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宏的头像

杨志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1
分享

杆悟

十二年前的冬天……

那段日子里,风一直很大——每天都是昏天暗地,颗粒尘埃无法落定,夹杂在疾风中撞击着我们的脸庞……

单位离家不是很远。但是,因为年轻人的惰性、感觉回来可能是顺风;所以,那天自己依然坚持推着自行车去上班,步履艰辛……

忽然,对面的风开始急剧加速、变猛,夹杂着一堆尘土扑面而来;自己赶紧躲到了身旁一块大宣传牌的后面。避过袭击后,回过头来对着他说了声,“谢谢!”这时注意到,并排着的两大块宣传牌,都是四米多长、三米多高。再想想,这几天见到的路边小树都已经折断,他们却还是岿然不动!

“够硬朗的!”赞叹一句之后,赶忙继续前行……

风,还在吹……

傍晚时分,下班回家。路过时,又满怀感激的看了一眼为我挡风的宣传牌——“怎么回事?”

我停了下来、把车子放倒,站到了他们的面前:一块宣传牌依然在狂风中傲然挺拔,另一块却已经是双腿骨折、随风而靡。在仔细查看断裂处时,找到了“硬朗”的原因——支杆是钢材制作,所以在大面积承受狂风之后依然能够站立。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倒地支杆的截面是长方形——断开处参差不齐的棱刺儿依然在狂风中展示着他不肯认输的坚硬;而,另一块宣传牌的支杆是圆柱体。

一眼瞥见放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我呆了一会……

第二天,风还是很大,我开始徒步上班……

自己是一名老师,经常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这段真实的“杆悟”。看到孩子们激情讨论的青春和深思熟虑的眼神时,感觉是一种欣喜。大家认为,长方体支杆的四个面需要承受八面来风,随时都有可能被挤压,正面时承受的压力为最大;而圆柱体支杆总是只有一条线面对八面来风,压力还未落定,便沿着特殊的圆形曲线瞬间滑走。人想要立得住,需要学习支杆——首先保证自身硬朗、有真才实干,才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在别人悄然而退时,依然站在前线;以此为前提,经过长期历练,消磨掉浮躁、冷酷的棱棱角角之后,会越来越“成熟”。这样,在困难加大、压力增强的情况下,才能依然保持稳定的心态,妥善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继续前行。即,人必须在实干中才能得到打磨与提升。

有的同学提出,用“圆滑”一词来代替“成熟”描述磨掉棱角之后的状态更为适当。继续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定“成熟”与“圆滑”的本质区别是公与私在其最终目的中所占的比例。为公居多者,即为成熟;私欲纵横者,即为圆滑。

但是,欣喜之余总有种模糊的感觉,这层“杆悟”还未到真谛,是什么呢?

继续在工作、生活之间忙碌……

这次特殊时期被封在校园里时,再次和学生们谈到这个话题。讨论依然很激烈,面对新冠疫情到底什么是硬朗、成熟?最后,大家找到了这样一句话,“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好最强大的免疫力”。虽然都戴着口罩,但是大家的眼神告诉彼此,“我们肯定会赢!”

虽然站在讲台上,但是能感受得到学生们的心声。露出笑容之际,我突然看到第三排的一名男生好像要举手。对他点点头!他站了起来,个子不是很高、短发,皮肤有点黑。因为,眼神中好像有着一股凝重;所以,看起来不是很灵活。

“老师,如果风再大了会怎么样?比如,龙卷风。”

自己被问愣了。如果风再大,或者变成龙卷风的形式来袭,那根即硬朗又成熟的支杆会是什么样?还会傲然挺拔吗?不会的!正确答案是,“连根拔起!”风停后,又不知会被抛弃在哪个阴暗的角落,只能在无奈中喘息、等待……如何解答?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

“这,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草草收场……

在惶惶不安、几乎汗流浃背的紧张之余,似乎还有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抓不住自己的生存土壤,硬朗、成熟又有什么用?走出教室,赶紧掏出手机查询——10级以上的狂风、暴风和台风以及F2以上级别的强龙卷风都能把树木连根拔起,摧毁!只有根深蒂固的老树和手挽手、肩并肩的大片面积防风林才能抵御更强的袭击。因为树的根系发达,可以固定土地;所以种植成行、成网、成带、成片的防风林,能起到抗风、护岸、防风固沙、降低风速的效果。

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前行,如果没有能够保护好自己生存土壤的根部茁壮,肯定不会伫立长久!

“师表生盈劲意行,桃李天下满月铭。”望着窗外圆圆的明月和调皮的小星星,自己一直在思考着几个似乎简单、却又很难有完美答案的问题:老师的生存土壤在哪里?面积有多广?深度有几层?如何才能一抓到底、永久牢固……

当晚,睡的很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