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童谣是沔阳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沉淀。它用朗朗上口的语句,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它的传唱,是知识道德传播的有效途径,也给予孩子们很多启示。
童谣是什么?它是童年的歌谣。坦荡如砥的江汉平原,留存有丰富的民歌小调,童谣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大人教唱孩子学着唱。江汉平原的童谣,更准确一点说就是沔阳童谣,它似一朵朵曾经缱绻的白云,现在却渐渐淡逝。我是在通顺河畔出生长大的,最熟悉这些活泼生动的沔阳童谣了。我努力地在记忆的网页里搜索着,那童年的一处处情景,那童年的一首首童谣……
沔阳童谣大都取材于常见的乡村事物或场景,讲究韵致,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有些采用顶针的手法描绘事物,对牙牙学语的幼儿,可以作为发音和语言的训练。如有一首由许多小伙伴一问一答接唱的童谣:“三岁的娃,会放牛,放的什么牛?花牛。什么花?菜子花。什么菜?辣嘠菜。什么辣?胡椒辣。什么湖?洞庭湖。什么洞?老虎洞。什么老?角老。什么角?水牛角。什么水?糖水。什么糖?麻糖。什么麻?线麻。什么线?索线。什么索?鞋底索。什么鞋?缎子鞋。什么缎?鸡蛋。什么鸡?雄鸡。什么雄?狗熊。什么狗?豺狗。什么豺?劈柴。什么劈?斧头劈。什么斧?豆腐。什么豆?黄豆。什么黄?蚂蟥。什么蚂?客马。什么客?一条蛇、是你姑爷,一条龙、是你祖宗”。还有像俩孩子人对人,手牵手翻花,变成背靠背的游戏,也是一问一答:“哪边高?这边高。哪边低?这边低。一升黄豆打几块?打三快。”头一低就翻过来了,充满着童趣。
沔阳童谣的形式千姿百态,有些具备简单的故事情节,谐趣横生;如:“推磨担,咯磨担。推的粉子磨不过,做的粑粑甜不过。留两个,接婆婆,婆婆吃了心里磨不过,半夜起来摸茶喝,门栓梆了后脑壳。汪的汪、喊的喊,婆婆到了田中坎。深卡挖紧卡埋。不紧那老性婆子爬起来……剁剁剁、砍砍砍,接先生吃羊肉,一个把子烧不熟,两个把子烧的像糊涂。”有些童谣也就是谜语,益于开发儿童智力,如:“一群鹅,赶下河,喝的喝水,上的上坡。”猜的是农村里水车车水的劳动场景;再比如:“黑狗子,靠墙走,走一步,咬一口。”谜底是用剪子剪布;“一个老头八十八,天天起来满屋爬”猜的是扫帚;还有:“两姊妹,隔道堤,你不走我的,我不走你的。”这要猜的是眼睛。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沔阳童谣还融进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沔阳有哭嫁的风俗,姑娘出嫁,亲人们会用哭泣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这首童谣是上轿的新娘模拟新郎的口吻,夸耀自己家境富足,请您们宽心,不要哭。这夸张失真的语句,恰倒好处地烘托出新郎的一片体贴之心和夫妻之间忠贞的爱情,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场景感人:“油菜叶、家家黄,吹儿打儿嫁姑娘。爹也哭、妈也哭,爹妈爹妈你不哭,你的女儿到我的多享福。睡金床盖银被,绣花枕头有一对,堂屋的吃饭金桌椅,厨屋的吃饭银板凳,金桌金椅映灶门。金柱头、银磉墩,屋上盖的是琉璃瓦,墙上画的是牡丹花。”轿抬到了新郎家,唢呐锣鼓声,鞭炮声,热闹非凡,门前也聚满了前簇后拥地、来看新姑娘的大人和小孩。于是,大人就告诉娃娃们唱起了:“新姑娘、咚咚锵,咚到河里喝米汤,米汤喝足了,养的儿子胖嘟哒。”新姑娘回门,小弟弟带着娘家送去的剪子去接姐姐,于是又有了《送姐姐》的童谣:“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半个月,我要回去学打铁。茶也香,酒也香,八个盅子摆过江。大姐骑白马,小姐骑海骡。白马一坵(滑),踩哒泥鳅;泥鳅告状,告到阎王;阎王搬兵,搬来观音;观音打鼓,打了和尚的屁股。”姐姐回来:“牛来了、马来了,张嘠大姐回来了。”姐姐回去:“牛去了、马去了,张嘠大姐回去了”。
沔阳童谣所描绘的农家生活尤为传神。芒种时节,豌豆熟了;布谷啼处,割麦插禾。小孩子在家煮饭做菜,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童谣:“豌豆巴果,哥哥烧火;姐姐炒菜,我拿碗来。”此情此境,我们仿佛看到一处朴素安适的农家。太阳落山了,孩子们做好了晚饭,等着妈妈从地里回来……月亮升起来了,孩子们坐在门槛上,手捧腮巴,看着天上的明月想妈妈,轻轻地唱出:“月亮哥、跟我走,走到南山卖笆篓。笆篓笆、卖坯笆;坯笆软、卖竹片;竹片尖,柱上天;天又高、搭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甜、好过年;菜有苦、好过十五;菜又辣、好过十八。”
沔阳童谣也反映特定时代的生活现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搞大集体,社员凭工分分口粮,如支粮食,也能编成童谣:“日里吃、夜里想,冇得吃的找队长。队长无法,找出纳;出纳脑壳一摸,问你要几多。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我三餐吃得饱。”真切自然地展示了当年农民的生存状态。而出纳摸脑壳,是在想支给粮食还存有悬念,更透出一股苦涩而悲怆的余韵,着实令人心酸。童谣虽然是俚俗之音,也同样包含着深文大义。
在广袤的江汉平原腹地,沔阳童谣太多了,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童谣,堪称祖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沔阳童谣,认识沔阳童谣,接受沔阳童谣,发扬沔阳童谣,去了解熟知,才能使沔阳民俗文化得以长久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