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思乡远梦的头像

思乡远梦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07
分享

催生婆

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叫催生婆、接生婆,属江湖“三姑六婆”之列,现在职称叫助产士。在文化落后、医药卫生尚未普及的乡村,接生婆是一种受人敬重的职业。农村的妇女生孩子,尤其是生头胎,做丈夫和公婆的,心中既喜又愁。俗话说:“阴阳一张纸,生死一呼间”,指的就是临盆分娩的女人命在旦夕。所以人们都把催生婆视为送子的观世音,救命的活菩萨。  

过去的农村,十里八乡,都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催生婆。不管是下雨下雪、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来接,催生婆总是火急火燎地往产妇家跑。这些“送子娘娘”为难产的孕妇送去希望,为呱呱落地的新生命送去平安。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催生婆仍然活跃于各地乡村。  

旧时的催生婆,没文化,谈不上有过专门的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应的器械,一般是由老催生婆传帮带后单独接生的,完全是凭老经验收钱接生。产妇生产也就只好碰运气了,顺产算是祖坟埋得好,谢天谢地;碰到倒产、大出血等,催生婆束手无策,母子平安更好,还是先救大人吧!有时,眼睁睁地看着母子痛苦死去,但限于条件,一些贫苦的人依然还是找催生婆。  

当时催生婆的所需接生用具简单:一条毛巾、一把剪刀、一个洗脸盆。毛巾是土布的洗净晒干的,剪刀是农村家里平常用的做鞋子剪刀,在煤油灯的火焰上消过毒。催生婆那长长的指甲和结满老茧的双手,也用温开水洗过。  

把催生婆接进家,受到主人隆重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后,催生婆走进产房,询问观察,产妇疼得厉害时,吩咐家人端来一盆热水,找出剪刀等,做好产前准备。有经验的催生婆一边柔声细语地安慰着痛苦不堪的产妇,一边把毛巾放在产妇的嘴里,以免产妇的牙齿咬断舌头,“抓住床份子、气吐匀、用劲!”帮助产妇用力。当婴儿哭喊着哇哇落地,催生婆剪断脐带,用布包好肚脐眼,等“包衣”(胎盘)下来,接着大声地向房外通报:“生了,生了放牛娃”或“生了个——背实佬”!听得出,因是个女孩,报喜的嗓门也小多了。  

旧时有“脐带长,怀娃稀;脐带短,怀娃厚(稀/厚指妇女怀小孩的间隔期)”的说法;“包衣”不能见日光,要用罐子装好后,用草把罐子口塞紧,趁天不亮,丢进水里。寓意日后孩子在成长中顺风顺水,健康长大。  

过去,如果没有催生婆,特别是生第一胎,小孩捡不起来的将会更多。那时根本没有相应的抢救措施,产妇生产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妇女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这话一点也不假,儿奔生、娘奔死呀!

母子平安,全家人高高兴兴,催生婆离开时,糖心蛋两碗,一碗端给产妇,一碗酬劳催生婆,奉上少不过一个二十元的红包。依照催生婆的嘱咐,把将要做的事情做好,如把头用毛巾捆起来,门关好,月母子要禁风;注意小孩的肚脐眼要洒壁土,脐带才能掉;不吃葱韭大蒜,不吃骚鸡、鲤鱼之类。整满月酒,孩子抓周,都要接催生婆喝喜酒,坐在首席,也无须送礼,讲理性的,还要打发布料、做一身衣服和包头巾、帽子之类。  

按照老皇历,催生婆死后,和杀猪宰牛的一样,必须双手戴上红色手套,表示双手已除,方可进棺材安葬,不然到了阴曹地府,因其在阳间双手沾满了“污血”,势必先要遭受阎王爷剁掉双手之酷刑。  

算起来,我地的合作医疗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后期,一年每人交二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每次出五分钱挂号,就可以找大队的赤脚医生看病了。那时,每个大队也配备了一名接生员,也像培训赤脚医生一样,县区医院对乡村接生员进行了短期业务实习,并免费配送每位接生员工作服、手套、药箱等简单接生用具。  

大集体时期,产妇生小孩多半还是在家里。随着农村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上世纪末,生孩子选择到乡镇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和妇幼保健院,老催生婆、大队接生员也就慢慢地从农村彻底消亡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