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泽尘的头像

陈泽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03
分享

茅秧的记忆

家乡友人在与我网聊时通过QQ发给我一张图片,问可知图中何物?“当然知道,”我告诉他说:“这是茅秧。”只是这样写法不知准不准,我也是在翻看字典后结合儿时的称谓,再加上字典中字意的解释才这么得来的一个书面名称。

说白了,就是春天里草刚露尖时间不久,从草心里长出的穗稞儿。这东西嫩的时候从草心拨出,扒开外面一层绿色的皮,便露出乳白色的蕊儿,送进嘴里那味道特别好。吃法就像嚼甘蔗,嚼完后吐掉渣儿,将汁吮进嘴里,虽然没有甘蔗的汁那么多和甜,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已足够让我儿时的伙伴们滋心润腹的了。

友人还问我,看了有何感想?“哎呀——”我不由感慨:“说没有还真不是,不过说有,那又觉得一下说不好。”不过,还是让我回到儿时的那个年代说说吧。

我的儿时是计划经济年代,那时家家不像现在这样富裕,农村的孩子更是缺衣少食,平日很少有糖儿水果之类解馋。要说零食,记忆中最多的是山芋干咸蒜头和萝卜条之类。

好在农村娃的成长总是与田野大地很近,这样每当春天来的时候,大自然就会毫不吝惜地开始怜惜眷顾我们。而最先送来的,便是长在满坡满野的嫩草心里的茅秧了。

儿时的我们都知道,吃茅秧的准确时间应该是在农历的三月初,也就是清明节前后的事。因为这时茅秧最嫩,吃到嘴里汁也最多,且又香又甜。过了这阵,一旦茅秧有破皮的迹象,就再不好吃。那时里面的蕊便要长成花,不久就长成了狗尾巴草。

每到能吃茅秧时节,记忆中的小伙伴们都会三五成群,沿着去学校路旁的小河畔,寻找起鲜嫩的茅秧。为能多饱口福,有些同学甚至冒着可能迟到的危险也在所不惜。拨茅秧时还会比赛,看谁拨的最多,最多时能把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都装满。到了学校,很多小伙伴又会拿出茅秧去换其他同学手里的“宝”(用废纸叠成,有正反面,儿时我们游戏时常玩的一种纸牌),这要比费九牛二虎力气,掼摔半天流一身臭汗后才能赢来要省劲得多。

放学时一样,尽管天色近晚,大家却并不急着回家,仍然会沿着去时的小河畔继续寻找并拨起茅秧,然后寻一处草密的地方躺下,抑或欣赏春日满天晚霞的粉艳;抑或静观溪水渺渺萌动的美妙;抑或看天空小鸟欢快归巢的丽影;抑或凝视河畔柳条初绿的清新。

不停的总是嘴儿,像反刍的牛犊,不停扒着一根根茅秧又一味地咀嚼着,那份惬意的劲儿,用东北二人转里的话说,可谓得色到家。

记忆中的儿时,类似于茅秧之类,其实好吃的东西还很多。像油菜花开的时候,我们就会钻进半腰身的油菜花田里去捉采蜜的野蜂,然后从野蜂的体内挤出蜜来,再吮进嘴里,那满口顿时溢出的甘甜,绝不是哪家杂货店的糖块可比。

而在槐树开花的时候,房前屋后的槐树会开得像挂满串儿的葡萄一样,满树满树挂着长而又大的槐树花,映得村庄一片雪白。离得很远,走在村道上的人们都能嗅到它一阵猛过一阵的芳香。走近,那份近乎有点猛烈的迎面而来的带着甜味的自然的清香气息,便教人想不陶醉都不行了。这时我们就会爬到树顶,先摘些嫩花蕊儿放进嘴里,吮吸甘甜的蕊汁尝味儿,待享受完更会采下很多,用篓背回家中,或下锅炒着或包着饼儿吃。

......

儿时像这样的趣事其实还有很多,不过最教人回味的,还真非拨茅秧的事莫属,因为它总是随着春天来得最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