《不解的风情》,认真誊写了一遍投到《今古传奇·武侠版》,毫无疑问,这次投稿以漫长的等待和失落告终,我至今仍保留着那张珍贵的卡片,是杂志社收到稿件后回寄给我的告知函。这篇小说命运多舛,我当时的班主任看过后给出了一些意见,后来我又郑重地将它交给一位女孩,当时我们已基本确定了恋爱关系,希望与她分享这个故事的魅力,但随着这段恋爱的终结,这篇小说也没有回到我身边。

大学期间,我出版了一部现实题材小说《清明》,不过,这并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因为在写作《清明》前,我正在写一部名叫《雪狼剑》的武侠小说,虽然这部小说我已羞于提及,但它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自那以后,我不再写武侠小说,而是沉醉在现实题材的小说里,然而,随着阅读量的进一步扩大,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不断拔高了我写作的难度,我不得不保持审慎谦逊的态度,同时因为自己实在懒惰,所以近十年来,我在写作上毫无成绩可言。

虽然武侠小说从来就不是文学的主流,但在我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那几年,却占据了我生活的主流,它带给我的或许不是什么太高尚的志向,但在充满了各种未知的生命中,阅读和写作始终不曾让我陷入迷茫。金庸的逝世,让那个属于武侠的时代从此成为了永恒的记忆,但我想,江湖永远还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